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朝廷的邸報,現在高托山已經攻克真定府。
現在陳太初需要根據起義軍的特點進行布置自己的戰術。
宣和元年是的,老東家徽宗皇帝的年號,一年兩變)春天,高托山布還在河東路,現在就到了河北西路,而且還有廂軍加入,這就不能讓陳太初輕鬆拿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軍開拔,最重要的就是糧草,真定府的糧倉估計不會有剩餘的糧食了,在隊伍到達磁州時,陳太初安排人將麵粉炒熟,裡麵加上油跟鹽巴,做成急行軍的口糧,每人要七天的量
陳太初作為河北東路安撫副使,身處總製層,肩負著統籌全局的重任。
他身旁的參謀團都是自己人,柳德柱負責總攬錢糧,每一筆軍餉、每一粒糧草的去向都在他的精準掌控之中,為軍隊的運轉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染墨擔任機要文書,所有機密情報、軍令傳達都經他之手,確保信息的準確與隱秘;
軍級層麵,各軍將領各司其職。
嶽飛身為前軍兵馬鈐轄,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果敢的作戰風格,擔任先鋒之職,率領靖北五營中的天樞營,肩負著火器主攻的重任,其麾下士兵配備單兵火銃和耬車盾,在戰場上如同一把銳利的尖刀,直插敵人心臟。
左軍都監陳德勝,帶領天權營負責側翼包抄。
他麾下的輕騎兵與複合弩的組合,機動性強且攻擊力高,能夠在戰場上迅速迂回到敵人側翼,給予致命一擊。
右軍都虞候張猛,所率天璿營擅長奇襲破襲。
他們配備陶殼手雷和攀城鉤,行動敏捷,如同鬼魅一般,總能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給敵人帶來巨大的混亂與打擊。
中軍的趙虎,不僅擔任轉運判官,還兼任軍械監丞。
他領導的天璣營負責工事輜重,旋風戰車與地火雷是他們的得力武器,在戰場上為大軍構築起堅固的防線,同時也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敵人強大的火力壓製。
後軍的陳華啟,身兼提點刑獄和軍法官兩職,率領玉衡營負責戰場管控。
營中的獬豸旗不僅是軍法的象征,更是維持戰場秩序、執行軍法刑具的重要標識,確保軍隊在激烈的戰鬥中始終保持嚴明的紀律。
特殊部隊的組建更是陳太初軍事創新的一大亮點。
神機營的800人,由火銃手、炮手和火藥調配師組成,他們是戰場上的火力核心,熟練操作各種火器,為大軍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天工營的600名戰車組裝匠和軍械維修匠,如同軍隊的幕後英雄,確保各種戰車、軍械時刻處於最佳狀態,為戰鬥的順利進行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海事營的400人,包括滄瀾號船員和航海匠,他們掌握著先進的航海技術,駕駛著滄瀾號等船隻,在水上作戰以及物資運輸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後勤方麵,一係列的創新舉措也極大地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
齒輪傳令係統,通過改良水輪車驅動旗語機,讓十裡內的軍令傳遞速度提升了三倍,確保了指揮的高效與及時。
模塊化運輸的推行,糧草分裝在標準木箱中,這些木箱尺寸統一,長三尺、寬二尺、高一尺,不僅便於運輸和儲存,還能在關鍵時刻快速拚裝為浮橋或拒馬,為軍隊的機動性和防禦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戰地醫院的設立更是體現了對士兵生命的重視,采用“三沸消毒法”,醫護隊配備糖膠止血帶和大蒜酒精,大大提高了傷員的救治成功率,讓士兵們在戰場上有了更多的生存保障。
在這一係列完善的軍製與準備之下,陳太初的軍隊士氣高昂,信心滿滿地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然而,高托山的流民軍也並非毫無防備,他們在韓家塢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蓄勢待發。
滹沱河畔的蘆葦蕩,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浪。
蘆葦蕩裡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氣息,混合著泥土的腥味。
嶽飛靜靜地伏在泥濘之中,雙眼緊緊盯著對岸流民軍升起的炊煙,那嫋嫋青煙在天空中緩緩升騰,仿佛是一種無聲的信號,卻又隱藏著無儘的秘密。
嶽飛,這位剛剛榮任靖北軍先鋒都指揮使的將領,身上的鎧甲在蘆葦的掩映下閃爍著微光。
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在這威風凜凜的鎧甲之下,他還穿著開德府鄉勇的褐布短打。
三日前,嶽飛帶領著斥候營,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渡過了滹沱河。
他們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這片混亂的區域,小心翼翼地搜集著情報。
經過這幾日的艱苦探查,終於摸清了高托山主力的藏匿之處——保州城西二十裡的韓家塢。
韓家塢,這個原本是朝廷屯馬的草場,地勢開闊且水草豐茂。
然而,如今卻已麵目全非,成為了流民軍的糧倉。
嶽飛深知,這裡對於高托山的流民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補給之地。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