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七夕,也有男人的事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4章 七夕,也有男人的事

第4章 七夕,也有男人的事(1 / 1)

七月初七,晨霧如輕紗般籠罩著汴河碼頭,給這個平日裡熱鬨非凡的地方增添了幾分朦朧的神秘感。陳太初蹲在碼頭邊,眼睛緊緊盯著碼放整齊的糖包,嘴裡默默數著數。

一旁,漁夫家的大郎正一趟趟地往漕船上扛貨,他那粗麻衫下鼓起的腱子肉,隨著他有力的動作,仿佛隨時都會撐破衣衫。路過的娘子們瞧見,忍不住竊竊私語,掩麵輕笑:“喲,你瞧這憨大郎,可不就像那廟裡的金剛力士嘛!”

“陳官人!”大郎扛完一趟貨,抹了抹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滿臉憨厚地湊到陳太初跟前。他手裡攥著個用五色絲纏得五彩斑斕的摩睺羅,遞到陳太初麵前,笑著說:“陳官人,昨夜阿娘在瓜棚下聽得蛛網乞巧,就給您求了這個彩頭。”

陳太初接過摩睺羅,隻見那泥娃娃製作得頗為精巧,額間點著一抹鮮豔的朱砂,懷裡還抱著個模樣像糖葫蘆的物件,仔細一看,竟是一根微型糖杵。陳太初忍不住笑道:“大郎,你阿娘可真是有心了。”

正待發笑,陳太初不經意間抬眼,瞧見河麵悠悠飄來一艘紮滿彩綢的官船。船頭筆直地立著三個頭戴交腳襆頭的遼商,當中那個蓄著山羊須的,腰間蹀躞帶上明晃晃地彆著一塊銀牌,上麵刻著的分明是契丹文。

陳太初心中一緊,低聲對大郎說:“大郎,情況不對。快把‘曹家正店’的幌子掛起來,就說今日白糖每人限購三兩。”

說著,他又分明看見遼商身後跟著個漢人模樣的老者,那老者拇指上戴著一枚翡翠扳指,質地溫潤,雕工精細,分明是汴京潘樓街老玉匠徐三的手藝。陳太初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這些遼商究竟打的什麼主意,怎麼還帶著個漢人,而且看樣子還非富即貴……”

知州衙門的七夕宴,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於藕花榭熱鬨開場。藕花榭四周,荷香陣陣,粉色的荷花在月光下宛如嬌羞的少女,輕輕搖曳。李清照手持銀剪,正專注地絞著五色綢,準備為這七夕宴增添幾分節日的氛圍。忽聽得廊下傳來一陣激烈的爭執聲,她微微皺眉,停下手中動作。

趙明誠手裡舉著一方新得的漢瓦當,正與遼國副使耶律德爭得麵紅耳赤。趙明誠神色嚴肅,語氣堅定地說道:“貴使說這‘長樂未央’瓦是契丹舊物,可有金石為證?這漢瓦當,從材質、紋飾到銘文,皆具大漢風格,怎能隨意被說成是契丹舊物?”

耶律德也漲紅了臉,不甘示弱地反駁道:“趙大人,這瓦當出土之地,臨近我大遼邊境,怎就不能是我契丹舊物?再者,我契丹曆史悠久,文化交融,又怎知這不是早年流入漢地之物?”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諸位且看此物。”陳太初拎著鎏金糖罐,不疾不徐地踏月而來。他將糖罐輕輕放在桌上,罐身赫然鑲著一塊帶銘文的青銅殘片,陳太初一臉鎮定,信口胡謅道:“此乃家傳周鼎碎片,上刻‘飴蜜和羹’四字。這足以證明,我大宋製糖曆史悠久,工藝精湛。這白糖,更是凝聚了我大宋無數能工巧匠的心血。”說著,他用餘光瞥見耶律德喉結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那遼使盯著白糖的眼神,活像餓狼見著了肥羊,滿是貪婪與渴望。

宴至中宵,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太初心中惦記著糖坊的情況,借口更衣,悄悄溜到後廚。後廚裡,柴垛後突然傳來一陣窸窣響動。陳太初心中警覺,輕手輕腳地靠近。隻見大郎正死死地按著一個遼商護衛,那護衛手裡還緊緊攥著一塊糖坊的濾布。大郎甕聲甕氣地說道:“灑家剛才就瞧見這廝在糖甕邊鬼鬼祟祟地打轉,形跡十分可疑,就跟了過來。沒想到,他果然不懷好意。”說著,大郎從護衛的靴筒裡摸出一把帶血槽的匕首,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

陳太初眉頭緊皺,盯著那護衛,嚴肅地問道:“你究竟是什麼人?為何要偷糖坊的濾布?是不是想竊取製糖之法?”那護衛緊閉著嘴,一臉倔強,一聲不吭。陳太初心中明白,從他嘴裡怕是問不出什麼,便對大郎說:“大郎,先把他看緊了,等明日交給趙大人處置。”

子時的更鼓,如同一記重錘,驚飛了池畔棲息的喜鵲。陳太初捧著李清照親題的“雪魄糖”匾額,緩緩走出府門。此時,夜已深,月色如水。他不經意間抬頭,望見南門城頭飄起一盞孔明燈。燈上畫著古怪的符咒,他湊近細看,竟是倒寫的契丹小字。陳太初心中猛地一震,忽然想起後世讀過的《遼史》——天祚帝年間,遼人慣用燈語傳遞軍情。他心中暗叫不好:“難道遼人有什麼軍事行動?這和白砂糖又有什麼關聯?看來此事絕不簡單……”陳太初望著那盞漸行漸遠的孔明燈,陷入了沉思,一種隱隱的擔憂湧上心頭。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他該如何應對這複雜的局麵?這一切,都如同這茫茫夜色中的謎團,等待著他去解開……

陳太初深知遼商密語破解的緊迫性,這密語背後所隱藏的,或許是關乎大宋安危的重大機密。他將密信置於桌上,燈光昏黃,那密密麻麻的奇怪符號與扭曲文字仿佛一群張牙舞爪的怪物,正試圖將真相深深掩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太初眉頭緊鎖,目光如炬,死死盯著密信,試圖從這些看似毫無規律的字符中找出一絲破綻。他先是從契丹文字的語法結構入手,憑借著平日積累的學識,在紙上羅列著各種可能的解讀方向。然而,進展卻異常緩慢,每一次嘗試都如撞在南牆上,碰得頭破血流。

“這些遼商心思縝密,定不會用尋常的加密方式。”陳太初喃喃自語,揉了揉因長時間專注而酸痛的眼睛。他意識到,常規的破解手段難以奏效,必須另辟蹊徑。

回想起與遼商接觸的點點滴滴,陳太初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遼商在談論白糖交易時,曾不經意間提及一些他們過往的貿易路線,那些路線多與北方草原上的部落有關。陳太初猜測,這密語或許與草原部落的某種暗語有關聯。

他立刻起身,翻找出家中所有關於北方草原部落文化的書籍,一本本仔細翻閱,尋找其中可能與密語相關的線索。書頁在他的指尖飛速翻動,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終於,在一本記載著草原部落古老傳說的古籍中,陳太初發現了一些端倪。書中提到,某些部落會用特殊的圖騰來代表不同的地點與事件,而這些圖騰的形態與密信上的部分符號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陳太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順著這個思路深入研究。他將密信上疑似圖騰符號的部分逐一標記出來,然後根據古籍中的記載,嘗試著解讀其含義。然而,這僅僅是第一步,解讀出的幾個符號隻能拚湊出隻言片語,距離完整的密語解讀還差得很遠。

此時的陳太初,已經疲憊不堪,但他心中的信念支撐著他繼續前行。他反複審視那些已經解讀出的符號,試圖從中找出規律,進而推導出其他符號的含義。

“如果這個符號代表‘營地’,那麼與之相鄰的幾個符號會不會代表營地的方位或者規模呢?”陳太初一邊思索,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他不斷嘗試著各種排列組合,對每一種可能性都進行深入分析。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重新嘗試,陳太初終於發現,密信中的符號似乎遵循著一種特定的循環規律,每間隔幾個字符,就會出現一個關鍵的“引導符號”,這些引導符號能夠幫助確定後續字符的解讀方向。

順著這個規律,陳太初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破解的速度逐漸加快。隨著越來越多的符號被成功解讀,密信上的內容逐漸清晰起來,邊境屯糧點的位置、屯糧數量以及遼商們與外部勢力勾結的計劃逐漸浮出水麵。

陳太初看著眼前完整解讀出的密信內容,泄氣一般的笑了笑,這遼國也是氣數進了,藏頭露尾傳遞信息,竟然為了說,白糖不多且價格貴!!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 中醫嬌妻颯爆了,七零大佬追著寵 雷霆掃黑:光雲守護 腹黑係統和他的寶貝主人 偏門之王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