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三十二則·三十一(二)_命理探源【譯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命理探源【譯注】 > 議論三十二則·三十一(二)

議論三十二則·三十一(二)(1 / 2)

【原文】:

蒯通、華陀、郭璞、郭馨、李虛中輩,往往以用非其道而禍身。苟有人焉,靜觀萬有,由萬返一。超離乎吉凶禍福,而參陰陽五行自然之奧。則數不外道,固一格致天人之學也。

【譯文】:

蒯通、華佗、郭璞、郭馨、李虛中這些人,常常因為沒有用正確的方式運用陰陽五行、術數之學)而招致災禍。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冷靜觀察世間萬物,從紛繁複雜的萬物中回歸到陰陽五行這個)根本。

超越脫離吉凶禍福的束縛,去探究陰陽五行自然運行的奧秘。

那麼“數”術數、陰陽五行的規律)就不會偏離大道,它本來就是一門探究事物原理、貫通天人關係的學問。

【注釋】:

1、蒯通:漢初謀士,擅長縱橫之術,曾勸說韓信背叛劉邦,後因避禍裝瘋,他對形勢的判斷體現了對“時勢”類似五行規律)的運用,但因“用非其道”險些獲罪。

2、華陀:即華佗“陀”通“佗”),東漢末年醫學家,擅長外科手術,也懂養生、占卜之術,後因不願為曹操效力而被殺害,作者認為他因“用非其道”違背權貴意願)禍身。

3、郭璞:東晉文學家、風水學家,擅長卜筮、風水堪輿)之術,因參與王敦謀反的占卜,被王敦殺害,是典型的“用非其道而禍身”的術數家。

4、郭馨:曆史記載較少,結合上下文推測為古代擅長術數的人物,與蒯通、郭璞等人類似,因不當運用術數而招致災禍。

5、李虛中:唐代命理學家,擅長以人的生辰八字乾支)推算吉凶,是八字命理的早期奠基人,作者認為他可能也因術數運用不當存在風險。

6、用非其道:指使用陰陽五行、術數之學)的方式不符合道義或規律,如將其用於謀反、迎合權貴等不當用途。

7、靜觀萬有:“萬有”指世間萬物,“靜觀”指冷靜、客觀地觀察,不帶有主觀偏見或欲望。

8、由萬返一:“萬”指紛繁複雜的萬物,“一”指陰陽五行這個根本規律,“由萬返一”意為從萬物的表象回歸到根本規律。

9、格致天人之學:“格致”指“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以獲得知識),“天人”指天與人的關係,整句意為探究事物原理、貫通天人關係的學問,是對陰陽五行學說的學術定位。

【原文】:

君子惟當鑒其所得小,而所用不正。若以箏琶媚人,而疑五音之不能通神。文章欺世,而詆經傳之不足致治,不亦俱哉。

【譯文】:

有德行的人隻應該借鑒術數家)掌握的知識淺薄、運用方式不正當的教訓)。

如果因為有人用箏、琶這類樂器取悅他人,就懷疑宮、商、角、徵、羽五音不能與神靈相通。

因為有人寫文章欺騙世人,就詆毀儒家經傳不能用來治理國家,這種做法)不也很荒謬嗎?

【注釋】:

1、鑒其所得小,而所用不正:“鑒”指借鑒、警惕,“所得小”指術數家掌握的陰陽五行知識淺薄如前文“僅得蹄涔”),“所用不正”指術數家運用的方式不符合道義,整句意為君子應警惕“知識淺薄”和“運用不當”的問題。

2、箏琶:“箏”“琶”均為古代彈撥樂器,常用於演奏娛樂曲目,此處指有人用它們演奏媚俗的音樂取悅他人。

3、五音:指古代音樂中的宮、商、角、徵、羽五個基本音階,古人認為五音與天地、神靈相通,能引發情感共鳴或祭祀神靈。

4、通神:指與神靈溝通、感應,古人認為音樂尤其是符合規律的五音)有“通神”的作用,可用於祭祀、教化等。

5、文章欺世:指有人撰寫虛假、浮誇的文章欺騙世人,謀取名利,是對不良文人的批判。

6、經傳:“經”指儒家經典如《詩》《書》《禮》《易》《春秋》),“傳”指對經典的注釋、解讀,合稱“經傳”,是古代治國、教化的核心典籍。

7、致治:“致”指實現,“治”指太平盛世,“致治”意為實現國家治理、達到太平盛世。

8、不亦俱哉:“俱”應為“悖”可能為原文筆誤或通假),意為“荒謬、違背常理”,整句為反問,強調因個彆不當現象否定整體價值的做法是荒謬的。

總結:本章節主要講了。

以上內容是史念祖在《俞俞齋文稿》中圍繞“陰陽五行學說”展開的深度論述,核心通過“立觀點—破質疑—舉佐證—析問題—明方向”的邏輯鏈,係統闡釋對陰陽五行的認知、反駁否定論調、說明其規律價值,並批判不當運用的誤區,具體可拆解為以下七層核心內容:

一、開篇定調:君子對陰陽五行應“不溺信而宜參”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