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詡從兩位總監的眼神中看到了濃濃的疑惑,大手一揮:“我知道你們覺得,公司不該這麼做。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理解得了要執行,不理解更要執行,明白嗎?”
“明白。”莫婷和何心語齊聲答應。
兩人對視一眼,從彼此眼裡都看出了疑惑,以及……一種莫名的情緒。
似乎是欣賞,又似乎是驕傲。
總之說不清道不明,但絕對不是什麼負麵的觀感。
“明白就去執行吧。”王詡擺擺手。
待兩人走到門口,他複又說道:“對了,讓吳助理請梅總監和齊總監過來一趟。”
“好的,王總。”兩人齊聲答應,走出門去。
不一會兒,網絡技術總監梅哲仁和智能終端技術總監齊望春一前一後來到總裁辦公室。
梅哲仁,37歲,本科畢業於華中科大,碩士和博士畢業於斯坦福,曾在臉書擔任重要技術崗位。
就在他即將取得大額期權激勵的時候,臉書突然起訴梅哲仁盜竊公司機密。
儘管經過六個月的調查以後,判定無罪。
但是梅哲仁最後卻丟掉了臉書的期權激勵,在矽穀也難以再找到合適的工作,憤而回國。
齊望春,38歲,本碩畢業於西北工大,在中聯重科工作了近十年,近期因技術路線之爭,從中聯重科離職。
總而言之,兩人都是技術大咖,同時在事業發展上遭受了挫折。
“梅總、齊總,請坐。”王詡前世也是搞技術的,對技術人員充滿尊敬。
待兩人坐下,王詡也不繞圈,直接布置任務:“梅總、齊總,網絡技術開發部和智能終端事業部的招聘工作,你們過會兒自己去和莫總對接,我隻有一個要求。”
梅哲仁和齊望春上身微微前傾,擺出認真傾聽的姿態。
迎著兩位總監的注視,王詡一字一頓說道:“從快從優。”
從快從優?梅哲仁理解了一下,眼神一動,立即接話問道:“王總,我可不可以內推一些人?矽穀那邊最近有一些公司針對華人、華裔工程師,不少人和我一樣,受到排擠,想要換個環境。”
王詡點頭答應:“隻要真心回國發展,隻要有技術,儘管來。”
“好!”梅哲仁拍了一下巴掌,興奮喊道,“以我們群星科技不輸於矽穀大公司的辦公條件薪資待遇,肯定能吸引來很多人才,我回去之後,就聯係那邊的朋友。”
齊望春這時也開口說道:“王總,我也有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想要換個環境,可不可以內推?”
所謂興趣相投,是齊望春認為智能時代即將到來,即便是工程機械,也應當朝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但是中聯重科在營收和淨利潤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收緊了相應開支。
研發沒有資金支持,怎麼能出成果?
窗口期又擺在那,要麼迎頭趕上,要麼跳槽走人。
“沒問題!”王詡果斷答應,卻又說道,“齊總,不過公司目前要開發並投入市場的智能產品,隻有一個帶定位功能的智能車鎖,其它產品和技術,隻能作為儲備,留待合適的時機再用。”
要說齊望春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從搞大車變成搞小鎖,落差之大,常人難以想象。
不過他精準地把握到了王總話裡的重點,帶著些許激動問道:“技術儲備?王總,可以請您展開講一講這點嗎?”
王詡淡淡說道:
“公司以後要進軍物聯網、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車,我決定成立星火研究院,從事相應的技術預研和產品預開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