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嶽飛接著畫出代表新附的區域,麵積明顯比老營大出許多,顯示出這股勢力數量上的優勢。
“其三,便是脅從。這三萬多百姓,被迫在頸係上紅布作為標記,白天還要像往常一樣種田維持生計,到了夜晚便被脅迫著參與匪事。”
嶽飛畫出代表脅從的區域,其範圍最大,將其他兩個區域都涵蓋其中,足見這股勢力的複雜性。
“最難便是這紅布軍!”趙虎憤怒地拍案而起,滿臉的憤懣,“上月在莘縣,末將親眼見他們清晨還看似無害地給官軍送菜,可一到入夜,就對著城牆發射火箭,實在可惡至極!”
陳太初微微點頭,忽然掰開一塊糖,看著那斷裂的糖塊,緩緩說道:“諸君可見這冰糖?外裹著晶瑩的糖霜,看似美好,內中卻藏著砂礫。賈進就是借仁義之名,裹著這看似無害的糖霜,實則內裡藏毒,裹挾百姓為其所用的毒糖。”
陳太初深知,要平定這股匪患,必須要針對這三種不同的勢力,製定不同的策略。
對於老營的亡命之徒,需用奇謀,以精銳之師,攻其不備;對於新附的流民,要恩威並施,瓦解他們的鬥誌,儘量減少傷亡;
而對於脅從的百姓,則要想辦法讓他們脫離叛軍的控製,讓他們看到官軍是在解救他們,而非與他們為敵。
政和七年七月二十三日陳太初接到緊急調令,要鎮壓河北東路農民起義。
政和七年八月初三,河北東路的軍帳內,氣氛凝重而熱烈。陳太初神色專注地將竹籌一根根分插在沙盤之上,糖霜精準地標出賈進匪部的三處據點。
案頭攤著的是密探費儘周折謄抄而來的《討宋檄》,檄文的邊角還沾著糖渣,這可是從流民身上搜出的“入夥信物”,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匪患的囂張。
“咱們目前現有的戰力情況是這樣的。”參軍趙虎一邊敲著算盤,一邊有條不紊地彙報,“精訓廂軍兩千人,其中身著瘊子甲的有八百人;新編流民廂軍五千人,但身著皮甲的僅占三成。
對外咱們號稱八千兵力,然而實際上真正具備戰鬥能力的,不過三千人而已。”
張猛嘴裡嚼著薄荷糖球,嘟囔道:“那些流民拿鋤頭的架勢,看著倒像掄狼牙棒,也不知實戰中能咋樣。”
“要的就是這唬人的架勢。”陳太初說著,掰開一塊糖塊,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傳令下去:流民廂軍每百人豎起兩麵‘陳’字旗,到了夜間,再額外紮些草人穿上皮甲。賈進安插的探子,可沒那本事數清人頭,如此一來,便能營造出咱們兵力雄厚的假象。”
二、軍器配給
為了充分發揮現有兵力的優勢,陳太初對軍器進行了精心配給。
甲等戰兵800人)
裝備:他們配備的是新式弧背太刀,此刀乃是仿照倭刀改製而成,刃長三尺三,鋒利無比,在近戰中可發揮巨大威力。
還有三矢連發手弩,射程可達百步之遙,並配有三壺駑箭。駑箭在射中目標後,不規則箭頭附其上,增加殺傷力與阻礙效果。
身上穿著的是鐵鷂營冷鍛瘊子甲,胸甲處巧妙地鑲嵌著磁石,能夠有效防禦流矢的襲擊。
領將:由嶽飛親自率領五百精騎,張猛則統領三百重步,這兩人皆是能征善戰之輩,定能帶領甲等戰兵衝鋒陷陣。
乙等輔兵1200人)
裝備:手持複合長槍,此槍以白蠟杆裹竹片製成,槍頭帶有倒鉤,既能刺殺,又能鉤拉敵人。配備改進版神臂弩,射程六十步,搭配普通鐵箭,在中距離上給予敵人打擊。身著鑲鐵皮甲,在要害部位還綴有鐵片牛皮,增強防護能力的同時,牛皮在戰時或許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領將:趙虎統領八百弓弩手,憑借其精準的箭術與出色的指揮能力,定能在戰場上發揮弓弩的最大威力;王鐵牛則管轄四百工兵,負責戰時的工程作業與後勤保障。
丙等流民兵5000人)
裝備:配備製式樸刀,刀背特意刻有糖坊印記,如此戰後他們便可憑借此刀換取糧食,這無疑是對戰利品的一種合理利用,也能激勵流民兵的戰鬥熱情。手持包鐵木盾,盾牌上繪製著雷糖罐圖樣,以此迷惑敵人,讓對方摸不清虛實。還有特製號角,吹響時能夠釋放攙糖狼煙,顏色暗黃,在百步之內可視,可用於傳遞信號或擾亂敵人視線。
領將:這五千流民兵分為五營,分彆由陳德勝、陳華啟以及原廂軍的三個指揮使統領,確保指揮的高效與協調。
針對賈進匪部的據點分布與特點,陳太初進行了軍事行動預案。
“趙虎,你帶領乙等兵五百,再加上兩千流民兵,扮成運糧隊伍。”陳太初說
“車上堆滿麥芽糖包,而底層則暗藏雷糖火藥。一旦賈進派兵前來劫糧,便引爆炸藥,炸他個人仰馬翻!”
此計利用敵人對糧食的渴望,設下陷阱,可謂是抓住了匪軍的命脈。
“張猛,你率領甲等重步三百人,夜間行事。”
“嶽將軍,你帶領鐵鷂營五百人,攜帶二十架火龍出水箭。”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