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天朝上國的臉麵_大明遼國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遼國公 > 第579章 天朝上國的臉麵

第579章 天朝上國的臉麵(1 / 1)

幾日後,應天城的驛館漸漸空了。

諸國使臣帶著大明的回贈與一路見聞,陸續啟程歸國。

清晨的碼頭邊,使臣站在船頭,回頭望了眼籠罩在薄霧中的應天城牆,將那枚明太祖賞賜的玉牌貼身收好;安南的船隊揚起風帆,船上的人頻頻揮手,仿佛還在回味著宮廷宴會上那道未曾吃慣的烤鴨;西域來的商隊則趕著駝隊,沿著來時的商路緩緩西行,駝鈴在曠野裡蕩出悠遠的聲響,混著趕駝人的吆喝,漸漸消失在天際線的方向。

他們行囊裡裝著絲綢、瓷器,更裝著對大明強盛的直觀感受——那些整齊劃一的衛所士兵、市集上流通的海量銅錢、官署裡高效運轉的文書體係,都成了歸途上反複議論的話題。

待回到各自的國度,這些見聞或許會化作君主案頭的奏報,或許會變成市井間的傳說,在不同的土地上,悄悄勾勒出一個東方大國的輪廓。

朝會之上,檀香嫋嫋,百官按品級分列兩側。戶部侍郎出列,手持奏疏躬身道:“陛下,此次大閱後回賞諸國的錦緞、瓷器,折算下來價值遠超他們所獻貢品。長此以往,恐加重國庫負擔,還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眉頭微蹙,指尖輕叩龍椅扶手:“你說的是實情,但番邦來朝,圖的不隻是賞賜,更是看我大明的氣度。咱們缺這點東西嗎?不缺。但讓他們瞧見我朝的大方,才會真心服帖,邊境才能安穩。”

李善長在旁補充:“侍郎大人憂心國庫是好意,可治國如架屋,梁柱得結實,簷角也得敞亮。這些賞賜換的是諸國敬畏,比屯兵戍邊省心得多。”

群臣低聲議論,有讚同的,也有麵露遲疑的。

朱元璋抬手示意安靜:“此事不必再議。賞賜的是物件,掙回的是臉麵和太平,值!”

牛達往前一步,袍袖一拂,躬身奏道:“陛下,李大人所言‘氣度’固然有理,但天朝上國的體麵,不在於一味厚賞。”

他聲音洪亮,擲地有聲,“諸國來朝,誠意當先。若他們捧來的是尋常土產,我朝卻回以金玉重器,長此以往,怕不是敬畏,反倒讓他們覺得我大明的東西來得輕易,未必是好事。”

朱元璋抬了抬眼:“牛大人有話不妨直說。”

“臣以為,”牛達頓了頓,目光掃過階下諸臣,“往來之道,當有來有往。他們獻珍奇,我朝賜錦繡;他們貢良馬,我朝賞絲綢,分量相當,才算公允。如此,既顯了我大明的大方,也讓他們知曉,我朝的恩典不是白得的,得拿出真東西來換。這才是長久相處的道理。”

站在一旁的禮部尚書忍不住插話:“牛大人這是太過計較了?外邦小國,本就拿不出太多東西,若按‘相當’來算,怕是會寒了他們的心。”

“寒心?”牛達轉頭看他,“讓他們覺得憑幾分薄禮就能換走我大明的重賞,那才是縱容。臣在地方巡查時見過,有些小國使臣回去後,竟拿著我朝賞賜的綢緞去跟其他交易,換兵器!這等‘誠意’,難道還要我們掏心掏肺地厚待?”

這話一出,殿內頓時靜了。

朱元璋手指在龍椅扶手上慢慢摩挲著,半晌才開口:“牛達說得有道理。大方不是濫賞,體麵也不是傻氣。傳旨下去,往後外邦朝貢,回賞之物,按其貢品價值的八成來定,既不失我朝氣度,也讓他們知進退、懂分寸。”

牛達躬身領旨:“陛下聖明!”

階下群臣齊齊附和,聲音裡少了幾分先前的猶疑。

那翰林學士堆裡,有個白須垂胸的大儒,聽聞牛達言語,當即撚須開口:“牛大人此言差矣!我大明坐擁四海,威加八方,本是天朝上國氣象。來使遠來朝貢,誠意拳拳,我朝回賞之物,若顯半分吝嗇,豈不墜了國威、寒了遠人之心?”

說罷,他引經據典,先是道“《禮記》有雲:‘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我朝承三代之禮,續孔孟之道,豈能廢了這往來規矩?”

又言“夫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這安遠人之道,非獨在威,更在恩義。

些許賞賜,看似耗了府庫,實則播了仁德,使四夷皆知我大明寬厚,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策啊!”

一番話說得引經據典,句句不離儒家要義,直教旁側官員頻頻點頭。

牛達聽了,眉頭一挑,不緊不慢地反問:“先生這話聽著在理,可在下卻有一問——我大明朝庫房裡的賞賜之物,哪一樣不是天下百姓麵朝黃土背朝天,一滴汗摔八瓣換來的賦稅?”

他聲音陡然提了幾分,目光掃過眾人:“先生意思是,要將我大明百姓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就這麼大大方方送與外邦?憑什麼要用我子民的膏血,去填他國的臉麵?這等事,怕是於民心不合,於情理不通吧!”

一番話擲地有聲,帶著幾分糙理,卻直戳要害,讓方才還點頭稱是的官員們都斂了神色,一時無人接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大儒聞言,臉色微沉,卻隻當沒聽見“百姓”二字,依舊撚著胡須朗聲道:“牛大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春秋》有雲:‘王者無外,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外邦亦是天子赤子,施恩於彼,正合‘仁覆天下’之道。”

他頓了頓,又道:“夫子周遊列國,未嘗因其邦小而輕之,隻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我大明若能以厚賞示德,使外邦感佩歸化,天下歸心,此乃萬世之功。計較些許財貨,反失了大國氣度,豈不聞‘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一番話依舊咬著儒家典籍不放,繞來繞去總在“王道”“仁德”裡打轉,百姓的血汗仿佛成了不必提及的細枝末節,聽得旁邊幾個出身寒門的官員暗自皺眉。

牛達聽得那大儒隻談虛理,全然回避百姓疾苦,胸中火氣直往上湧,當下提高了嗓門:“先生滿口王道仁德,卻不知這天下百姓才是我大明的根本,是陛下最該看重的臉麵!我等食君之祿,當為百姓計,怎能拿著他們的血汗去填那些外邦的欲壑,慷他人之慨來博所謂的‘萬國來朝’虛名?”

他向前半步,目光如炬:“我大明兵強馬壯,法度嚴明,他們來朝貢,本就是畏我天威、慕我聖德,這本是自然之理。既是朝貢,便有上下之分,他們是下位來朝,自當有下位者的恭謹態度。

我朝隻需按禮相待,何必反倒降尊紆貴去逢迎?若一味厚賞縱容,反倒顯得我大明缺了底氣,豈有此理!”

話落,滿室寂靜,連那大儒也被這通直白的道理堵得一時語塞,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上司白天凶神惡煞,夜裡跪地喊寶寶 慘死生子夜,重生嫡女屠儘侯府 重生成死對頭的婢女後 鎮獄司:我靠刑具斬天驕 打工三十年,我攜百萬資產回九零 天理協議 穿越後我替潘金蓮渡餘生 冰鳳覺醒之穿越全職法師 厲總,夫人說今天要拆你公司 我們一起闖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