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打不過周朝,這是您所知道的。”
“整頓好軍隊而出擊,又何需增加人員呢?”
此話一出,隻見莫敖眉頭緊鎖,來回踱步了幾下,歎了口氣,然後說道。
“唉…”
“事到如今,也隻好…占卜問一下吉凶了。”
然而,麵對莫敖如此樣子,大將鬥廉朝他看了看,然後便說道。
“兄弟,實在是不瞞你說。”
“這占卜,原本就是為了解決咱們心中所存在內疑惑的。”
“沒有疑惑,人何需占卜呢?”
對於這件事情,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他是這麼看的。
“人們,往往很容易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未來。”
“並且,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沒有人注意它,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一隻小螞蟻,都可以輕鬆舉起一片樹葉。”
“以小搏大,這更是世之常事,並不是值得唏噓的小事。”
“有時候,我們往往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以較少的投入,換取比較多的回報。”
“但是,除了策略正確以外,我們還應該有一顆‘敢做敢當’的心,不試一試,誰又知道我們做出的選擇,所實行的策略是否正確呢?”
“相對於鬥廉大將軍的那般勇敢,莫敖將軍的行事,就有些被動了。”
“如此被命運‘牽’著鼻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過分順從自己的本心,而不嘗試做出改變。”
“這樣的話…說實在話,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所以說,當一個人,在為自己的未來做選擇的時候,除了要有清醒的頭腦以外,更重要的,但是學會要有一些自我分辨之能力。”
就在王嘉感慨之後不久以
此刻,隻見莫敖最終聽取了大將鬥廉的建議。
兩人領兵分工合作,於是乎很快便在蒲騷打敗了鄖軍。
最終,他們與貳、軫等國結盟之後,便返回了。
話說,在鄭昭公打敗北戎那會兒,齊國國君,此刻便想著把女兒嫁給他,鄭昭公辭謝了。
麵對這件事,在他身邊的大臣祭仲,便對鄭昭公說。
“殿下,請聽卑臣一言。”
“殿下,您一定要娶她。”
“君王寵愛的姬妾有很多,你沒有強大的外援,將難以被立為國君。”
“其他三個公子,可都很有可能被立為國君,是您最有力的競爭對手啊!”
雖說,大臣祭仲,一味的在以命相勸。
但到了最後,鄭昭公仍然沒有聽從。
“呃…”
“祭仲伯,您…還是先回去吧。”
“這件事情,我會考慮的。”
見鄭昭公這個樣子,祭仲隻好恭敬的回了個禮,然後便告退了。
至於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呢,他則是這麼評價的。
“唉…”
“這個鄭昭公,怎麼能如此‘一毛不拔’,一根腦筋,死鑽牛角尖,一路走到黑呢?”
“常言道:‘忠言逆耳’呀。”
“有的時候,雖然有些建議可能會讓自己的內心感到不適,自己也不想要去聽從。”
“但是當你發現你成功之後,你就會感激,先前所作出的決定了。”
“鄭昭公行事如此輕率魯莽,想必到了後來,也是對他十分不利的。”
緊接著,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與轉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見,在魯桓公十一年夏天的時候,鄭莊公去世了。
起初,祭地的封人仲足,得到了鄭莊公的寵信,鄭莊公任命他為卿。
祭仲為莊公娶鄧曼為夫人,生昭公。
因此,祭仲立他為國君。
宋雍氏把女兒嫁給鄭莊公,名叫雍姞,生下了鄭厲公。
雍氏聲譽崇隆,得到宋莊公的寵信,因此誘騙祭仲到宋國,把他拘留。
麵對在牢獄之中關押著的祭仲,雍氏便威脅他說。
“祭仲,我也知道你是一位有實力、有能力且頗具才華的賢臣。”
“我希望…你能夠立公子突作為鄭國的國君。”
“你可彆不識好歹,你現在的性命,可掌握在我的手上。”
“如果不立公子突作為鄭國的新任國君的話…”
“你…恐怕是隻能在黃泉之下,才能夠與你的家人親人團聚了。”
麵對雍氏的如此威脅,祭仲一開始還想著要反抗。
隻不過,為了保存實力,以便後續能夠翻盤,他現在也隻好忍氣吞聲了。
此刻,隻見他暗想著。
“切…”
“公子忽啊公子忽…”
“當年,我可是多麼希望你能夠聽取我的建議啊。”
“這樣的話,也就不至於落到現在這個下場了。”
“隻不過,您偏偏不願聽從。”
“那既然您都這樣做了,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唉…”
“眼下,也隻好從長計議了。”
眼見,此刻,隻見雍氏不僅關押了祭仲,同時又拘留了鄭厲公索取財貨。
後來,隻見祭仲與宋國人結盟。
同時,還讓鄭厲公回國而立他為國君。
原本,還有沉浸於友人鄭莊公薨逝的王嘉,現在看到這一局麵,更是傷心了。
“老友啊,你…你可再度睜開你的雙眼,親眼看看呐。”
“在你走後,這鄭國內部,居然出了這麼大的‘動亂’。”
“你那幾個兒子,現在都紛紛爭著搶著想要當那鄭國的國君。”
“而且,這宋國以及其他諸侯國,現在居然都開始明目張膽的想要乾涉你鄭國的國事了。”
“鄭莊公啊,你雖然一生勇猛,戰功赫赫,且頗具攻略。”
“但是,在你執政未年,你那選取下一任國君的國事,那可做的是一點都不好。”
“更何況現在,在你走後不久,這鄭國的國君之位,現在反倒成了其他許多諸侯國相互爭奪的‘籌碼’了。”
“這…何嘗不令人歎息傷感!”
“還有,你那兒子公子忽,你明明是對他寄予厚望,想要讓他繼任為這鄭國的國君的。”
“隻可惜,他卻是個愛鑽牛角尖的人,你特地派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輔佐他的大臣祭仲。”
“他的話,你兒子公子忽,可一點兒都沒在聽啊。”
“現在可好了,宋國的雍氏,現在可掌握了鄭國權勢。”
“這公子突,現在又要繼任成為新的國君了。”
“也不知道接下來,這公子忽與祭仲他們,又該如何麵對之後的事情。”
“但願…一切順利吧。”
此刻,隻見王嘉方才感慨罷。
很快,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與發展。
轉眼間,在秋天九月丁亥的時候,鄭昭公逃亡到了衛國。
緊接著,在己亥時公,鄭厲公便被擁立為國君。
後來,又過了沒多久。
在這之中,王嘉與許多相關人士進行交流,並且有了許多自己的感悟。
再到了後來,當他的思緒回到現實中時,他便將其中重要的信息記錄在他先前準備好的小竹簡小冊子上,之後再細細分析。
然後,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書籍整理與分類工作後,他便馬不停蹄的帶著自己的疑惑,前往他的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辦公的地方,尋求答疑解惑。
之後,便進入了師生問答環節。
到了後來,他與他的那幾個師哥師姐也進行了一係列的交流。
在此基礎上,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有了更多的感悟。
這一天,很快也就過去了。
接下來,到了魯桓公第十二年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左傳遊記請大家收藏:()左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