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思索一番,麵露憂慮道:“父皇,十五弟朱植年紀尚幼,此時封王於遼東,恐有不妥。
您瞧,還有好些比朱植年長的皇子,封地至今都還未定下。
而遼東如今乃是大明最為富饒之地,若此時將遼東封與十五弟,那些皇子心中怕是會生出不滿。
除了此前已獲封地的皇子,剩下的諸位皇子得知此事,難免會心生怨懟。
如此一來,恐會引發皇子間的嫌隙,不利於皇家和睦。
再者,遼東局勢複雜,朱植年紀小,恐難擔此重任。還望父皇三思,權衡利弊,再做定奪,以免無端生出諸多事端。”
遼東之地,富甲一方,任哪個皇子都盼著能將其當作自己封地。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說白了,隻要去遼東就藩,哪怕整日清閒無事,也有花不儘的錢財,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
如此誘人之地,於皇子們而言,不啻於一塊肥肉,誰能不心動?
畢竟,坐擁遼東,便意味著握有無儘財富,儘享榮華,這般美事,自然引得皇子們皆有覬覦之心。
況且遼東軍堪稱大明強軍之首,自家封地內若有這般強軍坐鎮,底氣自然十足,說起話來也更具分量。
有此強兵為後盾,不僅能保封地安穩,還能在朝堂諸事上,讓旁人多幾分忌憚與重視。
如此一來,無論是應對各方事務,還是在皇室宗親、朝中大臣麵前,都可挺直腰杆,諸多事宜也會順遂許多。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哼,甭管封哪個皇子,總有人會不滿意。再者說,這事兒咱拿了主意,便是定論,哪由得他們挑肥揀瘦!”
朱元璋心思其實明白得很。
如今常孤雛身為封疆大吏,鎮守遼東,權勢不小。
他尋思著,得安排個王爺過去,好監督、製衡常孤雛。
雖說常孤雛算是朱標這邊的人,可防人之心不可無,有些事兒不得不預先考慮。
正所謂先小人後君子,於國家大事得這般,家裡事兒也不能例外。
他這麼做,無非是想把局麵穩穩掌控住,確保各方勢力平衡,大明江山穩固。
朱標對此自然心中有數,隻是他並未言語。
自古以來,皇家多薄情,帝王之術向來如此。
很多時候,帝王行事也身不由己,不能僅憑一己喜好。
身處高位,為保江山社稷安穩,不得不權衡各方利弊,諸多決策皆是無奈之舉。
這其中的複雜與艱辛,非旁人所能輕易體會,朱標深知此理,故而選擇沉默。
朱元璋道:“標兒啊,你可莫要怪為父。老十五與雄英向來是要好的玩伴。待朱植做了遼王,日後雄英登基,遼東便不會生出什麼亂子。況且常孤雛又是雄英的舅舅,讓王室與外戚相互製衡,如此一來,雄英治理起來豈不更加容易,也能得心應手。”
朱標道:“兒臣怎敢責怪父皇?父皇這一番苦心,兒臣心裡清楚著呢。”
朱元璋安排朱植,那可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
朱植母妃韓氏,出身高麗,是朱元璋平定江南時,從掖庭納入後宮,並無深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