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在魯莊公執政的第三個年頭,周曆正月之時。
此刻,隻見魯國的大夫公子溺,帶領魯國的軍隊會和的齊國軍隊,一同在前往攻打衛國。
與此同時,王嘉此時此刻也出現在了衛國與其他諸侯國的邊界地界。
望著四周草木蔥蘢,還有蔚藍的天空和奶白色的雲朵,聞著鳥語花香。
他的心情…一下子便舒暢了開來。
“啊…蔚藍的天空還有碧綠的草地和鮮花!”
“這裡雖然雜草多了一些,但是自然的氣息濃鬱,春天的感覺…一下子便上來了,哈哈哈…”
緊接著…就在他暢快的抒發一番情感之後,看著周圍的草地,還有眼前的那一望無際的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他頓時便困惑了起來。
“這裡…是什麼地方?”
“難道說…我又來新地方了?”
想到這兒,隻見他沉思了一下,很快便又想到了些什麼。
“哦…對了!”
“我記得,在我的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所撰寫的《左氏春秋》中,提到在這魯莊公三年的春天,周曆正月的時候,魯國的士大夫公子溺,正帶領著魯國的軍隊會和齊國的軍隊,一同攻打這衛國呢。”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現在就在衛國的邊界地帶了?”
想到這兒,隻見他再度沉思了片刻,然後便暗想道。
“說到這衛國,雖然不是什麼實力強大的國家,但其曆史底蘊也是十分深厚的,政權存在也有相當長的時間。”
“這衛國的首都朝歌,乃商代帝乙、帝辛(商王紂)的彆都,也算是‘龍興之地’。”
想到這兒…隻見他朝不遠處的城門外望了望,然後便歎息道。
“唉…果然,這曆史的‘車輪’,無一例外都會‘碾壓’著每一個時代衰弱無助的勢力。”
“春秋戰國時代,本就是諸侯大混戰的時代。”
“國家如果弱小了,軍事實力變弱了,那麼…毫無疑問,難免避免不了其他勢力強大的國家的‘侵襲’與‘騷擾’,甚至一度逃離不了滅國的命運。”
“也許…加強一個國家的軍隊和國力的建設,是曆朝曆代的國君都不可以忽略的重要問題。”
“眼下…再過不久,這魯國的士大夫公子溺,便帶領魯國的軍隊聯合齊國的軍隊,要聯合攻打討伐這衛國了。”
“就是不知道,這衛國的君王和城中的百姓以及士兵,將會作出怎樣的應對策略呢?”
想到這兒,隻見王嘉不由自主的抬頭看向天空,然後便自顧自的發起了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個,隻聽一陣車輪軲轆碾地的聲音,還有十分沉重的腳步聲以及說話聲,在這一刻瞬間傳入到王嘉的耳朵之中,讓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警覺。
連忙)“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難道說…這公子溺和齊國軍隊的聯合部隊,這麼快就趕到了衛國的邊界地帶了?”
“不行,我得趕快藏起來!”
“不然,若是被他們看見了,他們指不定會認為我是間諜之人,把我專門押送回去,並按照當地的法律進行製裁!”
在這之後不久,隻見王嘉一頭鑽入一旁的草叢之中,想要圍觀這一切。
“嘻嘻…這裡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藏身之處和觀戰之地。”
“我倒想看看,這公子溺會與這齊國軍隊的領頭人物說些什麼?”
“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之後,又過了沒多久,隻見在王嘉那日益精湛的藏身術身的“加持”下,他摒氣凝神的圍觀了這一切。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隻見這魯國的士大夫公子溺,正在與齊國軍隊的帶頭將軍有說有笑的。
“哈哈哈,沒想到啊,沒想到今日我齊魯二國,竟然還有朝一日能夠再度聯手。”
“是啊…如果說原因是什麼,我想大概就是這衛國這幾日皮又癢癢了,對我齊國還有你們魯國不儘應有的禮儀。”
“這件事情…怎麼能忍呢?”
“正好…借這個機會,咱們齊魯兩軍聯手,共同攻下這衛國。”
“到了那個時候,咱們二國平分此戰之成果,豈不美哉!”
大笑)“哈哈哈哈,是啊…是啊,將軍您所言極是啊。”
“相信…此次我魯國與齊國軍隊的‘強強聯手’,定然能將這衛國拿下。”
“哈哈哈哈哈…”
不緊不慢的)“前麵…就應該是衛國的邊界城池與要道了。”
“接下來…你我兩軍,就開始相應的部署吧。”
“好!”
此刻,在這一幕,隻見王嘉頓時便震驚不已。
隨後,他便暗想到。
“這這這…”
“這…這不可能啊!”
“不是說好了,魯莊公因為他的母親文薑夫人與這齊襄公‘亂搞一通’,進而導致母子關係不好嗎?”
“難道說…隻是因為這件事,不足以動搖這魯國與齊國的關係?”
“還是說…在這背後,另有隱情?”
想到這兒,隻見王嘉思考了一下,然後便再度想道。
“我記得,好像以前查閱過什麼相關資料,知道要想調動軍隊權力必須要使用這虎符,還有相應的兵符。”
“就是不知道,這魯國的士大夫公子溺,究竟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能夠帶領本國的軍隊與齊國的軍隊聯手,一同攻打這衛國。”
“也許…像我們後人這些無端揣測,除了激發求知欲外,一般也沒有什麼其他實際的用途。”
“當然…要想了解這一切,看來就要熟讀其中的曆史了。”
緊接著…在看到這齊國與魯國的軍隊,在與衛國的軍隊在衛國邊境的城門處大戰的時候。
王嘉,看著戰況激烈的戰場,也是一度發出了感慨。
“自古以來,這戰況天災就兩難‘休’啊!”
“戰場…自然也是殘酷的。”
“在大部分情況下,在背後操控大局的權勢之人,自然是戰場的最大受益者。”
“隻是可惜了這些士兵,要如此不顧個人安危,拚儘全力奮勇殺敵。”
“隻不過…能夠為國家的大義而死,為國家做貢獻,也算是‘死得其所’、‘名垂青史’了。”
“然而呢,我並不在乎戰爭的輸贏,隻是可惜了在這戰爭陰霾‘籠罩’之下的平民百姓們。”
“他們明明是無辜且無罪的,為什麼要連同君王和國家一同遭受戰爭所帶來的影響。”
“也許…成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其根本早就與一個國家的命運緊緊的‘聯係’在一起了,與國家同進退,與國家共命運。”
“要不然,為什麼世人都說沒有家,哪裡來的國?”
“沒有國,又哪裡來的家呢?”
“看來其中的滋味,旁人一般都難以體會。”
“也就隻有經曆這件事的‘局’中之人,才最能體悟到其中的滋味吧。”
“怪不得現在要提倡和平與交流,原來是有許許多多的‘前車之鑒’啊。”
“願世間得以長久和平,願天地不再生靈塗炭。”
“唉…”
想到這兒,隻見他再度朝天邊望了望,然後又自顧自的歎了一口氣。
緊接著…伴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幻與轉移。
此刻,隻見這周王室內,正式開始安排安葬周桓王。
隻不過…也不知道是因為資金周轉,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雖然所用到的禮器和場地一應俱全。
但是,其規模與前代帝王相比,顯然小了許多。
此刻,隻見王嘉看著送葬隊伍還有祭祀的儀式,不禁再度感歎起來。
“世人皆雲,塵歸塵…土歸土…”
“人雖肉體凡胎,終有生老病死。”
“但是…肉體雖死,“精神“,卻得以長存。”
“可這周桓王姬林崩逝,整個周王室,居然沒有錢來為他舉辦葬禮!”
“這葬禮一拖,就是七年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七年…整整七年!”
“想必…無論如何,如果防腐保存措施不到位,這周桓王的屍身,恐怕早就變成了累累白骨了吧。”
“唉…天道就是這樣無情。”
“也許…自打周平王東遷洛邑的時候,就為周王室的衰敗和滅亡埋下了伏筆。”
“隻恨生在這帝王家,有心無力麵對這日漸衰退的局勢,自己卻沒有任何辦法,實在是令人感到悲哀與惋惜。”
“這周桓王雖然一生平庸,沒能直線讓周王室‘東山再起’的遠大目標。”
“但他好歹…也還是天子啊。”
“唉,安息吧…”
“願來生…可以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平凡人。”
又過了一些時日,到了秋天的時候,隻見這紀國國君紀侯的弟弟,帶著這紀國酅邑歸入齊國,紀國這時開始分裂。
看到這一幕,隻見王嘉又忍不住感慨了起來。
“人啊,都是會‘趨利避害’的。”
“為了利益,人可以不擇手段。”
“也許…現在齊國的實力強大了,自然就會有一眾歸附它的人。”
“樹大招風,樹倒猢猻散,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一個國家,一個文明衰落的時候,往往不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響。”
“更多的…則是潛藏在內部的‘危機’。”
“這紀國現在的狀況,想來也是如此。”
“曆史呀,往往就是這樣循環往複,不斷的‘重現’。”
“我已經見過太多太多這樣的事情了,每當看到這一幕,難免都‘擺脫’不了對出現危機危難的國家和文明的共情與憂慮之心。”
“怎麼說呢?若想要在危難之中解救自身,也就隻有自己能夠做到了。”
“接下來,麵對弟弟紀季入齊為附庸,該怎樣做才能夠挽救自己的國家於危難之中?”
“或許…也就隻有紀侯還有這紀國人有資格考慮這件事情了。”
最後…隻見時間進入到了冬季。
此時此刻,這魯莊公居住在滑地,也就是在鄭國的土地上暫時停留,打算會見鄭伯子儀,謀劃紀國的事情。
鄭伯以為自己的國家有禍難為由,就用相對委婉的語言向魯莊公推辭了這件事情。
對於這件事情,王嘉也是頗有評論。
“也許…他也有他的難處吧。”
“畢竟,在這個時候,尚未成為鄭國國君的鄭厲公居住在櫟地。每時每刻都想著準備攻入鄭國,從而實現複位。”
“正因為有這個‘內患’存在,所以想來鄭伯子儀不敢輕易的作出決定,自顧不暇,所以推辭了這件事情,也是很正常的。”
“試想,換作是誰,如果現在有十分緊急,但是又沒有辦法立馬解決處理的問題存在,你會有閒心想著其他外部的事情嗎?”
“如果你能夠耐下心來這麼一想,或許就能發現其中的‘合理性’了,嗬嗬…”
後來,又過了沒多久。
在這之中,王嘉與許多相關人士進行交流,並且有了許多自己的感悟。
再到了後來,當他的思緒回到現實中時,他便將其中重要的信息記錄在他先前準備好的小竹簡小冊子上,之後再細細分析。
然後,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書籍整理與分類工作後,他便馬不停蹄的帶著自己的疑惑,前往他的老師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辦公的地方,尋求答疑解惑。
之後,便進入了師生問答環節。
緊接著,他與他的那幾個師哥師姐也進行了一係列的交流。
在此基礎上,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識,有了更多的感悟。
這一天,很快也就過去了。
接下來,到了魯莊公第四年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喜歡左傳遊記請大家收藏:()左傳遊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