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醫館義診記
太行南麓的晨霧還未散儘,焦作城的青石板路上已傳來窸窣的腳步聲。驕陽醫館的朱漆木門剛吱呀推開,穿月白棉麻長衫的葉承天便被艾草與陳皮的辛香裹住——這是徒弟阿林提前備下的藥爐,正煨著健脾開胃的藥茶,專為候診的老人暖身。
初遇佝僂老者:
針藥相合化沉屙
第一個進門的是位拄棗木拐杖的老漢,右肩塌陷如弓,左手指節腫大如桃。“葉教授,我這胳膊十年抬不起,夜裡疼得要把枕頭塞到腋窩底下。”老人掀開粗布衫,脊背竟有銅錢大的青紫色瘀斑,觸之冰冷。
葉承天指尖輕叩老人肩井穴,指下如觸冰塊,遂取銀針在酒精燈上燎烤三息,“孫真人言‘針所不為,藥之所宜’,您這是寒濕入絡,凝而成痹。”針尖刺入天宗穴時,他忽然問:“可曾在雲台山陰麵砍過竹子?”老人驚惶點頭:“早年靠賣竹篾為生,秋冬總在背陰處劈竹。”
“難怪。”葉承天撚針的手法忽而如太極雲手,“雲台山藥王廟後有片千年艾,端午采的陳艾最能祛陳寒。”說罷開方:製川烏6g先煎)、桂枝12g、當歸15g、威靈仙15g,另加鮮生薑3片、雲台山野山椒5粒——“此椒長在懸崖向陽處,得太行陽氣最足,與附子同煎,可引藥直達病所。”
處方的解讀:
處方來源
藥材多為雲台山一帶所產,該處方依據當地傳統醫藥經驗,結合中醫經典理論及臨床實踐總結而來,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藥物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及現代藥理研究
製川烏:性熱,味辛、苦,歸心、肝、腎、脾經。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之效,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含烏頭堿等成分,有抗炎、鎮痛、局麻等作用,但毒性較大。
桂枝: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能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可用於風寒感冒、寒凝血滯諸痛證等。現代研究發現,其有解熱、鎮痛、抗炎、抗菌等作用。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用於血虛萎黃、月經不調、風濕痹痛等。現代藥理顯示,有抗貧血、促進造血、調節免疫、抗炎等作用。
威靈仙:性溫,味辛、鹹,歸膀胱經。能祛風濕、通經絡、消骨鯁。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等。現代研究表明,其有鎮痛、抗炎、鬆弛平滑肌等作用。
鮮生薑:性微溫,味辛,歸肺、脾、胃經。可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常用於風寒感冒、脾胃寒證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有促進消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雲台山野山椒:文中描述其長在懸崖向陽處,得太行陽氣最足。推測性熱,味辛,歸心、脾、胃經。可能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等作用。現代研究可能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抗菌等作用。
君臣佐使配伍技巧、構方思路及協同效用
君臣佐使:製川烏為君藥,祛風除濕、溫經止痛之力強。桂枝、當歸為臣藥,桂枝助君藥溫通經脈,當歸補血活血,與君藥共奏溫通氣血、散寒止痛之效。威靈仙為佐藥,增強祛風濕、通經絡之效。鮮生薑、雲台山野山椒為使藥,生薑調和諸藥,野山椒引藥直達病所,且與附子同煎可增強溫陽散寒之力。
構方思路:以溫陽散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為主要思路,針對寒濕痹阻經絡的病症。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既祛風寒濕邪,又溫通經絡、調和氣血,以達到治療目的。
協同效用:製川烏與桂枝、當歸配伍,溫陽散寒與活血養血並用,增強止痛效果;威靈仙協助君藥祛風濕、通經絡;鮮生薑和野山椒引藥達病所,同時調和藥性,使全方溫通而不燥烈,共奏祛寒除濕、通絡止痛之功。
使用製川烏等有毒藥物時,需嚴格遵循炮製規範和用藥劑量,確保用藥安全。
老人顫巍巍接過藥方,葉承天又從帆布包掏出個錦囊:“這是昨日在藥王廟後采的石楠藤,曬乾煮水泡澡,疼處用艾條懸灸,三炷香的時辰。”
婦人攜子求診:
草木靈性解兒疾
晌午時分,抱著幼兒的婦人擠到案前,孩子麵黃肌瘦,肚腹鼓脹如蛙,指尖不停地摳嘴角。“半年來吃啥吐啥,西醫說脾胃功能紊亂。”婦人眼角有深深的淚痕。
葉承天先逗孩子玩了會兒撥浪鼓,待其放鬆,才用拇指揉按足三裡——小兒突然乾嘔,吐出半塊未消化的奶瓣,酸腐味刺鼻。“食積化熱,灼傷胃陰了。”他不取尋常消積藥,反而從袖中取出個小瓷瓶,倒出幾粒綠豆大的藥丸:“這是用雲台山藥王泉的泉水,拌了山楂核、稻芽、雞內金,在日頭下曬了九九八十一天。”
轉身又在藥方上寫:太子參9g、石斛6g、炒麥芽12g、焦山楂9g,特彆注明“用雲台山頂的積雪融水煎藥,取其至清之氣,不擾稚陰”。婦人猶豫著問:“積雪水?現在五月天……”葉承天笑指窗外:“太行高巔,積雪未消,阿林每日卯時去采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藥物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及現代藥理研究
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能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強免疫、抗疲勞、耐缺氧等作用。
石斛:味甘,性微寒,歸胃、腎經。可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現代研究發現,石斛有促進消化、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
炒麥芽: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能行氣消食,健脾開胃。現代藥理顯示,有促進胃腸蠕動、助消化等作用。
焦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具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其對胃腸運動有調節作用,還具有降血脂等作用。
君臣佐使配伍技巧與構方思路
君臣佐使:太子參為君藥,益氣健脾,以補後天之本。石斛為臣藥,助太子參滋陰,且益胃生津,與太子參共奏益氣養陰之功。炒麥芽、焦山楂為佐藥,二者消食化積,助脾胃運化,使補而不滯。
構方思路:該方以健脾益氣、滋陰生津為主,兼顧消食化積。針對脾胃虛弱、氣陰不足,又有食積的情況。通過補養脾胃之氣陰,配合消食之品,使脾胃功能恢複正常。
協同效用:太子參與石斛配伍,氣陰雙補;炒麥芽和焦山楂協同,增強消食化積之力。同時,消食藥可防止補藥滋膩礙胃,全方共奏健脾益氣、滋陰生津、消食化積之效。
從現代藥理角度看,全方可能通過調節胃腸功能、增強免疫、抗氧化等多方麵作用,改善脾胃虛弱及相關症狀。但需注意,具體應用還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辨證論治。
孩子臨走時,忽然抓著葉承天的袖口不放,往他掌心塞了朵野花——正是藥王廟前遍地生長的益母草。葉承天眼眶微熱,想起孫思邈《大醫精誠》裡“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的字句,輕聲對婦人說:“孩子脾胃弱,往後煮粥加炒白扁豆,要那種帶花斑的‘雲台扁豆’,健脾最靈。”
子夜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