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三月的時候,正式安葬衛宣公。
再到了後來,夏天的時候,又發了大水。
秋天七月,冬天十月的時候,又相繼發生了一係列的事件。
話說,正當王嘉的思緒,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與轉移,來到了魯桓公執政第十三年春天的時候。
此刻,楚國的屈瑕正準備去攻打羅國。
與此同時,身為大臣兼大將的鬥伯比,這是專門為他送行。
見到這一幕的王嘉,竟不由自主的疑惑了起來。
“看著動靜,似乎是楚國派遣將領與軍隊攻打羅國,勢必是要來個‘搶占先機’。”
“從軍旗上麵的圖案與文字,我可以很肯定這是楚國的軍隊。”
“然而…或許早在之前羅國軍隊偵察這楚國軍隊的情報與具體情況的時候,這楚國早就已經察覺到,並且在暗中積極謀劃的策略。”
“果然,‘先下手為強’,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
“在戰場之上,哪一方取得了行動的主動權,那麼那一方在戰場之上,就會有極大的優勢。”
“相反,沒有獲得行動的主動權,那麼這一方的軍隊,就很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麵。”
“一切…看來也隻能是‘靜觀其變’了。”
於是乎,想罷…王嘉便找了個地方的躲藏了起來,靜靜的圍觀,不敢發出多餘的聲響。
後來,當鬥伯比送行完畢後,回來的時候,就對他所坐的那輛馬車的駕車之人說道。
“依我看,這莫敖大將軍,想必一定會打敗仗。”
“他走路趾高氣揚,好像是有些驕傲過度了,防備敵人的心也就不牢固了。”
之後,又過了沒多久,當他去求見楚武王時,他曾恭敬的說道。
“大王,卑臣有一言,您不可不聽。”
“眼下,攻打羅國一行,可一定要增加軍隊啊。”
雖說,鬥伯比的態度極其真誠。
但是,楚武王最後還是拒絕了他。
“嗯…”
“鬥愛卿啊,這件事情,還是容本王再想一想吧。”
麵對這一幕,王嘉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
“這…”
“世人都說,人一旦驕傲了,那麼接下來,無論是作出判斷,還是繼續行動,都會很容易犯錯誤。”
“就如這大臣鬥伯比所說,人一旦驕傲了,趾高氣揚了,那麼內心提防自己時刻謹慎小心的那根‘弦’,就很容易會變鬆,因而就會有很大的幾率導致接下來的舉措失誤。”
“其實,他的擔憂,也是有很大的合理的成分。”
“而且,身為一名賢臣,他所考慮的,以及為楚國崛起之偉業所擔憂的,都十分的周到全麵。”
“但是,這楚武王,為何會如此輕易的拒絕他的提議呢?”
“這背後…楚武王,似乎考慮的東西也不少,也許是在顧全大局,可能想的要比這大臣鬥伯比的要更加‘全麵’。”
“還是說,在這之中…有什麼‘難言之隱’?”
“這樣吧,或許靜靜的圍觀,之後便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答案。”
於是乎,在一陣思索過後,王嘉決定繼續靜觀其變。
就在這件事情結束後不久,楚武王便馬不停蹄的快馬加鞭進入宮殿告訴自己的夫人鄧曼。
而他的夫人鄧曼,在得知這一切的詳細信息後,便對楚武王說道。
“大王,此事您大可不必擔心。”
“鬥伯比想說的不單單是要增加軍隊數量,以謀求增援。”
“他的意思啊,是想說大王您要用信任義來安撫普通百姓,用美德來訓誡普通官吏,而以刑法來震懾莫敖。”
“莫敖這家夥,現在顯然是被蒲騷之役的勝利迷了心竅,將會自以為是,定然會輕視這羅國的實力。”
“大王,您現在如果不對他進行戒飭,那麼他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會放鬆警惕而不加以防備。”
“鬥伯比的原意是請大王您好好的戒傷他們,召集官吏而以美德來激勵他們,召見莫敖而告訴他上天不會寬恕他的過失。”
“不然的話,鬥伯比難道不知道咱們楚國的軍隊已經全部出發了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聽夫人鄧曼所言,楚武王當即便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嗯…”
“夫人,您此言,甚是深得本王之心啊,哈哈…”
“情況緊急,看來…眼下也隻好按照夫人您的意思去做了。”
此刻,正當楚武王與夫人鄧曼交談甚歡之時…
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此刻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這鄧夫人所言不虛,的確是十分合理啊。”
“古往今來,不管是在行軍布陣、舍己為民之事,還是在自我人生規劃的道路上,切忌都不能隻看眼前利益,眼光不放長遠,以局部片麵之事掩蓋大局,以偏概全。”
“更重要的,這應該是從全方麵的角度,多層次,多方麵的去思考一件事,在權衡利弊之後,明確其中的利弊關係,然後再作出決定。”
“這樣的話,都可以使自己接下來的選擇和行動有條不紊,從而不會輕易的受到環境與人事等一係列因素的影響。”
“呼…或許,在關鍵的時刻,身為有真心關心你的人為你指點迷津,或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犯錯誤,同時還可以‘力挽狂瀾’。”
就在王嘉感慨完不久後…
此刻,隻見楚武王派賴人追趕大將莫敖,沒有趕上。
與此同時,莫敖命人在軍中號令說。
“諸位,我莫敖現在正式下令。”
“敢於進諫的人,都要受到刑罰,我必嚴懲不貸!”
之後,到了鄢水這個地方,渡河的時候次序混亂。
正因為如此,於是軍隊沒有了次序,又不加以防備。
然後,當楚國的軍隊到達了羅國的地界後,羅國的軍隊與盧戎的軍隊,從兩麵夾擊楚國的軍隊,楚國的軍隊打敗。
而大將莫敖呢,則是獨自吊死在了荒古。
看著眼前如此“不堪入目”的場麵,王嘉不禁感慨這莫敖悔不當初。
如果說,他能夠虛心聽從鬥伯比的話,不以一戰得勝而驕傲自滿,反而吸收之前失敗的教訓,更加謙虛謹慎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或許…這樣的“悲劇”,就會被改寫了吧。
正當王嘉在感而發之時,其他跟隨莫敖的將帥們,則是自己囚禁在冶父處等候處分。
對於這件事情,楚武王痛心疾首的說。
“這件事情…是本王的罪過,自然也不能全賴在你們的身上。”
“對於這件事情,本王會深深的反思,加以檢討的。”
於是乎,在這之後,楚武王便赦免了所有的將帥。
與此同時,宋國多次向鄭國索取財寶。
對於這件事情,鄭國自然是無法忍受的。
因此,鄭國便帶領紀、魯兩國的軍隊,與齊、宋、衛、燕等諸侯國家的軍隊交戰。
對於這件事情,《春秋》一書中,不記在作戰的地點,是因為魯國的軍隊遲到了,鄭國人來到魯國請求修好。
後來,又過了沒多久。
在這之中,王嘉與許多相關人士進行交流,並且有了許多自己的感悟。
再到了後來,當他的思緒回到現實中時,他便將其中重要的信息記錄在他先前準備好的小竹簡小冊子上,之後再細細分析。
然後,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書籍整理與分類工作後,他便馬不停蹄的帶著自己的疑惑,前往他的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辦公的地方,尋求答疑解惑。
之後,便進入了師生問答環節。
到了後來,他與他的那幾個師哥師姐也進行了一係列的交流。
在此基礎上,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有了更多的感悟。
這一天,很快也就過去了。
接下來,到了魯桓公第十四年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左傳遊記請大家收藏:()左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