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杭州新春_宋朝的脊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朝的脊梁 > 第359章 杭州新春

第359章 杭州新春(1 / 1)

天佑二年,春,杭州。

與遼東的苦寒肅殺截然相反,江南的春意早已濃得化不開。西子湖畔,垂柳如煙,繁花似錦,暖風拂過湖麵,帶來濕潤的水汽與若有若無的絲竹管弦之聲。運河之上,舟楫如梭,白帆點點,櫓聲欸乃。碼頭上人聲鼎沸,腳夫們喊著號子,將堆積如山的絲綢、瓷器、茶葉裝載上船,又將來自南洋的香料、珠寶、犀角卸下。街市之間,商鋪鱗次櫛比,旗幡招展,行人摩肩接踵,各種口音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茶葉的清香、糕點的甜膩以及錢幣流通帶來的、一種令人心醉的繁榮氣息。

杭州,這座昔日的“東南第一州”,在經曆了靖康之變的短暫震蕩後,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浙商群體那無與倫比的韌性、勤奮與變通精神,竟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恢複著元氣,甚至比以往更加繁華鼎盛。

然而,在這片看似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景之下,卻潛藏著不容於朝廷法度的暗流。此前因朝廷嚴苛海禁、市舶司效率低下且貪腐橫行,無數渴望逐利的海商被迫鋌而走險,走私活動一度猖獗至極,密布於錢塘江口及沿海灣汊的私港,成為了公開的秘密。

康王府,望湖樓。

一座臨湖而建、飛簷鬥拱的精致樓閣內,康王趙構憑欄遠眺。他一身湖綢常服,麵容清臒,目光沉靜,手指無意識地輕叩著朱漆欄杆,望著窗外那片喧囂而充滿活力的城市與湖光山色。

一名身著青色官袍、作幕僚打扮的中年文士垂手立於其身後,低聲稟報著近日“稅務稽查”的進項:“……自去歲王爺頒下鈞旨,以王府名義組建稽查隊,對大小私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許其繳納‘護航清淤捐’後,便可依規出入,各商號響應者雲集。去歲末至今,僅此一項,便得錢三十萬貫,絲帛、香料折價亦有十數萬貫……如今海禁雖開,然市舶司舊弊未除,手續繁瑣,諸多商賈仍願走我等‘康王渠道’,圖個便捷順暢。杭州府庫,因此豐盈不少。”

趙構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難以察覺的笑意。他此舉,看似越權,實則巧妙。打著“維護地方治安”、“疏浚航道”的旗號,行征稅之實,既未公然挑戰朝廷市舶司的權威,又切實掌握了通往財富之海的鑰匙,將原本流失的巨額利潤,納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杭州的商人們也樂見其成——繳納一筆明確的“保護費”,總比被層層盤剝、或提心吊膽地走私要強得多。於是,一種心照不宣的、灰色的秩序,在杭州悄然形成,反而促進了此地商業的畸形繁榮。

作為太上皇徽宗之子、當今官家之弟,趙構的康王府擁有著超然的地位。他雖無直接乾預地方政務之權,卻憑借皇室宗親的身份與巧妙的政治手腕,實際影響著兩浙路尤其是杭州的官員任免。知府、通判乃至市舶使,到任之初,無不先至康王府拜碼頭。他麾下兩千王府護衛,皆是從北地流亡而來的百戰精銳,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人數恰好在宗王儀製的上限之內,令人抓不到絲毫把柄。

朝廷,尤其是他的皇兄趙桓,對此並非毫無察覺。然而,趙桓此刻深陷中央朝局的泥潭與對陳太初的複雜情緒中,對江南這片財賦重地,既需依賴,又無力全然掌控。加之趙構與陳太初那若即若離、引人遐想的關係,更讓趙桓投鼠忌器,不敢輕易與這位手握重兵、坐擁財源的弟弟徹底撕破臉皮。一種微妙的平衡與默契,在兄弟二人之間維持著。

樓閣內,檀香嫋嫋。

趙構屏退左右,獨自坐於窗下,手中把玩著一枚溫潤的白玉圭,目光幽深。

皇帝之位……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對他而言,並非沒有誘惑。然而,他心中的“帝王夢”,卻與常人不同。他渴望的,或許是那無上的權柄與尊榮,卻不願承擔那日理萬機、宵衣旰食的沉重義務,更不願如他父兄一般,成為朝堂黨爭的傀儡與天下罵名的背負者。

陳太初的出現及其那套驚世駭俗的《四海論》,尤其是其中關於“君主立憲”、“權力製衡”的構想,如同在他心中投入了一塊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瀾。他起初覺得荒謬,細思之下,卻感到一種冰冷的吸引力。陳太初以其自身經曆向他揭示了一個殘酷而現實的圖景: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責任與風險。皇帝並非可以為所欲為,反而是天下最大的囚徒,被無數雙眼睛盯著,被無數利益集團綁架,稍有不慎,便是身死國滅的下場。

“或許……”趙構心中默想,“如陳太初所言,將繁瑣的政務交由宰相與議會,自己隻牢牢抓住最核心的人事任免與最終的軍權裁決……如同掌握著刀柄,而非事必躬親地去揮舞刀鋒……既能享有至尊的地位與安全保障,又可免於瑣務纏身與直麵黎民百姓的怨懟……這,是否才是一條更‘聰明’的為君之道?”

他的目光掃過案頭一部攤開的《唐書》,停留在“玄宗本紀”篇。唐明皇李隆基,前期勵精圖治,開創開元盛世,堪稱明君典範;後期沉溺享樂,委政奸佞,終釀成安史之亂,盛世崩塌,自身也狼狽退位,晚景淒涼。同一個皇帝,前後反差如此巨大,根源何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構的指尖劃過書頁,心中已有答案:“在於其是否能克製私欲,以國事為重,以民心為念。”前期的玄宗,壓抑了個人享樂的欲望,故而能凝聚人心,締造輝煌;後期的玄宗,放縱了私欲,視天下為私產,故而眾叛親離,國破家亡。得民心與失民心,其結果是雲泥之彆。這活生生的史鑒,無疑佐證了陳太初的理論——皇帝,並非那麼好當的。無限的權力,若無與之匹配的德行與自律,終將是催命符。

此前,當陳忠和“葬身火海”的消息傳來時,趙構曾一度心跳加速。

他以為期盼已久的時機終於到了!陳太初喪子之痛下,必與皇兄趙桓徹底決裂,甚至可能憤而興兵!屆時,中原大亂,他趙構坐擁江南財賦之地,精兵強將,或可憑借宗室身份與相對“開明”的姿態他自認為),被各方勢力推上前台,收拾殘局,從而實現他那“執柄而不勞形”的君王夢!

他立刻派出了多路精乾探子,分彆潛入汴梁與流求,緊張地打探著雙方的動向。

然而,後續的消息卻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心頭的熱火。陳太初並未如預期般暴怒起兵,反而……與趙桓達成了某種詭異的“和解”?朝廷清洗了秦檜,開放了海禁,甚至開始整頓吏治……雖然在他看來仍是換湯不換藥,但畢竟局勢沒有徹底崩壞。

趙構初時倍感失望,仿佛看到唾手可得的機遇從指縫中溜走。但很快,他又冷靜下來,重新審視局麵。陳太初並未返回汴梁,這意味著兄弟二人的“和解”極其脆弱,根基不牢。趙桓的一係列集權動作,更是暴露其色厲內荏、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本質,這必然埋下新的隱患。

“看來……時機還未成熟。”趙構摩挲著玉圭,眼中重新閃爍起冷靜而算計的光芒,“火候不夠。需得等……等他們之間的矛盾再次激化,等皇兄那套‘獨攬乾綱’的把戲再次玩砸,等天下人對汴梁徹底失望……”

他望向窗外那片繁華似錦、卻又暗流湧動的杭州城,嘴角重新浮現出那絲深不可測的笑意。

他,康王趙構,

有的是耐心。

就像一名最高明的獵手,

潛伏在草叢中,

冷靜地等待著…

那最完美的…

出擊時刻。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 中醫嬌妻颯爆了,七零大佬追著寵 雷霆掃黑:光雲守護 腹黑係統和他的寶貝主人 偏門之王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