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才分類粹言》雲:甲丙戊庚壬,五陽乾皆順行,羊刃在卯午酉子,恰合祿前一位之說,人皆知之。
譯文:
《三才分類粹言》說:甲、丙、戊、庚、壬這五個陽乾都順次運行,它們的羊刃分彆在卯、午、酉、子,正好符合“祿前一位是羊刃”的說法,這是人們都知道的。
注解:
“五陽乾”指天乾中甲、丙、戊、庚、壬,屬性為陽。
“順行”指陽乾按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等十二長生順序正向排列。
“祿前一位”是羊刃的經典判定法則:陽乾祿地的前一位地支為羊刃,如甲祿在寅,寅前一位為卯,故甲刃在卯。
原文:
乙丁己辛癸,五陰乾皆逆行,羊刃在寅巳申亥,亦正合祿前一位之說。諸命書竟謬以辰未戌醜當之。
譯文:
乙、丁、己、辛、癸這五個陰乾都逆次運行,它們的羊刃分彆在寅、巳、申、亥,也正好符合“祿前一位是羊刃”的說法。
各家命書竟然錯誤地把辰、未、戌、醜當作陰乾的羊刃。
注解:
“五陰乾”指天乾中乙、丁、己、辛、癸,屬性為陰。
“逆行”指陰乾按十二長生順序反向排列,與陽乾順行不同。
“辰未戌醜”為四季土旺之支,傳統命書誤將其作為陰乾羊刃,此處予以駁斥。
原文:
及算命無準驗,則謂陰乾無刃,其說更謬。獨《羅氏通書》及《乾元秘旨》能辨之,然其說雖是,而其於刃之理,尚未透澈。
譯文:
等到算命時沒有準確的應驗,就說陰乾沒有羊刃,這種說法更加錯誤。
隻有《羅氏通書》和《乾元秘旨》能夠分辨這一點,但它們的說法雖然正確,卻對羊刃的道理沒有透徹闡釋。
注解:
“陰乾無刃”是傳統命書在推算不準時的錯誤結論,否定陰乾羊刃的存在。
《羅氏通書》《乾元秘旨》為命理典籍,雖承認陰乾有刃,但闡釋不夠深入,此處指出其局限性。
原文:
愚謂五行惟土不殺人,陽乾既然,陰乾豈有異哉。故乙生於午,旺於寅,即以寅為刃宮。丁己生於酉,旺於巳,即以已為刃宮。辛生於子,旺於申,即以申為刃宮。癸生於卯,旺於亥,即以亥為刃宮。理本甚明。
譯文:
我認為五行中隻有土不會傷害人,陽乾既然有羊刃,陰乾難道會有不同嗎?
所以乙木生於午,旺在寅,就以寅為羊刃的宮位。
丁火、己土生於酉,旺在巳,就以巳為羊刃的宮位。
辛金生於子,旺在申,就以申為羊刃的宮位。
癸水生於卯,旺在亥,就以亥為羊刃的宮位。
道理本來非常明白。
注解:
“生於午”“旺於寅”等指陰乾的十二長生狀態,“生”為長生,“旺”為帝旺,羊刃對應帝旺之地。
此處明確陰乾羊刃的具體地支:乙刃在寅、丁己刃在巳、辛刃在申、癸刃在亥,依據是陰乾帝旺之位,呼應“祿前一位”法則。
原文:
按:此篇於戊午正月,蒙湖南易夢桃先生見示,謂為與拙集論羊刃篇,微有異同。不妨載入雜說門中,以備一義。
譯文:
按語:這篇文字在戊午年正月,承蒙湖南易夢桃先生出示,他)說與我著作中論述羊刃的篇章,略有不同。
不妨收錄在雜說類中,以作為一種見解。
注解:
“拙集論羊刃篇”指袁樹珊自己關於羊刃的論述,此處說明收錄本文的緣由是保留不同觀點。
“雜說門”為書籍中收錄雜論的類目,體現學術包容性。
原文:
然就管見論之,陰陽萬物之理,皆惡極盛,陳希夷言之詳矣。
譯文:
但就我的淺見來說,陰陽萬物的道理,都厭惡極度興盛,陳希夷對此論述得很詳細。
注解:
“惡極盛”指萬物發展到極端會走向反麵,是羊刃“旺極易折”特性的哲學基礎。
“陳希夷”即陳摶,北宋理學家、命理學家,其著作對陰陽消長有深入論述。
原文:
夫寅巳申亥為五行長生之地,謙益時也,當然無刃。卯午酉子乃五行帝旺之地,滿損時也,當然為五陽乾之刃。
譯文:
寅、巳、申、亥是五行的長生之地,屬於謙益生長的階段,自然沒有羊刃。
卯、午、酉、子是五行的帝旺之地,屬於盈滿而將受損的階段,自然是五個陽乾的羊刃。
注解:
“長生之地”指十二長生中“長生”階段,象征萬物初生,能量漸長,屬“謙益”謙遜增益),故無刃。
“帝旺之地”指能量達到巔峰,屬“滿損”盈滿則損),故陽乾羊刃在此,符合“極盛為刃”的邏輯。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