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2035年,車流裡的秒表】
龍華市的晚高峰是鋼鐵與霓虹的戰場,2035年7月19日傍晚六點,張偉的電動車像一顆被彈弓射出的石子,在擁堵的車流縫隙中穿梭。手機支架上的外賣app正以紅色字體閃爍:“訂單即將超時!剩餘時間:12分鐘”,同時響起的還有下一個訂單的派單提示音,像催命的鬨鐘。
他的左手邊是一輛鳴著笛的寶馬轎車,右側是載滿蔬菜的三輪貨車,尾氣混合著路邊小吃攤的油煙,嗆得他喉嚨發緊。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胃部——那裡常年像塞著一團燒紅的鐵絲,起因是三年前為了趕單,在暴雨裡狼吞虎咽吃了冷掉的炒飯。
“讓讓!讓讓!”他大喊著,猛打方向盤拐進一條狹窄的胡同。車輪碾過積水,濺起的泥水甩在褲腿上,和早已存在的油垢混在一起,形成深色的斑紋。車筐裡的保溫箱裝著三份麻辣燙、一份壽司和一杯冰咖啡,每一次顛簸都讓他心驚膽戰——差評意味著半天白乾。
在一個沒有紅綠燈的路口,他看了眼手機上的導航,計算著抄近道的可能性。app顯示的送餐路線是係統規劃的“最優解”,但他憑借六年外賣經驗知道,穿過前麵的老城區小巷能節省至少三分鐘。然而這個“經驗”曾讓他在三個月前撞上逆行的自行車,賠了兩千塊醫藥費。
“媽的,拚了!”他咬緊牙關,加速衝進小巷。兩側的居民樓晾曬的衣物在頭頂交錯,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衣簾”,剮蹭著他的頭盔。就在這時,手機突然彈出一條新聞推送:“龍華市智能交通係統升級,外賣騎手違規將麵臨信用扣分”。他掃了一眼,心裡罵道:“扣就扣吧,先把這單送到再說。”
終於在超時前兩分鐘,他把壽司送到了寫字樓前台。前台小姐皺著眉接過餐盒,指尖嫌棄地避開他沾著油汙的手套:“下次注意點,壽司都晃散了。”張偉沒敢抬頭,轉身就往樓下跑,下一個訂單已經顯示“剩餘時間:8分鐘”。
坐在電動車上喘口氣的間隙,他點開手機相冊,裡麵有一張高中籃球賽的照片。十七歲的他穿著15號球衣,在三分線外起跳投籃,陽光勾勒出少年意氣風發的側臉。那時他是班裡的數學尖子,一道複雜的函數題能想出三種解法,數學老師拍著他的肩膀說:“張偉,你這腦子,不去學算法可惜了。”
可惜了。
他關掉相冊,屏幕映出自己三十三歲的臉——黑眼圈深重,胡茬沒來得及刮,眼神裡隻剩下被時間追著跑的疲憊。高中時為了和哥們兒打一場野球,他能逃掉整個下午的數學課;為了所謂的“義氣”,幫人代考被抓到,記了大過。高考失利後,他看著同學們拿著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自己卻隻能戴上頭盔,跨上電動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開始另一場沒有終點的“趕時間”。
“如果當年能少打一場球,多做一道題……”他摸著電動車把手上磨出的凹痕,那形狀和他高中時握籃球的手勢驚人地相似。胃裡的灼燒感又湧了上來,他咽下一口唾沫,發動車子,衝向另一個“距離超時還有10分鐘”的目的地。他不知道,此刻在十五年前的某個清晨,另一個張偉正站在高中操場的籃球架下,手裡攥著一封來自未來的信,信紙上的每一個字都在敲擊著他關於“時間”的認知。
【貳·2020年,課桌上的錯題本】
2020年9月1日,高一三)班的課間操時間,張偉正和幾個男生在操場打籃球。他剛完成一個漂亮的三分球,引得圍觀的女生一陣尖叫。就在他得意地甩了甩頭發時,體育委員跑過來:“張偉,你課桌裡掉出來個信封,好像是給你的。”
信封是普通的白色牛皮紙,沒有郵票,收信人一欄寫著“高一三)班張偉收”,字跡潦草卻帶著一種急促的力道。他走到籃球架下拆開,一張照片先掉了出來——照片裡的男人穿著藍色外賣服,跪在積水的馬路上,電動車倒在一旁,保溫箱摔開,裡麵的餐盒散落一地,男人的膝蓋滲出鮮血,手機屏幕上赫然顯示著“訂單已超時”。
張偉的心臟猛地一縮,照片裡的男人……怎麼那麼像他?隻是更憔悴,眼神裡充滿了絕望。他顫抖著拿起信紙,上麵的字跡和信封一致,墨跡裡仿佛摻著汗水:
“張偉,當你看到這張照片和這封信時,我剛在暴雨裡摔了一跤,膝蓋的血混著雨水流進外賣箱。現在是2035年7月19日下午六點十分,我剛因為超時被客戶罵了十分鐘,還要賠償餐費。你看照片裡我手機上的字,‘訂單已超時’——這五個字,我每天要看到至少三次。”
“你現在是不是覺得打籃球比做數學題帥多了?是不是覺得‘哥們兒義氣’比高考分數重要?我告訴你,十五年後的我,因為高中時逃了太多數學課,連app上的送餐路線都算不明白!係統說‘最優解’,我卻不知道怎麼用勾股定理算抄近道的直線距離,隻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又快又安全的路,永遠輪不到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記得數學老師說你適合學算法嗎?他沒騙你。我現在送外賣的這家公司,研發部的小夥子們都是名牌大學數學係畢業,他們設計的配送係統能精確到秒,而我,隻能靠一雙快磨穿的鞋和一輛破電動車,在他們設定的時間裡拚命掙紮。”
“你膝蓋上是不是也有個疤?是上次打球摔的吧?我告訴你,十五年後我膝蓋上的疤比這深三倍,不是因為打球,是因為趕時間闖紅燈被電動車撞的。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當年能少打一場球,多做一道關於‘速度與時間’的物理題,是不是就能算清楚闖紅燈的風險?”
“張偉,籃球場的三分球確實帥氣,但數學卷子上的滿分,能讓你跑得更遠!你以為現在逃的課是‘自由’,其實是在給十五年後的自己設置‘超時陷阱’。看看你課桌裡的數學錯題本,是不是已經用來墊桌腳了?把它拿出來,貼在你能看到的地方!”
“現在是2020年9月1日,離高考還有三年。把你的籃球鞋收起來,把上課睡覺的毛病改掉。每天課間彆去球場,去數學辦公室問問題;晚上彆跟哥們兒去網吧開黑,把當天的數學題弄懂。你不是笨,是把聰明用錯了地方!”
“我知道這封信很荒謬,就像我現在膝蓋上的傷口一樣真實。求你了,彆讓十五年後的你,也像我一樣,在暴雨裡摔得鼻青臉腫,還得對著手機裡的‘超時’提示,後悔當年在球場上浪費的每一分鐘。”
信的最後,用紅筆重重寫著:“時間不會給外賣騎手‘再來一次’的機會,但現在的你還有!”
張偉握著信紙的手被汗水浸濕,籃球場上的喧囂突然消失了。他看著照片裡那個在暴雨中摔倒的自己,又看看手中的籃球,突然覺得無比諷刺。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回教室,他卻轉身跑向教學樓,把籃球扔進了操場邊的垃圾桶。
數學老師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看到氣喘籲籲的張偉,皺起了眉頭:“怎麼沒去上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