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高規格禮儀的送親隊伍,彆說是放在這個時候了。”
“就算是到了現在,也依舊是‘風光無限’啊!”
“這個級彆,不是我吹,和周王室相比,都有一席之地。”
“不過…我記得在《春秋》中記載說,凡是諸侯的女兒出嫁,隻有嫁作王後的,才會被記載。”
如此一番想來,王嘉頓時便露出十分驚訝的神色。
“那麼…按照如此說來。”
“這紀國國君的女兒季薑,要不就是出嫁到某個諸侯國國君那裡當王妃,要不就是出嫁到周王室,作周王的嬪妃。”
想到這裡,他又不禁再度驚呼。
“天哪!”
“看來,從古至今,人們都傾向於有權有勢之人。”
“隻不過,做一個平凡人也挺好的。”
“隻要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堅定自己的意誌與信念,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想…無論是怎樣的出生,實際上都會過上令自己滿意的生活的。”
“不過…反過來仔細想想,從古至今的有權有勢之人,難道說…他們就都一定會快樂嗎?”
“時刻被權力束縛,遭到他人的極度與覬覦,並且還得時刻提防,謹防突發的意外狀況。”
“這個樣子,換做是一般人,其實想畢也輕鬆不到哪裡去。”
“所以說:‘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既然你想要獲得你想要享受的權利,那麼作為等價的交換,你就要付出同等的代價。”
“隻有這樣,才會符合天地間的‘平衡’規律。”
正當王嘉感慨之後不久…
很快,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轉移。
王嘉,此時便來到了巴、鄧、楚等國的交界地帶。
而在這裡,現在正上演著一出“好戲”。
且說這巴子派遣大臣韓服向楚國報告,請求與鄧國通好。
“韓愛卿啊,你可一定要記著。”
“你此去一行,是為了獲得楚國的認可,從而實現與鄧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所以說,待你麵見楚王之時,你的態度一定要顯得恭敬謙卑一些,知道嗎?”
連忙)“是!君上,卑臣定當全力以赴!”
到了之後不久…
而這楚武王,在會見朝服等人,並得知相對應的消息後,轉手便派遣道朔帶著巴國使臣到鄧國去聘問。
“道卿啊,此番是巴國人展現出應有的誠意,想要請求我國前去幫忙,去幫助巴國與鄧國和好。”
“呐,這些是巴國人所托付過來的禮物,以及隨行的巴國的使臣。”
“你與你的那支隊伍,一定要把他們都帶齊,要平安的把他們送過去。路上不得出現任何差池。”
“並且,再去了鄧國麵見鄧國的國君時,態度不可以粗魯蠻橫,要寫的謙卑恭敬一些,知道了嗎?”
“即使是前往小國進行外交,也要極力展現我楚國的人文魅力與禮數,這樣才不至於會被其他國家小瞧。”
而負責出使的大臣道朔,在聽完楚武王的叮囑與吩咐後,二話不說便拱手行了個大禮,然後便鄭重的回複道。
“是!”
“大王,臣…一定會不辜負大王您的囑托,順利完成您交給我的任務。”
見此情形,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也不禁感慨道。
“果然啊…果然…”
“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以及外交手段與外交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展現出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的。”
“怪不得,現在國際上的各大國家都紛紛注重自身國家的文化項目建設。”
“原來在這件事情上,老祖宗就已經開始這麼做了。”
“真的是,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為人處事之‘智慧’。”
正當王嘉感慨完沒多久,緊急的事情便發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原來,是在道朔與隨行的巴國使臣一行人,在前往鄧國的路上,途經南部邊境時。
在這裡的一群名為鄾地人的人,攻擊了他們,並殺死了道朔以及巴國的使臣。
當聽聞下人八百裡加急傳信,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楚武王氣得,那可叫是個“火冒三丈”啊。
“哇呀呀呀呀…”
“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誰來告訴本王?”
“這鄧國人,實在是太可惡了,真是一群不知禮數的‘流氓’!”
“唉…”
“眼下,也不知道有沒有前去鄧國責問的合適人選?”
正當這楚武王犯難之時…
曹操之下的一眾大臣,正是因為有“前車之鑒”,所以不敢自告奮勇上前執行這項任務。
然而就在關鍵的時刻,隻見大臣薳章勇敢的主動站了出來,為楚武王排憂解難。
“大王,還請您莫要心急。”
“卑臣,這裡倒是有一個相對萬全的方法。”
“而且,卑臣願意隻身前往這鄧國,與這鄧國人進行交涉。”
眼見是大臣薳章自告奮勇前去,這楚武王當即便開心不已,然後便命他前去鄧國辦事了。
隻不過,縱使大臣薳章出渾身解數,這鄧國人,依舊態度傲慢不服帖。
也難怪,麵對這件事情,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會用“好言難勸該死的鬼”、“自作孽,不可活。”這兩句話來形容鄧國的“無理取鬨”。
果不其然…
緊接著,就在夏天的時候…
楚國,現在第一時間派遣大將鬥廉,率領本國以及巴國的軍隊,去包圍這鄾地。
而鄧國的將領養甥、聃甥,這是率領軍隊,第一時間前往鄾地展開救援。
之後不久,隻見鄧國的軍隊向巴國的軍隊發動三次攻擊,可惜最後都沒有取勝。
反觀大將鬥廉呢,他則是把楚國的軍隊橫陳在巴國的軍隊中間,與鄧國的軍隊展開戰鬥,假裝敗退。
而鄧國的軍隊,果真是輕率自大,眼見局勢開始“扭轉”,便在第一時間追擊楚國的軍隊,然後追過了巴國的軍隊。
眼鏡計劃成功了,敵人上鉤。楚國的軍隊回頭與巴國的軍隊聯合,夾擊鄧國的軍隊。
之後,大家也是懂的,敵眾我寡,敵氣勢盛而我氣勢衰,鄧國的軍隊大敗,也是正常的。
至於那鄾地人,則是連夜潰散。
見此情形,在戰場之中來回尋找安全位置圍觀的王嘉,願不僅再度感歎道。
“自古以來,‘兵不厭詐’這四個字,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十分的形象生動。”
“就好比是那先前的隨國,這鄧國,恐怕又是步入了隨國的‘後塵’。”
“而且,介於鄧國的行為,真的是可以稱得上‘有恐而唯之不及’啊。”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擺清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行為,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味的順從自己的本性,不能夠理性的看待全局大勢,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可是十分危險的。”
再然後,到達了秋天的時候,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攻打曲沃。
冬天的時候,曹國的太子來到了魯國進行朝見。
至於魯桓公呢,則是用接待上卿的禮儀款待他。
這麼做,是合乎禮儀的。
設宴禮接待曹國的太子,第一次獻酒,奏樂,曹國的太子歎息。
大臣施父見狀,便悄悄的對魯桓公說道。
“曹太子恐怕是有憂患吧,這裡可不是歎息的地方啊!”
而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對此也是深有感觸。
後來,又過了沒多久。
在這之中,王嘉與許多相關人士進行交流,並且有了許多自己的感悟。
再到了後來,當他的思緒回到現實中時,他便將其中重要的信息記錄在他先前準備好的小竹簡小冊子上,之後再細細分析。
然後,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書籍整理與分類工作後,他便馬不停蹄的帶著自己的疑惑,前往他的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辦公的地方,尋求答疑解惑。
之後,便進入了師生問答環節。
到了後來,他與他的那幾個師哥師姐也進行了一係列的交流。
在此基礎上,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有了更多的感悟。
這一天,很快也就過去了。
接下來,到了魯桓公第十年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左傳遊記請大家收藏:()左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