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實的反擊,比宋庭遠預想的要快得多。
“光明計劃”啟動後的第十天,一條新聞在深夜引爆了全網。
#十五年尋子路終到儘頭,“梨樹”係統助川籍夫婦找到被拐愛子#
新聞裡,那個在火車站走失了十五年的男孩,在廣州的一家電子廠裡被找到了。他早已不記得家鄉的模樣,卻在看到“梨樹”係統修複出的童年照片,以及他父親那張與他極為相似的臉時,失聲痛哭。
電視台的鏡頭下,一家人跨越千山萬水,相擁而泣的畫麵,瞬間擊中了億萬網友最柔軟的內心。
一時間,“晚晴科技”、“梨樹係統”、“光明計劃”,這些名字不再是科技圈的術語,而是和“希望”、“奇跡”、“團圓”這些最溫暖的詞彙,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
成千上萬的感謝信和捐款,從全國各地湧向那個小小的“寶貝回家”網站,也湧向了籍籍無名的晚晴科技。
“我們不要捐款。”林晚在第一時間,以公司的名義發布了公告,“如果大家真的想幫助我們,就把這條新聞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科技,真的可以創造奇跡。”
這條公告,再次為晚晴科技贏得了山呼海嘯般的讚譽。
“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這才是科技向善!”
“淚目了,跟那些隻知道賺錢的公司比,晚晴簡直是一股清流!”
“遠風集團還在打官司嗎?臉還要不要了?”
宋庭遠看著電腦上鋪天蓋地的正麵報道,第一次,感覺到了事情正在脫離他的掌控。他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資本和渠道,在排山倒海的民意麵前,竟然顯得如此無力。他想用資本碾壓對手,對手卻選擇了另一條賽道,一條他從未涉足,也無從下手的賽道——人心。
深夜,那間承載著夢想的兩居室裡。
團隊的人都已經累得在睡袋裡東倒西歪,隻有陳默和林晚還毫無睡意。
他們站在小小的陽台上,看著樓下小區昏黃的路燈。
“我們好像,真的活下來了。”林晚輕聲說,語氣裡帶著一絲如夢似幻。
“嗯。”陳默從身後輕輕環住她,將下巴擱在她的肩窩,感受著她溫熱的體溫,“我以前一直覺得,商業就是一場零和遊戲,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是你教會我,原來還有第三種選擇。”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而真誠:“晚晚,我以前總想著要為你建一座全世界最漂亮的房子,讓你住在裡麵,不受任何風雨。現在我才明白,有你的地方,哪怕是這樣一間破舊的老房子,也是全世界最溫暖的家。”
林晚轉過頭,看著他近在咫尺的、被月光映照得格外溫柔的側臉,笑了。
“這不叫破舊,”她伸出手,撫上他的臉頰,輕聲說,“這叫……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就在這時,陳默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打破了這份寧靜。
是一封加密郵件,發件人,是那位泰鬥級的李崇光教授。
“陳默先生,林晚女士:我在新聞上,看到了‘光明計劃’的成果,深受感動與震撼。科技的價值,不在於它能賺多少錢,而在於它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多少正向的改變。你們做到了。我個人,以及我背後所代表的‘國家人工智能實驗室’,希望能和你們進行一次深度對談。我們對‘梨樹’的未來,很感興趣。”
陳默和林晚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無法抑製的激動和光芒。
宋庭遠想引入外援,對他們進行全球圍剿。
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自己引來了最強大的,來自國家的援軍。
那年花開,他們以為錯過了整個春天。
卻不知,真正的繁花盛景,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