袁樹珊繼承傳統十二時辰製,明確寅時對應淩晨3點至5點平旦),並強調時辰劃分需遵循“子時換日”的曆法原則。
具體規則包括:
1.子時細分:
袁樹珊主張將子時分為兩段:
夜子時23002400):屬當日,其日柱仍沿用本日乾支,但需在時柱推導時按次日規則計算如甲日夜子時的時柱為“丙子時”)。
早子時000100):屬次日,日柱與時柱均按次日乾支推導。
這一劃分調和了傳統“子時為一日之始”與曆法“子半換日”的矛盾,但也引發了日柱與時柱乾支關係斷裂的爭議。
2.寅時的天文定位:
寅時對應“平旦”,即黎明時分,此時太陽尚未升起但天色已亮,與卯時“日出”形成自然銜接。
這一劃分與《三命通會》等經典一致,強調時辰與自然節律的對應性。
二、時辰確定的核心方法
袁樹珊提出三種核定時辰的手段:
1.天文觀測法
太陽出沒規律:
結合季節製定“定太陽出沒法”,如“正九出乙入庚方,二八出兔入雞場”,通過太陽方位判斷時辰。
例如,寅時對應東方漸亮但未現日輪的時刻。
星象輔助:
參考“文曲星高照”“天廚化解”等星象格局,結合出生地點的文化屬性如欞星門屬文明之地)推斷時辰。
2.自然現象驗證
動物行為:
雞鳴對應醜時100300),寅時則以“平旦”的自然光線變化為標誌。
若出生時正值黎明前的黑暗與晨光交替,可輔助確認寅時。
人體特征:
通過頭旋位置寅時旋偏左)、手指長度小手指與無名指骨節橫紋平行)及睡姿側身眠)等生理特征反推時辰。
3.命理邏輯推演
五行平衡驗證:
若八字中火過旺如日柱丙午),需結合出生環境如舟中得水氣)調和五行,若生於火旺之地如冶煉場所)則加劇失衡,可反向驗證時辰準確性。
兄弟數量輔助:
參考“寅申巳亥兩三位”的民間口訣,結合命主兄弟姊妹數量交叉驗證時辰。
三、排盤爭議與解決策略
袁樹珊針對“同八字不同命”的現象,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1.地域時差調整:
強調“五方風土不齊”,需將北京時間轉換為出生地的地方時。
例如,上海2330出生的“夜子時”,在喀什地方時2130)仍屬亥時,未入子時。
2.雙柱參考法:
對於子時頭出生者如2330),需同時參考兩日乾支如“壬寅+癸卯”),綜合判斷氣場主導方。
3.動態運勢校準:
若命局與現實經曆不符,需結合大運流年反推時辰。
例如,財庫逢衝如辰戌相衝)時財富爆發,可驗證寅時是否準確激活命局潛力。
四、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1.命理邏輯的深化
袁樹珊通過“定寅時法”構建了“時間空間五行”三位一體的分析框架:
時間:以地支紀時為基礎,細分時辰陰陽屬性。
空間:結合出生地的地理環境如舟中、欞星門)調和五行。
五行:通過調候用神如冬月火命需丙火暖局)平衡命局能量。
2.對後世的影響
其“夜子時”概念引發術數界持續爭議,推動了時辰劃分的精細化研究。
強調“命由心造”,主張通過方位選擇如喜木者往東方)和心性修養如修心養性)彌補時辰缺陷,體現了傳統命理的辯證思維。
總結
《命理探源》的“定寅時法”既是對傳統時辰劃分的繼承,也是對其局限性的突破。
袁樹珊通過天文觀測、自然驗證與命理推演的結合,構建了一套嚴謹的時辰確定體係,尤其在子時細分與地域時差調整上具有前瞻性。
其理論不僅為八字排盤提供了方法論指導,更揭示了“天時、地利、人和”在命運形成中的動態作用,對現代命理研究仍具參考價值。
喜歡命理探源【譯注】請大家收藏:()命理探源【譯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