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化城的風雪終於顯露出疲態,天空不再是密不透風的鉛灰,幾縷微弱的金光掙紮著穿透雲層,落在巡察行軒積雪的庭院裡,映照著剛經曆過驚濤駭浪的寧靜。張顯宗的覆滅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深潭,餘波仍在震蕩,而此刻,行轅之內,正麵對著這場風暴的另一個核心人物。
沉重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行軒的寂靜。遼西駐防將軍李崇義,未著甲胄,隻穿一身洗得發白的舊戰袍,未戴頭盔,花白的鬢發在寒風中顯得有些淩亂。他獨自一人,步履沉穩卻帶著難以言喻的沉重,踏入了巡察行軒的庭院。他的身影依舊挺拔,但往日的威嚴被一種深沉的疲憊和決絕所取代。
在穆之、東野軒、慕婉兒、阿爾忒彌斯以及王景明的注視下,李崇義徑直走到庭院中央,對著堂前負手而立的穆之,推金山倒玉柱般,單膝跪地!這個動作,讓在場所有人心頭一震。
“罪將李崇義,”他的聲音沙啞卻異常清晰,如同金鐵摩擦,穿透了寒風,“特來向巡察禦史大人請罪!”他抬起頭,目光坦蕩,直視穆之,沒有絲毫閃躲,“張顯宗構陷脅迫,罪證確鑿。然罪將當年,為保袍澤身後名、邊關一時穩,一念之差,屈從於其淫威,篡改戰報,隱瞞真相,此乃欺君罔上、辜負皇恩、愧對死難將士之大罪!罪將深知,此過難赦!甘願領受朝廷任何責罰,縱斧鉞加身,亦無怨言!”
他頓了頓,喉結滾動,眼中泛起血絲,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卻蘊含著更深的懇切與力量:“唯有一事,懇求大人!望大人念在…念在黑石口那七名枉死兒郎…他們皆是忠勇之士!臨死猶高呼殺敵!其冤屈,皆因罪將之懦弱而起!求大人…務必奏明聖上,昭雪其冤!恢複其忠烈之名!使其家眷,能享應有之撫恤榮光!如此,罪將…縱死…亦能瞑目!”言畢,他重重叩首,額頭觸在冰冷的石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那份為了部下名譽甘願承擔一切的擔當與悲愴,令人動容。
穆之看著跪在冰冷地上的老將軍,眼神複雜。他緩步走下台階,親自伸手將李崇義扶起。觸手處,是將軍微微顫抖卻依舊堅韌的臂膀。
“李將軍,”穆之的聲音沉穩而帶著一絲敬意,“你之過錯,在於情,更在於法。為袍澤情誼而枉顧國法,其情可憫,其行難恕。”他直視李崇義坦蕩的雙眼,“然,你受製於人,未涉張顯宗私鹽、軍械、謀殺等具體罪惡,亦是事實。你治軍有方,遼西邊陲賴你多年鎮守,士卒歸心,百姓稱頌,亦是功績。”
穆之鬆開手,負手望向遼西方向,聲音帶著巡察禦史的決斷:“本官自當據實上奏。你當年瞞報軍情、包庇罪責之過,必受嚴懲!削爵?降職?罰俸?皆由聖裁!然,”他話鋒一轉,語氣斬釘截鐵,“遼西邊關,不可一日無良將!本官亦會奏明聖上,陳明你被脅迫之苦衷、治軍之功績、請罪之誠懇,懇請聖上允你…戴罪之身,留任原職!以觀後效,戴罪立功!至於黑石口七位英烈,”穆之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本官必以尚方劍為憑,請旨昭雪!為其正名!撫恤其家!令忠魂得安,浩氣長存!”
李崇義身體劇震,虎目含淚。穆之的裁決,既未徇私枉法,又給了他一個以餘生贖罪、守衛邊關的機會,更給了他最渴求的——為部下正名!他再次深深一揖,聲音哽咽:“罪將…謝大人!定當…鞠躬儘瘁,死守邊關,以報聖恩,以贖己罪!”
李崇義帶著複雜的情緒離去後,庭院中隻剩下巡察行轅的核心成員。王景明深吸一口氣,大步走到穆之麵前,撩起衣袍,雙膝跪地,對著穆之,也對著他身後那象征著公理與希望的巡察行軒牌匾,重重叩首!
“咚!”額頭撞擊青石的聲音清晰可聞。
“大人!”王景明抬起頭,眼中再無往日的暴戾與絕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洗淨鉛華後的清亮,以及濃得化不開的感激與崇敬,“明鏡高懸,昭雪沉冤!您不僅為我慘死的兄嫂侄兒討回了公道,讓惡賊伏誅,更…更讓那些蒙塵多年的忠魂得以安息!此恩此德,恩同再造,重於山嶽!景明此生,無以為報!”
他的目光掃過穆之、東野軒、慕婉兒、阿爾忒彌斯,聲音堅定而熾熱,如同投入爐中的薪柴:
“草民王景明,孑然一身,除卻此命,已無長物。大人洞察秋毫,明辨忠奸,滌蕩這世間汙濁,乃真真正正的國之柱石!景明雖出身微賤,混跡市井鹽梟之流,於江湖門道、三教九流、官私鹽務之關竅,倒也爛熟於心。此身此技,若大人不棄,願獻於大人鞍前馬後!不求功名,不圖富貴,但求為一馬前卒,一探路石!刀山火海,龍潭虎穴,大人一聲令下,景明萬死不辭!隻求…”他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那是找到歸宿與信念的光,“隻求能追隨大人左右,在這朗朗正道的光輝之下,贖我昔日罪愆,儘此殘生微力,為這清平世間,添一塊磚,加一片瓦!”字字鏗鏘,擲地有聲,是曆經生死劫難後最純粹的赤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穆之看著跪在麵前的王景明。這個曾經滿身戾氣、被仇恨淹沒的鹽梟,如今眼神清亮,脊梁挺直,那份曆經淬煉的忠誠與對光明的渴望,彌足珍貴。他身邊,東野軒目光銳利中帶著一絲審視後的認可,慕婉兒眼中是欣慰與鼓勵,阿爾忒彌斯銀眸沉靜,仿佛早已預料。
穆之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王景明。”
“在!”王景明挺直腰背,如同等待軍令的士兵。
“你兄嫂之冤,已得昭雪。前塵種種,當引以為鑒。”穆之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透人心,“你熟知世情,洞悉幽暗,此確為我等所需。然,既入我巡察行轅之門,”
他微微停頓,語氣陡然變得無比嚴肅,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
“當以‘公理’為尺,丈量世間曲直!
當以‘蒼生’為念,不負黎民所托!
過往江湖手段,一概摒棄!心中仇怨戾氣,儘化浩然正氣!你可能做到?!”
王景明迎著穆之洞徹人心的目光,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指天立誓:
“景明在此,對天立誓!此生此身,唯大人馬首是瞻!唯公理正義是從!過往種種,儘付雲煙!若違此誓,行事有虧公理,心存半點私戾,天地共棄,神鬼共誅!”
穆之深邃的眼中,終於閃過一絲溫和的讚許。他微微頷首:
“好。起來吧。”他虛扶一下,“自今日起,你王景明,便是我巡察行轅一員。”
王景明渾身一震,眼中爆發出難以言喻的狂喜與激動,再次重重叩首:“謝大人收留之恩!”他站起身,雖然身形依舊單薄,麵容帶著憔悴,但整個人的精氣神已截然不同。他默默地,帶著一絲敬畏和無比的堅定,站到了東野軒身側稍後的位置,如同找到了歸宿的孤雁。
東野軒側目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慕婉兒露出溫婉的笑容。阿爾忒彌斯的銀眸在他身上停留片刻,又移向窗外。
窗外,連化城上空積聚多日的厚重雲層,終於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撕開了一道巨大的口子。金燦燦的陽光如同熔化的金液,磅礴地傾瀉而下,瞬間照亮了銀裝素裹的城池,也毫無保留地灑滿了巡察行軒的庭院,將那玄色的匾額映照得熠熠生輝。
匾額上,“巡察行軒”四個大字,在陽光下仿佛燃燒著金色的火焰。
張顯宗的覆滅,是連化城毒瘤的鏟除;李崇義的救贖,是正直者在泥濘中的重生;而王景明的加入,則為這支肩負著滌蕩黑暗使命的隊伍,注入了一股來自底層、洞悉幽暗的新鮮血液。
風雪漸歇,寒意未散。但陽光已然普照。巡察行軒的燈火,在日光下或許不再顯眼,但它所承載的信念與力量,卻如同這破雲而出的朝陽,將穿透更深的黑暗,照亮更遠的前路。連化城的篇章翻過,新的征程,伴隨著陽光與未散的凜冽,在腳下延伸。隊伍集結,整裝待發。
喜歡衣冠謀塚請大家收藏:()衣冠謀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