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正廳。
李山心有餘悸地說道:“父親,賈環果然采取行動了,要不是父親事先有所準備,我們李家也會落得同樣的下場……!”
巡撫府中,賈環端坐上首,下首坐著山東巡撫牟懷善,堂下跪著黃、白等家族的族長。
黃家主麵容扭曲,憤怒地質問寧侯:“你無緣無故抄拿我們,究竟有何理由?若說不出個所以然,哪怕告到皇帝那裡,我也不會善罷甘休!”
其他家主也紛紛投以敵視的目光向賈環。
山東知府站起說道:“寧侯,幾位究竟觸犯了哪條律法,如此大事我們竟毫不知情?”
賈環不予理會,將一疊卷宗擲於黃家主麵前:“自己看清楚你們所犯下的罪行,本侯難道還奈何不了你?”
山東知府受挫後臉色陰沉,拂袖歸座。
黃家主雖不怕賈環,但若不交出糧食,朝廷可能會抄家,這會讓天下人心不安定。
然而當他翻開卷宗,臉色瞬間蒼白。
卷宗詳細記錄了黃家多年來強占民宅、逼死人命的罪行,令人發指,其他幾家亦是如此。
眾家主對望一眼,未料賈環采取了這種手段對付他們,並非針對糧食問題。
黃家主心中恐懼,知道僅這些罪行已足夠抄家問罪。
“寧侯,此事內情我並不知曉,若有真憑實據,黃家絕不會包庇任何人,任憑寧侯處置,絕無異議。"
眾人深知事情嚴重性,儘管家中有子弟在朝為官,但這無法解決眼前困境,急忙附和:“正是,我等絕無袒護之意,請寧侯明察。"
賈環冷眼看著眾人,暗自歎息:耗費這般努力才達成局麵,豈能因幾句空話就輕易放過?
“哼!若非你們庇護,這些人怎會逍遙法外?如今說不知情,到時審訊便見分曉。
來人,將他們押下,待查明案情再論。"
濟南城外八十裡處的青石山,午後時分,一名年輕人急匆匆跑向山中。
青石山藏匿著一處山寨,內有三千餘盜匪,專劫過往商旅勒索財物。
朝廷多次派兵圍剿,卻因匪徒行蹤詭秘而無功而返。
山寨內,聚義廳中一名魁梧大漢正抱著一名年輕女子飲酒作樂。
“報!大當家的,黃家二公子來訪。"小嘍囉通報。
大漢皺眉道:“強兒來這兒做什麼?快請他進來。"
黃強剛踏入大廳,就雙膝跪地泣訴:“二叔,您趕緊救救父親!賈環派人查封了米行,包圍了府邸,父親現在已被關押!”
原來,這位山寨首領正是黃家主的親弟弟黃善。
當年他犯下重罪,被黃家主以巧妙手段救出,安置於此。
本以為事過境遷後能為其另謀生路,卻沒想到黃善竟拉起隊伍占山為王。
後來黃家發現有個這樣的暗線反而有利,便暗中支持他。
黃善聽罷拍桌大怒:“好膽!我要召集人馬殺入濟南城救出兄長,再親手剁了賈環那小子!”
黃強忙勸阻:“二叔,我從密道逃出來時,父親交代讓我轉告您切勿輕舉妄動。
目前濟南城駐紮著三千大軍,還有城衛軍和撫標營,我們毫無勝算。
不過城內情況已有專人向我們通報。"
黃善沉聲說道:“大哥,還有什麼好猶豫的?救出兄長後該怎麼安排?”
他也清楚,若非黃家暗中協助,這些年自己絕不會這般安穩。
黃強答道:“父親說等城中兵力空虛時,二叔回城即可,無需劫獄,直接衝到行轅除掉賈環,那時黃家的危機自然解除。"
“好!就按大哥的意思辦。"
賈環演完戲回驛站,周揚彙報三家抄家所得。
“侯爺,三家抄出的金銀珠寶約五百萬兩,糧米不計其數。
其中十大米行收獲五十萬擔糧食,其餘藏糧地點還需進一步審問。"
賈環點頭稱是,不愧是三大家族,肯定還有隱匿的糧倉。
但賈環並不著急,加上李家和白家的二十萬擔,他已有七十萬擔糧食,足夠救濟濟南城。
再加上官倉的儲備,雖已初具規模,但山東災民仍在增加,賈環的目光不禁投向遠方……
“將抄家所得存入官倉,明日起按每升十文的價格發放糧食,在城外設立六個粥棚賑濟貧民。
同時調回城內駐軍,未經命令不得擅自出營。"
周揚拱手應道:“遵命!”
夜幕降臨,曲阜縣孔府。
“公爺,大事不好!南城傳來消息,咱們四家米行都被賈環查封了,糧食全部用於救濟災民!”
管家驚慌失措地報告道。
孔邵正與兒子們談笑,聞言臉色驟變,怒喝道:"賈環這小子太過放肆,我定要上奏彈劾於他!"
孔言也憤然道:"這賈環實在狂妄,若不給他點教訓,他當我家孔氏好欺負不成?"
父子倆商議如何對付賈環時,殊不知孔家即將麵臨一場巨大危機。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