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氣初萌肺先傷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燥氣初萌肺先傷(2 / 2)

“清燥救肺湯治溫燥重症,”岐黃敲了敲書頁,“需注意石膏用量宜輕,以免過寒傷胃。去年治一紡織女工,終日處於乾燥車間,乾咳無痰、氣逆而喘,用此湯加蜂蜜調服,半月而愈。”

三、針灸奇術:潤燥止咳的時空療法

巳時初,岐黃在針灸銅人上標注“潤燥四穴”:肺俞、太淵、照海、列缺。阿遠舉著日晷,見師父特意在“寅時”“酉時”兩個時辰畫圈。

“寅時肺經當令,酉時腎經當令,”岐黃以銀針模擬進針,“肺俞宣肺潤燥,太淵補肺益氣,照海滋腎陰以潤肺,列缺止咳平喘。溫燥宜用平補平瀉,涼燥可加艾灸肺俞、脾俞。”

他又取出耳穴貼,在銅人“肺穴”“氣管穴”處模擬貼壓:“耳穴壓豆可調理肺功能,尤其適合慢性燥咳患者。若夜間咳嗽劇烈,可在睡前按壓‘神門穴’,鎮咳安神。”

第四章立秋養生·潤燥防燥的生活指南

一、飲食妙法:三汁飲與潤燥糕

未時正,阿遠在廚房榨製“立秋三汁飲”:梨汁、荸薺汁、藕汁等量混合,加少許蜂蜜。岐黃端來一碟百合蒸南瓜,另配一小碗銀耳蓮子粥:“三汁飲甘涼潤燥,百合南瓜潤肺健脾,銀耳蓮子粥滋陰養心,最合立秋‘潤而不膩’之旨。”

他又展示自製的“潤燥糕”:山藥、茯苓、麥冬、川貝母打粉蒸製,點綴桂花。“麥冬、川貝母潤肺止咳,山藥、茯苓健脾化濕,此糕可作點心,每日兩塊,緩緩圖之。”

說起禁忌,岐黃鄭重道:“辣椒、花椒、燒烤等辛溫之品,立秋需慎食,以免助燥傷肺。昨日趙秀才之病,便因貪食麻辣麵加重。”

二、起居調攝:防燥保濕與秋凍適度

申時三刻,岐黃帶著阿遠在醫館地麵放置加濕器,窗台上擺放大盆綠蘿,衣櫃中放入乾燥包。“立秋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他指了指天井中的月光,“早晚需添薄外套,避免風寒襲肺,但‘秋凍’需適度,尤其老人、兒童,不可硬抗。”

說到睡眠,他拍了拍蕎麥皮枕頭:“秋季宜用蕎麥枕,透氣安神,若鼻塞乾咳,可在枕中裝入辛夷花、薄荷。夜間避免開空調直吹,以免加重乾燥。”

阿遠見牆上掛著個竹製噴霧器,內裝麥冬、玄參煎液,便問其故。岐黃道:“此為‘霧化潤鼻法’,每日數次噴鼻,可預防秋燥引起的鼻乾、鼻出血。若鼻腔結痂,可用棉簽蘸橄欖油輕輕擦拭。”

三、運動養生:呼吸吐納與舒緩拉伸

酉時初,金風送爽,岐黃帶阿遠到梧桐樹下做“立秋潤燥功”。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掌心向上,緩緩吸氣時想象吸入潤肺的清潤之氣,呼氣時發出“呬”字音,雙手從胸前向兩側推開。

“‘呬字訣’對應肺經,常練可宣肺潤燥,”他示範“擴胸運動”:雙手交叉於後頸,兩肘後展,同時深吸氣,“此動作可改善肺部微循環,緩解秋燥引起的胸悶。”

行至“雙手攀足固腎腰”時,岐黃強調:“前屈時需緩慢,避免拉傷,此動作可補腎水以潤肺金,正所謂‘金水相生’。若久坐辦公,可常做‘頸部繞環’,配合深呼吸,預防秋燥引發的頸椎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五章病案奇聞·燥邪入絡的跨界診療

一、畫家燥痹:宣紙上的關節痛

戌時正,鄭畫家扶著右臂入院,稱近日常感右手關節僵硬疼痛,握筆困難,皮膚乾燥脫屑,舌紅少苔,脈細澀。“原以為是風濕,貼了膏藥更痛,”畫家愁眉不展,“今日發現筆洗裡的水,一夜就蒸發乾了……”

岐黃查看其右手,指關節無紅腫,但觸之皮溫稍高,辨證為燥邪入絡,氣血不暢。“《素問·痹論》雲‘燥勝則乾’,燥邪傷津,筋脈失養,”他以清燥救肺湯合大秦艽湯加減,加桑枝15g、伸筋草12g,“桑枝引藥達臂,伸筋草潤燥舒筋。”

同時,他采用“刺絡拔罐法”:在疼痛關節局部消毒後,以三棱針點刺出血,再拔火罐,吸出少量暗紅色血液。“燥邪與瘀血互結,需‘以通為潤’,”岐黃解釋,“三日後配合中藥泡洗:艾葉、紅花、麥冬、沙參煎水,溫洗關節。”

一周後,畫家右手活動自如,能重新握筆作畫。他感慨:“原來燥邪不僅傷肺,還會傷筋骨!”岐黃笑道:“五體皆稟氣於肺,肺燥則全身皆燥,此乃‘肺主一身之氣’之理。”

二、老婦燥秘:秋便如羊糞的玄機

亥時三刻,鄰縣周婆婆由家人陪同前來,主訴半月未更衣,大便如羊糞球,艱澀難下,伴口乾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澀。

“西醫說我這是‘老年性便秘’,”周婆婆歎氣,“吃了瀉藥反而更乾……”

岐黃辨證為陰虛腸燥,以增液湯合麻子仁丸加減:玄參15g、麥冬15g、生地15g、麻子仁12g、白芍18g,加蜂蜜30g衝服)。“增液湯‘增水行舟’,麻子仁丸潤腸通便,蜂蜜潤燥滑腸,此乃‘養正除積’之法。”

他又指導家人為周婆婆做“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形按摩,每日三次,每次十分鐘,“促進腸道蠕動,勝過藥物強攻。”

五日後,周婆婆順利排便,便質轉潤。岐黃囑其每日食火龍果、酸奶,“水果中的膳食纖維與益生菌,最能潤腸道,通燥結。”

第六章章回讚詩·立秋醫道的金木哲思

回目詩

立秋金氣斂鋒芒,燥氣初萌肺葉傷。

桑杏煮湯清溫暑,杏蘇散劑散涼霜。

雷火灸膏滋肺液,梨漿潤肺潤肝腸。

且看稻花翻浪處,一片冰心在玉壺。

結語

當最後一匙桑杏湯灌入藥罐,岐黃站在藥圃中,見玉竹已重新煥發生機,葉片上掛著晨露,如鑲嵌的珍珠。他忽然領悟:立秋的燥氣,恰似人生的磨礪——看似無情,實則催生收斂之美。醫者治燥,亦需如秋風掃落葉,既清肅燥邪,又嗬護津液,讓生命在金風玉露中完成從“長”到“收”的優雅轉身。

“阿遠,”岐黃望著南歸的雁陣,“明日處暑,記得采收最後的薄荷。秋燥雖起,卻藏著‘潤肺防秋’的先機。醫道如自然,需在凋零處見生長,在乾燥中尋潤澤。”

注:文中涉及方劑、針灸操作及食療方法,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立秋養生需根據個人體質調整,陰虛、痰濕體質者尤需辨證施養。)

【立秋卷終】

下卷預告:《岐黃天寶·處暑卷:暑退秋燥傷津液》——處暑時節,暑氣漸退,秋燥加重,傷津耗液更甚,兼夾餘濕,致口鼻乾燥、皮膚皸裂、腸燥便秘等證,且看岐黃如何以滋陰潤燥、清餘暑、化濕濁之法,護津液於秋涼,養元氣於肺金。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照顧朋友女兒,你讓她生娃? 人家器靈冷兵器,你巴雷特什麼鬼 山河印 混元帝途 九鼎輪回錄 縱情人生 娛樂:老婆住口,這個不能播! 我的校花女友不可能是惡毒反派! 女神給我花一塊,係統返現一萬倍 世威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