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既定舊時大明寶鈔之比,以換新鈔之際,胡惟庸又生新疑。
胡惟庸問道:“陛下,今民間私印寶鈔者眾,此甄彆之事,恐甚難為也。”
朱元璋謂胡惟庸等曰:“此件事,汝等自思量,設法以解之。”
隨後,朱元璋取出早先自遼東帶回之紙鈔。此鈔僅巴掌大小,然其上印刷之圖案,卻精美絕倫。
群臣見朱元璋所呈紙鈔,於其印製工藝驚歎不已,且覺此紙鈔材質殊異。
劉伯溫問於陛下:“此紙鈔何以印製而成?此兩張竟幾無差異,除卻其上些許符號有彆,餘皆相同。”
朱元璋聞之甚喜,乃炫曰:“此紙鈔縱置於水中亦不壞,唯待晾乾,便複如初。”
太子朱標急命人置水盆,投紙鈔於其中,待其濕透,複命人撈起,繼以火盆烤之,乾後摸之,質感如初。
朱元璋問於群臣:“諸卿意下,得此新印之法,民間盜印之事,或可製否?”
胡惟庸問曰:“陛下,未知此乃於何處印製而得?”
朱元璋亦無瞞意,曰:“乃自遼東來也。”
此紙鈔竟出遼東,群臣皆感匪夷所思,遼東竟有此等精妙高絕之印術。
胡惟庸遂陳己憂:“此術既自遼東來,日後若遼東擅自印製寶鈔,當以何策應對?”
此言雖逆耳,然亦非無可能。此術源自遼東,若遼東暗自印製大明寶鈔,恐致大明寶鈔濫發之禍。
胡黨官員旋即紛紛應和,皆表對此憂切切在意,言此隱患不可不防,需早做籌謀,以免生亂局,危及國本。
朱元璋言:“吾召汝等來此,商酌大明寶鈔變革之事,非令汝等問吾如何解之,乃使汝等出謀劃策也。”
眾人聞之,皆麵露慚色。
旋即,有官員率先起身,拱手道:“陛下,可於遼東設督察之職,專人監守印鈔諸事,以防私自印製。”
另一官員亦趕忙進言:“還可立嚴苛律法,若遼東有人私印寶鈔,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諸臣各抒己見,朝堂之上議論聲起。
諸官員所言,皆為無謂之辭。
終,劉伯溫獻解決之法。大明寶鈔皆於應天印製,新印之大明寶鈔,尚需鈐蓋相關印璽,方得發行,僅印就寶鈔,不可用也。
複經中書省與六部一輪輪計議後,大明寶鈔變革之事終定,遂向天下頒文,始收舊寶鈔。
初,百姓見官府文告,皆不敢信,寶鈔竟可依麵值統一兌換。或有疑者,或有抱嘗試之心,往兌舊寶鈔。
然其兌亦非無度,乃按批次、一輪輪行之。
及百姓、商賈等兌鈔皆成,舊寶鈔回收之事漸入正軌。
每日,於各地兌換之所,民眾往來有序,依製呈上舊鈔,換取新鈔。
官府之人各司其職,核驗鈔券、登記造冊,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