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陳大郎要掙錢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2章 陳大郎要掙錢

第2章 陳大郎要掙錢(1 / 1)

風雲初起

在開德府,知州衙門前的那對石獅子,剛剛經受過春雨的洗禮。雨滴順著石獅子威嚴的身軀緩緩滑落,仿佛給它們披上了一層晶瑩的薄紗。簷角的鐵馬,在微風的輕撫下,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咚聲,這聲音在靜謐的氛圍中悠悠回蕩,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此刻,陳太初正置身於衙門的正堂之中,內心卻如波濤翻湧。他手中緊捏著一隻青瓷茶盞,那茶盞質地細膩,色澤溫潤,可他全然無心欣賞。緊張的情緒讓他手心沁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順著指縫緩緩滑落,打濕了茶盞的邊緣。

正堂之上,高懸著“明鏡高懸”的匾額,在微弱的光線中散發著莊嚴肅穆的氣息。知州趙明誠,身著一襲素淨的長袍,正專注地撫著案上那本《金石錄》的手稿。他修長的手指輕輕滑過紙麵,似在與曆史對話。忽然,他抬起頭來,目光透過那副精致的眼鏡,落在陳太初身上,緩緩說道:“陳生這耬車圖譜,倒有幾分墨家遺風。”

陳太初趕忙欠身行禮,脊背微微彎曲,神色恭敬。他抬起頭,目光坦然且誠摯,回應道:“學生愚見,農事乃國之根本。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唯有農事興旺,國家方能昌盛繁榮。昔年範文正公在鄱陽造龍骨水車,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灌溉難題,百姓無不感恩戴德。學生不過是效仿先賢,希望能為農事發展儘一份綿薄之力。”說話間,他不經意間瞥見屏風後閃過一抹緋色官袍,心中暗自揣測,那定是河北西路節度使的服色,一絲不安悄然爬上心頭。

“好個國本!”伴隨著一聲洪亮的嗓音,後堂走出一位虯髯武官。此人身材魁梧,氣勢不凡,腰間的玉帶扣上竟雕著契丹樣式的狼頭,栩栩如生,透著一股野性與霸氣。正是節度使王稟。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案前,將手中的鐵犁構件重重地往案上一拍,隻聽“砰”的一聲巨響,震得桌上的硯台都高高跳起半寸有餘,隨後“哐當”一聲落下,在寂靜的堂中顯得格外刺耳。王稟麵色凝重,神色嚴峻地說道:“這耕具若被用在白溝河以北,遼人屯田效率可憑空增加三成。一旦遼人借此壯大,我大宋邊境恐將禍事臨頭。”

趙知州神色依舊平靜如水,他不緊不緩地端起桌上的建茶,輕輕抿了一口,那茶香四溢,卻無法衝淡這緊張壓抑的氣氛。他輕輕放下茶盞,指尖緩緩劃過圖紙上標注的“熟鐵淬火法”,目光深邃地看向王稟,說道:“王帥可知此物最為精妙之處?這般鍛造術,恰恰與軍器所新製神臂弩的冷鍛法相互克製。若是不慎落入敵手,後果將不堪設想。”

陳太初聽聞此言,隻感覺後背一陣發涼,仿佛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上心頭。他這才如夢初醒,驚覺自己一心為改善農事而改良的農具,竟無意間暗合了軍用技術,這可如何是好?心中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正待開口竭力解釋,忽見趙知州從袖中悠然抽出一卷花箋。趙知州展開花箋,竟是一首《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此等佳句,當浮一大白!”陳太初先是微微一愣,這首詞是自己借用老辛的上半闕,不知怎麼就跑到知府衙門離了,但是現在情況緊急,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猛地拍案而起,聲音雖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卻依然堅定地接誦下闋:“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心裡默念道“老辛莫怪,你肯定可以寫出更好的。”可此刻他也無暇細想。隻見趙知州眼中精光驟然乍現,竟不由自主地跟著打起了節拍,沉浸在這美妙的詩詞意境之中。

就在這時,屏風後突然傳來一陣環佩叮當之聲,清脆悅耳,如同天籟之音。緊接著,身著藕荷色褙子的李清照款步而出。她身姿婀娜,氣質高雅,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手中正拿著一幅《西嶽華山碑》拓本,朱唇輕啟,聲音溫婉動聽:“夫君且看,妾身新得的《西嶽華山碑》拓本……”話到半途,她忽地頓住,目光灼灼地盯著陳太初,眼中滿是驚訝與好奇:“方才那‘平岡細草鳴黃犢’之句,可是公子新作?”

三日後,春光明媚,日頭高懸。陳太初抱著五十兩官銀,緩緩走出府衙。陽光灑落在他身上,暖融融的,卻未能驅散他心中那一絲隱隱的憂慮。街角的殘雪在陽光的照耀下,正漸漸融化,雪水順著石板路的縫隙緩緩流淌。守門的老衙役看到陳太初,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他擠眉弄眼,一臉神秘地湊過來:“小官人好手段,那日節度使可是氣得暴跳如雷,非要拿你問罪不可。多虧了夫人,一首《聲聲慢》,婉轉淒切,動人心弦,硬是把節度使給勸住了。夫人說,人才難得,不應因一時疏忽而埋沒。”說著,老衙役往陳太初懷裡塞了包蜜煎雕花,笑著說道:“這是趙夫人特意囑咐給您的,說是感謝公子的妙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太初心中滿是感激,微微頷首,輕聲道謝,聲音中帶著幾分疲憊與感激。他抱著銀子,轉過鼓樓街。遠遠望去,卻見鐵匠王二和木匠張駝子正蹲在街邊的茶攤前啃著炊餅。兩人衣衫有些破舊,滿是灰塵,模樣頗為狼狽。他們一見到陳太初過來,立刻齊刷刷地站起身,畢恭畢敬地作揖行禮,臉上帶著愧疚之色。張駝子從懷裡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個桐木盒,遞到陳太初麵前,說道:“陳官人莫怪,那日官差氣勢洶洶地來索要圖樣,我們實在是拗不過……這是用您賞的錢打造的玩意兒。”陳太初接過桐木盒,輕輕掀開,竟是一具精鋼所製的遊標卡尺。那遊標卡尺製作工藝精湛絕倫,刻度細若發絲,每一道刻度都仿佛凝聚著工匠的心血與智慧。

“州府要把圖紙送到軍器所去,老漢我偷偷留了一套模子。”王二壓低聲音,神色有些緊張,左右張望了一番,確保無人偷聽,才接著說道,“南門瓦子的胡商聽聞了風聲,出價三百貫要買水碓圖,您看……”話還沒說完,陳太初突然瞥見巷口閃過一個契丹人的貂帽。那貂帽在陽光下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心中暗叫不好,一種本能的警覺湧上心頭。他急忙伸手,拽著王二和張駝子,三步並作兩步,匆忙鑽進了臨河的酒肆。

三人上了二樓,選了一間臨窗的雅間。陳太初快步走到窗邊,先謹慎地觀察了一番樓下的動靜,確定無人跟蹤後,才稍稍鬆了口氣。他轉身來到桌前,蘸著酒水在桌上畫了一個齒輪,神情嚴肅且專注。他看向王二和張駝子,認真地問道:“二位可知何為‘標準化生產’?”兩人一臉茫然,麵麵相覷,紛紛搖頭。陳太初見狀,從懷中摸出那具遊標卡尺,一邊比劃一邊解釋:“若將犁鏵榫頭的尺寸統一成七分三厘,如此一來,農戶們在十裡八鄉,都能夠隨意更換配件。這樣不僅極大地方便了百姓使用,更能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咱們的生意,自然也能做得愈發興旺。”王二和張駝子聽著,眼中漸漸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不住地點頭。

不知不覺間,暮色漸濃,如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覆蓋了大地。汴河上,傳來榷場關閉的鼓聲。那鼓聲沉悶而悠長,一聲接著一聲,仿佛在為這一天畫上句號。陳太初坐在窗邊,望著窗外的漕船,眼神有些迷離。酒意上湧,他的腦袋有些昏沉。忽然,他瞧見一艘漕船的船頭,立著一個戴帷帽的女子。那女子身姿曼妙,羅裙隨風輕輕飄動,下露出的鹿皮靴隱隱透著一股英氣——那分明是前日在節度使府見過的裝扮。這女子究竟是誰?又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無數疑問在陳太初的心中盤旋,如同亂麻般糾結。他微微眯起雙眼,試圖從那模糊的身影中尋找答案……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妖女哪裡逃 寶可夢:從大嘴娃開始 神煌 重生後我靠空間門玩遍世界 守寡後,我逼瘋了滿朝文武去種田 長生贅仙:我在修真界開枝 侯府棄子的仵作手冊 獄魂殤 狀元郎的掌上嬌 鬥羅:武魂殿聖女,武魂岩王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