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垂手恭立,靜靜聆聽著父皇對朝堂局勢的分析。
末了,他微微拱手,言辭謙遜:“父皇,兒臣先告退了,劍術練習許久未輟,兒臣這便去練。”
李世民微微頷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期許。
待李治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李世民輕歎一聲,轉頭望向長孫無忌,眉間隱有憂色:
“無忌啊,稚奴性情過於軟弱,朕著實擔憂,日後登基,能否震懾群臣,坐穩這江山?”
長孫無忌微微一怔,旋即拱手道:
“陛下,如今四海承平,日後治國應以文治為主,無需過於剛猛。太子仁厚,恰是守成之主的風範。”
李世民並未言語,目光卻望向殿外的夜空,似陷入沉思。前些日子,他見到吳王李恪,英武果敢的李恪讓他心中曾泛起一絲波瀾。於是,他緩緩開口:
“朕前些時日見了吳王李恪,你覺得他如何?”
長孫無忌聞言,心中一驚,忙趨前幾步,伏地叩首:
“陛下,吳王恪有兩點萬不可取。
其一,他乃庶子。若庶子繼位,那皇位繼承的禮法製度便會動搖,日後朝堂恐生禍亂。
其二,吳王身上流著隋煬帝的血脈,若他登基,難保不會心生異誌,甚至更改國號,大唐基業危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世民聽著長孫無忌的陳詞,臉色漸漸凝重。
他深知長孫無忌所言非虛,沉默良久,終於輕輕擺了擺手:“罷了罷了,朕已無易儲之心。”
殿外,陽光明媚,李治並未前往練武場,而是匆匆走向一處幽靜宮苑——那是武媚娘的居所。
在長安城中一處靜謐的宅院裡,張起靈獨坐於書案前。
窗外,夜色如墨,唯有幾縷月光透過窗欞,灑落在他的肩頭。
他手執毛筆,在宣紙上緩緩寫下“貞觀十五年,羽靈部的約定”幾個字。字跡蒼勁有力,卻也透著幾分孤寂。
擱下筆,張起靈微微出神,喃喃自語:
“記憶似乎在不斷消逝,看來穿越到大唐,這副作用仍未消除,而且比起在盜墓世界時,遺忘的速度更快了。”
思緒不由自主地飄遠。他記得初到大唐時,那繁華的長安街景,那金戈鐵馬的戰場,以及與眾人相識相知的點點滴滴。
可如今,那些畫麵在腦海中漸漸模糊,如同被歲月蒙上了一層薄紗。
在盜墓世界裡,他曆經無數險地,與神秘的古墓、詭異的機關周旋,每一段經曆都刻骨銘心。
然而穿越到大唐後,這裡的風雲變幻、宮廷權謀、江湖恩怨,雖同樣精彩,卻也加速了他記憶的流逝。
他想起曾與羽靈部的約定,那是在貞觀十五年,一個充滿希望與未知的年份。
那時的他們,懷揣著共同的信念,為了守護大唐的安寧,歃血為盟。可如今,隨著記憶的縮短,那份約定的細節也在逐漸湮滅。
張起靈微微皺眉,心中湧起一絲無奈。
他深知記憶對於自己的重要性,那不僅是過往的見證,更是他在這個陌生世界裡尋找自我的線索。
但命運似乎並不打算眷顧他,記憶的消逝如同不可阻擋的洪流,一點點吞噬著他的過去。
喜歡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請大家收藏:()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