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珊於命學未能深造,本不敢輕率問世。
譯文:
我袁樹珊)在命理學方麵沒能進行深入的鑽研,原本不敢輕率地將自己的見解公之於眾。
注解:
珊:此處為作者袁樹珊自稱,古人常以名中的字或單字自稱,表謙遜。
命學:即命理學,傳統術數中通過生辰八字、五行生克等推斷人生運勢的學問。
深造:指深入鑽研、提升學問造詣。
輕率問世:“問世”指將著作或見解公之於眾;“輕率”體現作者對自身學問的謙遜態度,不願隨意公開不成熟的觀點。
原文:
顧於古人五行生克之理,稍窺堂奧,是以四方人士,往往下采芻堯。
譯文:
不過對於古人流傳的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我略微窺探到了其中的精深之處,因此各地的人士,常常屈尊采納我的淺陋見解。
注解:
顧:表轉折,可譯為“不過”“但是”。
五行生克:命理學的核心理論,“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生”指五行間相互促進如木生火、火生土),“克”指相互製約如木克土、土克水)。
稍窺堂奧:“堂奧”原指房屋深處,比喻學問或事物的精深內核;“稍窺”體現作者的謙遜,意為“略微窺探到”。
下采芻堯:“芻堯”原指割草打柴的人,後用作對自己見解的謙稱;“下采”指地位高的人屈尊采納地位低者的意見,此處指各地人士願意聽取作者的看法。
原文:
當時楮墨紛繁,凡有委諈,從未留稿。
譯文:
那時為人推命、解答疑問時)筆墨事務繁雜,凡是有人托付的命理谘詢,我都從未留存底稿。
注解:
楮墨:“楮”是古時造紙的原料,代指紙;“楮墨”合稱指筆墨書寫之事,此處特指為他人推命時的書寫記錄。
委諈:“委”指托付、委托;“諈”有囑托之意,合指他人托付的命理谘詢、推命請求。
留稿:留存書寫的底稿,此處指作者當時未將為他人推命的內容整理保存。
原文:
茲為便利初學起見,特將門人抄存之稿三十餘則附錄於後。
譯文:
如今為了方便初學命理學的人學習),我特意把弟子們抄錄保存的三十多則命例)底稿,附錄在本書的後麵。
注解:
茲:此時、如今,常用於文書開頭表時間。
初學:指剛開始學習命理學的人,即入門者。
門人:指弟子、學生,此處指跟隨袁樹珊學習命理學的人。
三十餘則:“則”為量詞,用於計量詩文、案例等,“三十餘則”即三十多則,此處特指命例底稿。
附錄於後:“附錄”指附載在書籍正文後的資料;“於後”指在本書正文的後麵。
原文:
隻以十乾為次序,不以貴賤分先後也。乙卯五月二十八日自記。
譯文:
這些命例)僅按照十天乾的順序來編排,不依據命主身份的貴賤來劃分排列的先後。
乙卯年五月二十八日,我親自記錄。
注解:
十乾:即十天乾,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傳統命理、曆法中的核心符號,此處指按十天乾對應的五行屬性如甲木、乙木等)為命例排序。
不以貴賤分先後:體現作者編排命例時的平等原則,不因命主是官員、平民等身份差異改變排列順序。
乙卯五月二十八日:為作者記錄的日期,“乙卯”是乾支紀年法,對應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袁樹珊主要活動於清末民國,此處“乙卯”約為1915年或1975年,結合其著作出版時間,多認為是1915年)。
自記:作者親自記錄,表明這段文字是袁樹珊本人對附錄命例的說明。
喜歡命理探源【譯注】請大家收藏:()命理探源【譯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