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位名叫申繻的大臣,他便站出來反對了。
對於這件事情,他是如此表態的。
“君上,卑臣聽說女子有自己的丈夫,男子有自己的妻子,不能夠相互間不尊重,這就叫做有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您難道忘了,先前與前代齊國君王的約定了嗎?”
“違反了這一點,一定會壞事的!”
雖說,這大臣申繻的言語十分激動,想要讓魯桓公“回心轉意”。
但是,一向不好內政的魯桓公,又哪裡能夠耐下性子,接受他的建議呢?
於是乎,隻見他朝申繻擺了擺手,然後便冷冷地說道。
“罷了…罷了…”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吧。”
“寡人在今早時分,早已派人前去齊國回應呂君之邀請,與呂君在濼地相會。”
“君子一言九鼎,寡人總不能食言吧?”
“好啦,這件事情,就不勞煩愛卿你多慮了。”
見魯桓公如此說來,一向直性子敢於直諫的大臣申繻,也不得不放棄他接下來的進諫之路。
此刻,隻見他朝魯桓公的背影看了看,深深的歎了一口氣,然後便轉身離開。
見此情形,隻見在一旁圍觀著的王嘉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自古以來,君臣之間,都是忠言逆耳啊,誰都喜歡聽好話。”
“隻不過…有的時候,好話並不一定代表就對你有好處。”
“相反,它很有可能會使將你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從而最終導致可怕的後果。”
“然而,有的時候,雖然有些話比較難聽。”
“但是,真正對你這麼講的人,其實才是最關心你,且最了解你真實情況的人。”
“如果說…在關鍵的時刻懸崖勒馬,亡羊補牢,也許…事情還來得及‘挽救’,不會釀成什麼太大的後果。”
“不管是在高堂之上還是官場之中,最懂世間明理,深諳其中道理的人,往往不如會阿諛奉承且圓滑多變的人活得通透與暢快。”
“在這之中,無疑是受到環境因素和其他各種外力因素的影響,從而對他們的‘求真’之路產生各種大大小小的阻礙。”
“有的時候,光靠建議與提醒,其實並不能產生多大的作用。”
“在關鍵的時刻,還是得靠自己明辨是非,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成與敗,也許…就在一念之間,就在一息之瞬。”
“除此之外,就要靠本人自己的造化,還有應對各種環境與情況的能力了。”
在這之後不久,等到了約定的時間,魯桓公便與齊襄公在濼地相會,然後帶著文薑去齊國。
可是,齊襄公卻在暗中與文薑私通,魯桓公責備文薑,文薑把這事原封不動的告訴了齊襄公。
於是乎,此刻…在齊襄公的心裡,便心生了邪惡的念頭。
“嗬…”
“好你個允君,竟敢打罵寡人之妹,寡人未來的老婆。”
“寡人先前,就一直對這件事情懷恨在心。”
“現在可好,總算讓我逮到機會可以好好複仇了。”
“妹妹莫怕,等寡人在酒宴上精心設局,暗中處理掉這桓公,就不會有人在責罵你了。”
“而且,咱們…就可以光明正大公公正正的在一起了,哈哈哈哈…”
說到這兒,隻見文薑害羞的點了點頭,然後便依偎在這齊襄公的懷裡。
然而,在看到這一幕的王嘉,心裡卻想起了不好的念頭。
“完了,大事不好啦。”
“這下子…桓公恐怕是‘在劫難逃’啊!”
果真如王嘉所想,在夏天四月丙子的時候,齊襄公宴請桓公,並讓他喝了許多美景。
宴後,他便讓公子彭生扶持魯桓公登車,魯桓公最後死在了車上。
當得知這一消息後,王嘉那是萬萬不敢相信的。
“這…怎麼會…”
“我最親愛的摯友之一啊,你怎麼能夠死的如此不明不白?”
“難道說,先前那呂君齊襄公設宴款待你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場有去無回、九死一生的‘鴻門宴’嗎?”
“想必…在這其中,一定是齊襄公等人在‘暗箱操作’。”
“至於摯友桓公之死,想必要不然就是飲入了過多的毒酒最後毒發身亡,要不然就是被灌醉之後秘密派人將其殺害。”
“可惡啊,齊襄公為了達到他的目的,竟然如此不擇手段。”
“此人…果真如史書中記載一般,行為極其惡劣,難怪最後會落得如此慘痛的下場。”
“這麼嚴重的‘外交事故’,我想…魯國人一定會為他鳴不平的。”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違背天理常規的事情,做惡多端不行善積德的人,最後一定會受到相應的報應的。”
“阿彌陀佛,摯友啊…安息吧…”
說到這兒,隻見王嘉一度“老淚縱橫”,且“淚灑當場”。
在這之後不久,他便決定結識尚未繼位,還身處公子之位的魯桓公,並與他提前結為好朋友,與便接下來順利的進行日後的遊曆之旅。
當魯國人得知這件事後,他們便警告齊國說。
“我國國君敬畏君王的威嚴,不敢安居,所以到貴國來重修舊好。”
“隻不過…禮儀雖然完成了,他卻沒能回國,又沒有人承擔罪責,在諸侯中造成惡劣的影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我們請求殺死彭生以清除這種影響。”
迫於魯國的輿論壓力和當然局勢,沒有辦法,齊國人權衡在三後,便殺死了彭生。
王嘉見到這一幕,心裡也是稍稍安慰了一些。
“呼…桓公啊,好在最後涉及你命案最深的彭生,與你一同到九泉之下。”
“這下子,真可謂‘蒼天有眼’啊。”
緊接著,來到秋季時分,隻見這齊襄公率領軍隊駐紮在首丘,子亹前去會見,高渠彌為輔相。
到了七月戊戌時分,齊國人殺死了子亹並且還車裂了高渠彌。
其殘忍之道,一度令人發指。
之後…又過了一些時日,隻見祭仲到陳國迎接鄭子回國,並被擁立為國君。
這次會見,祭仲明白這齊國人不懷好意,所以假借生病的理由沒有前去。
對於這件事情,有人說:“祭仲有先見之明,所以能夠幸免於難。”
祭仲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便回答道。
“嗯…的確是這樣的。”
至於王嘉呢,他對於這件事情是這樣評價的。
“齊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一切手段。”
“如此卑劣可恥的行徑,想必也一定不會長久下去。”
“在這世間無論做什麼事情,一旦脫離違背本心,且心懷邪惡,那麼縱使自己‘偽裝’的再好,也會終有一天會有露餡,且會承擔應有的‘懲罰’的時候。”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有的時候,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老天爺,雖說做不到絕對的公平。”
“但是…隻要是這隻懷邪念之人,他的‘計謀’,還有所行之事,是一定不會長久的。”
“與此同時,這也給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警示。”
“人啊,處在如此‘複雜’的世間與社會之中,一定要學會靈活變通,在關鍵的時刻,能夠提前預知危險,從而自主的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來規避它。”
“會判斷,同時也會選擇…”
“這…無疑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技能之一。”
“這祭仲稱病,無疑是他在審時度勢之後,基於現有的情況所作出的正確的判斷。”
“他的這一做法,值得人們學習。”
“後世的司馬懿,也許就從中借鑒學習到了相關為人處事的經驗,從而成為三國爭霸最後的贏家。”
在這之後,又過了一段時日…
眼見這周王室中,周公想殺死周莊王而立王子克為天子。
大臣辛伯在得知這件事情後,第一時間便火速的告知了周莊王,於是幫助周莊王殺死周公黑肩。
因為這件事情,王子克逃亡到了南燕這個地方。
起初,這王子克受到周桓王的寵愛,桓王把他托付給了周公。
對於這件事情,大臣辛伯勸諫說道。
“大王,就依卑臣之見。”
“這妾的地位同王後,庶子等同嫡子,二卿有同等權利,大城市規模與都城相等,這都是禍亂的本源。”
他假借這些事情,其實就想告知周公每個等級就要有每個等級該有的權利和義務,要懂得守規矩,不能夠輕易跨界。
否則…破壞規矩的代價,是十分“嚴重”的。
然而,周公沒有聽從他的意見,所以遭到禍害。
對於這件事情,王嘉再度有感而發。
“除了要善於細心聽取並接納彆人有益的意見外,我們還應該要有底線的意識,不能盲目的‘越界’。”
“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如果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破壞原有的‘規律’與‘平衡’的話,那麼就理應承擔相應的後果。”
“不聽取他人對自己有益的意見,盲目自主決定行動,同時忽視了其中暗藏著的‘規律’。”
“最後的後果,也就隻能由自己承擔了。”
後來,又過了沒多久。
在這之中,王嘉與許多相關人士進行交流,並且有了許多自己的感悟。
再到了後來,當他的思緒回到現實中時,他便將其中重要的信息記錄在他先前準備好的小竹簡小冊子上,之後再細細分析。
然後,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書籍整理與分類工作後,他便馬不停蹄的帶著自己的疑惑,前往他的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辦公的地方,尋求答疑解惑。
之後,便進入了師生問答環節。
到了後來,他與他的那幾個師哥師姐也進行了一係列的交流。
在此基礎上,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有了更多的感悟。
這一天,很快也就過去了。
接下來,到了魯莊公第一年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左傳遊記請大家收藏:()左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