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緊急調令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76章 緊急調令

第76章 緊急調令(1 / 2)

宣和元年,河北西路高托山起義,朝廷的稅收越來越多,蝗災乾旱持續,讓本來就孱弱的宋朝加速朝著滅亡而去。

高托山為起義領袖,史載其“聚眾數萬”,自稱“高天王”,部眾多為流民、潰兵。

起義軍以遊擊戰術劫掠官府糧倉,開倉濟貧,吸納饑民,迅速壯大。

宣和初年,高托山率部進入京東東路,與當地小股義軍張仙聯合,號稱“三十萬”。

樞密院的八百裡加急公文如同一道驚雷,疾馳至大名府。

彼時,陳太初正全神貫注地校閱新編火銃隊。

隊員們手持嶄新的火銃,在烈日下整齊排列,精氣神十足。

那鎏金漆盒的鎖頭上,還沾染著雄州驛馬一路疾馳留下的汗沫,可見這公文傳遞之緊急。

陳太初打開漆盒,展開黃綾聖旨,徽宗那筆鋒犀利的瘦金體在盛夏驕陽的照耀下,泛著冰冷的光澤:

“奉天承運,製曰:河北西路高托山竟敢僭號‘安民天王’,勢力猖獗,連破保州、真定、河間三府,致使七州二十三縣民生糜爛,百姓苦不堪言。

今著河北東路安撫副使陳太初,總製河北東西兩路廂軍以及義勇鄉兵,特許你便宜行事,限你在三個月內務必蕩平這股寇亂。

待成功破賊之後,需留駐當地,重整防務。

所過州縣的錢糧器械,皆可由你按需調撥。欽此。”

嶽飛聽聞,趕忙恭敬地捧來河北西路輿圖。

隻見圖上,血漬般的朱砂圈已密密麻麻地覆滿燕南地界,宛如一片慘烈的戰場在眼前鋪開。

趙虎則在一旁念起軍報:“六月十八,賊首高托山攻破保州,殘忍殺害轉運使劉豫,並開倉放糧,一時間聚眾竟達十萬之眾;

七月初一,真定廂軍發生嘩變,紛紛投靠賊寇,武庫中的三百具神臂弩也儘皆落入賊人之手……”

“並非廂軍真心投賊。”陳太初神色凝重,用火鉗挑開爐膛,從中取出一塊燒得變形的銅牌,這正是真定潰兵帶來的腰牌。

他指向輿圖滹沱河畔的墨漬,緩緩說道:“是官軍們饑餓難耐,才先下手屠了知州府。

還有這河間府水師營的戰船,饑民們竟將其拆了當柴燒,水卒們更是把都監綁了去祭河神,可見百姓已困苦到何種地步。”

此時,在垂拱殿內,冰鑒融化的水聲潺潺。

童貫正滿臉怒容地將江南戰報重重摔在禦案之上,大聲說道:“方臘賊寇如今已占據六州五十二縣,禁軍每日耗費的錢糧高達三十萬貫!

若再應允陳太初總攬河北兵權……”說著,他刻意翻開《河北輿圖》,保州那如血漬般的朱砂圈,瞬間刺痛了徽宗的雙眼。

蔡京見狀,適時出列,拱手說道:“老臣昨夜夜觀天象,發現紫微垣晦暗不明。

陳太初以火器立威,這恰好應了熒惑守心之兆,恐怕於社稷不利啊……”

三日後,樞密院發往河北的批紅聖旨上,多了一道附注:“著西京留守司分兵兩萬協剿,一應戰報需經監軍核查。”

而那監軍,正是童貫的義子童師閔。

此刻,童師閔還在江南忙著搶奪方臘軍的珠寶車,對這邊的戰事全然不顧。

“好個‘不必奏聞’!”趙虎憤怒地撕開聖旨夾層,抖出半張樞密院密令,“凡斬賊首級,都需經監軍驗明正身。

這分明是童貫在故意刁難!”

陳太初冷笑一聲,將密令狠狠擲入鍛鐵爐中。

看著火舌迅速吞沒“童師閔”的署名,他目光堅定,已然在沙盤上插下三麵令旗,開始部署作戰計劃:

北線:陳太初命趙虎掌控永濟渠。漕船的夾層用來運輸火藥,而麵層則堆滿“忠義糧”——那是摻了觀音土的粟米,專門用以引誘流民。

他深知流民為饑餓所迫,定會為糧而來,屆時便可順勢而動。

中線:嶽飛率領新編的“靖北五營”,沿著滹沱河穩步推進。士兵們手持耬車型盾牌,看似普通的盾牌卻暗藏玄機,裡麵藏著火銃。

如此一來,既能在推進過程中有效防禦,又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

南線:張猛帶領鹽幫子弟,巧妙地混入流民軍。

他們將糖膠炸藥包裹在《分田令》之中,試圖從內部瓦解敵人。

《分田令》對於那些渴望土地的流民來說,極具吸引力,一旦他們打開,糖膠炸藥便會發揮作用,同時也能借此傳播分田的理念,分化流民軍的勢力。

“童貫既然非要塞個監軍來……”陳太初說著,突然用力劈斷令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那就讓這位童大人好好去驗驗這‘忠義糧’!我倒要看看,他能翻出什麼花樣。”

現在起義軍的主力是流動的,對於現在傳訊不發達的宋朝,得到信息是主要的。


最新小说: 萌妻來襲!冰山先生你彆跑 男友雇京圈太子親我,怎麼後悔了 星穹鐵道:被稱為活體奇物這件事 改命來財 資本家大小姐家屬院帶崽,京少天天哄 預知未來的我,心聲被竊聽了 一路行之神傳 速通武林,拳鎮諸天! 賭癡開天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自請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