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朱標登基,那時或有可為,如今貿然行事,實非明智之舉。”
年輕一輩聞言,仍是麵露憂色,忙問道:“那韃靼那邊又當如何處置?難道真要就此斬斷聯係?此前與韃靼往來,互通有無,於我等獲利頗豐,驟然斷了往來,損失巨大。且韃靼行事難測,若因此生怨,恐生他變。還望前輩明示,該以何策應對?”
老一輩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汝等無需憂慮。韃靼雖口出威脅之語,卻斷不會真與我晉商鬨翻。
彼等所需諸多必需物資,皆賴我晉商為之籌措。
若無我等,彼等諸多物資匱乏,日子必不好過。
韃靼並非愚鈍之輩,其中利害,他們心中清楚得很。
所以,即便嘴上逞強,也定會權衡利弊,不會輕易與我等決裂。
我等暫且穩住陣腳,不必自亂。”
晉王見山西士紳豪族與晉商安分不少,心中難免存疑。然如此倒也甚好,為其省去諸多煩擾。
應天府午門之處,孔家眾人被押解至法場。
錦衣衛於眾人之前,高聲宣讀孔家之罪狀,引得圍觀百姓義憤填膺。
百姓聽聞罪狀,群情激憤,紛紛開口痛罵:“曲阜孔家,本應秉持聖訓,為世楷模,不想竟做出這等傷風敗俗、禍國殃民之事!平日裡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實則男盜女娼,行徑卑劣!”
“孔家世代受朝廷恩寵,不思報國,反倒貪贓枉法,勾結奸佞,真乃孔聖人之不肖子孫,有何顏麵立於世間!”
“如此敗類,敗壞孔家千年清譽,當千刀萬剮,以正國法,以平民憤!”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罵聲不絕於耳,臉上皆是怒不可遏之色。
恰在此時,有一讀書人模樣者,挺身而出,欲替孔家打抱不平,高聲喊道:“諸位且慢!孔家傳承千載,向來德厚流光,恐其中有誤會,莫要輕信一麵之詞!”
然百姓正自激憤難平,哪聽得進他言語,瞬間,唾沫星子如雨點般朝那讀書人飛去,有人怒喝道:“你這書呆子,定是收了孔家好處,在此胡言亂語!”
說罷,便有人趁亂下黑手,對著那讀書人一頓揍。
隻見那讀書人抱頭躲閃,卻仍難敵眾人拳腳,不一會兒便被打得鼻青臉腫,癱倒在地,再不敢言語。
官差於一旁冷眼旁觀,見場麵稍顯混亂,便上前維持了一下基本秩序,喝止眾人莫要鬨出人命。
然對於百姓打罵那替孔家說話的讀書人之舉,除了這簡單乾涉,便不再理會,任由百姓儘情發泄心中怒火,隻待宣讀罪狀完畢,好按律行刑,了卻此事。
監斬官舉目觀瞧,見時辰已然屆滿,遂高聲下令:“行刑,梟首!”
曲阜孔家之主要人等,一批又一批,依次排隊,靜待處決。
一時間,法場上刀起頭落,鮮血四濺,不多時便已然血流成河。
於法場觀刑之士林眾人,皆滿麵戚然,不住搖頭歎息。
“儒林大旗竟就此倒下,往後我等日子,怕是愈發艱難了。”
眾人心中暗自思忖,神色間滿是憂慮與無奈。
大明已然變天,朱元璋之威勢,至此已達頂峰。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