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官員聞林侍郎所言,覺有理有據,便不再糾纏此事。
數日後,林侍郎召見各地士紳豪族與商賈。
此番會麵,旨在解決水泥官道改道征地之難題。
江浙地區眾人與鳳陽府之人,紛紛發問:“這改道征地,補償能有多少?”
江浙之地富庶,這些士紳豪族與富商向來慣於兼並土地,豈會輕易吃虧賤賣土地。當下便有人出聲,言辭之間滿是對補償的計較,絕無讓利之意。
且說鳳陽府乃勳貴盤踞之地,他們更是不會以平價出售土地。隻見鳳陽府一眾,神色倨傲,提及土地之事,語氣強硬,補償稍有不滿,便似要發作。
林侍郎見狀,心中明白,這兩處之地的人絕非易與之輩。
他微微一笑,語氣雖緩,卻暗藏深意:“諸位,這土地之事,於國於民皆為大事。想當年,諸位手中土地如何得來,想必各自心中有數。如今修築水泥官道,乃是利國利民之善舉,若因補償一事阻礙工程進展,恐怕諸多不便。”
江浙之士紳豪族與富商,聽聞此言,神色微變。他們自是知曉當年兼並土地,或有手段不甚光明之處。林侍郎此語,無疑如同一記警鐘。
鳳陽府之勳貴,更是心中一凜。
他們雖勢力龐大,但也深知朝廷法度。
林侍郎雖未明言,但言下之意,若因土地補償僵持,朝廷追究起來,他們也難辭其咎。
林侍郎見狀,又緩聲道:“修築官道,日後帶來之便利與商機,不可估量。諸位眼光長遠,想必不會因一時得失,而錯失這大好機遇。朝廷所定補償,雖非天價,卻也公道,既能彌補諸位損失,又能讓諸位共享官道之利。若因些許補償,與朝廷僵持,一旦傳揚出去,於諸位名聲也有損。”
眾人聽聞,皆陷入沉思。
林侍郎這番話,既點明他們痛點,又曉以利害。
片刻後,便有人率先開口,表示願再斟酌補償之事,不再一味強硬。
隨後,眾人紛紛附和,一場劍拔弩張的局麵,就此緩和。
林侍郎心中暗喜,知此事已有轉機。
林侍郎環視眾人,接著說道:“諸位,補償價格確難達諸位心中所想高價,然朝廷會依當地實情,給出一定補償幅度。且修築官道期間,所需人力、物料眾多,諸位皆可從中獲利。待官道修成,往後規定年限內,往來商賈不絕,帶來的商機與財富更是源源不斷。諸位需將眼光放長遠呐!”
“再者,想謀財獲利,切不可算計朝廷。朝廷推行此等利民之舉,旨在興國安邦。
諸位若趁機刁難,妄圖從朝廷身上過度謀取私利,實非明智之舉。
大家應與朝廷齊心,共築這水泥官道,如此,諸位既能得眼前之利,又能享長遠之福。”
林侍郎一番話,有理有據,不卑不亢,令在場的士紳豪族和商賈們,不禁重新思量其中利弊。
鳳陽府勳貴們心中自是明白此理,隻是他們不比江南那般富厚,積累龐大財富。
當下手中所恃,也唯有這大片土地。
是以提及土地補償,難免諸多計較,想為自己謀個好出路,於未來生計多些保障,故而方才在補償一事上,態度強硬。
江浙地區之人,於土地補償一事,倒還顯得寬容。
一來他們土地廣袤,二來依當地經濟情形,朝廷所給補貼本就酌情從優,算下來他們並不會吃虧。
況且後續修築官道,其中商機無限,無論是供應物料,還是參與工程建設,皆能大賺特賺,故而對此事看得較為通透。
往後,除於官道收取費用,各路段經營權亦歸屬他們。
江浙商賈士紳生意繁多,這官道一通,南來北往便利非常,無疑能極大促進自家生意。
如此好處眾多,他們自然沒什麼不願之處。
若在此時得罪林侍郎,萬一南方修築官道的路線不選江浙,那可就虧大了。
畢竟錢財這東西,早早落袋為安才讓人踏實,他們心裡可都清楚著呢,故而權衡之下,愈發覺得不應在此事上執拗。
隨後,眾人一番商議,將基本細節商定下來。
林侍郎獨將淮西勳貴留下。
淮西勳貴不明林侍郎此舉目的,遂開口問道:“林侍郎,獨留我等,所為何事?”
有勳貴暗自揣測,心忖林侍郎莫非要給他們額外好處,臉上不禁浮現幾分期許之色,忙問道:“林侍郎,可是有彆樣安排?”
林侍郎看著淮西勳貴那滿是期許的神色,緩緩開口道:“諸位勳貴,莫要隻將目光死死盯在這土地之上。鳳陽府雖勳貴雲集,但諸位應知曉,單靠兼並土地,絕非長久之計。”
見眾人麵露疑惑,林侍郎接著道:“不妨去遼東取取經。遼東之地,形勢與我鳳陽府不同,人家卻能發展出諸多營生。諸位勳貴家大業大,若能開拓些新的門道,遠比守著這土地強得多。”
“土地兼並,看似一時得利,可長此以往,朝廷法度擺在那兒,百姓怨聲載道,最後不會有好下場。你們看看,如今這世道,光守著土地,一旦有個風吹草動,諸位又當如何?”
林侍郎言辭懇切,目光掃過眾人。
“遼東那邊,有人靠著屯田興農,發展出了各類副業,不僅自身富足,還帶動了當地發展,深得朝廷讚賞。諸位勳貴,你們也有這能力與人脈,為何不嘗試一番?”
“再說,修築官道乃是難得的機遇,若諸位能借此東風,發展起新的營生,將來的財富不可限量。莫要因眼前土地補償這點蠅頭小利,壞了長遠大計。眼光放遠些,多條路,方能保家族長久昌盛。”
淮西勳貴們聽了林侍郎這番話,神色各異。
有的低頭沉思,似有所悟;有的麵露猶疑,尚在權衡。
但眾人心裡都清楚,林侍郎所言並非無的放矢,這或許真是一條新出路。
有勳貴麵露難色,苦著臉道:“林侍郎呐,我等皆是大老粗,向來隻曉得打仗拚命,對於經營生意,那真是一竅不通啊!”
林侍郎笑道:“諸位何必這般妄自菲薄?有些事,雖難學得精妙,可學個大概卻並非難事。就說遼東那些百姓,好些個大字都不識,不也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麼。”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