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風至時清暑濕 蟋蟀居壁補心脾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溫風至時清暑濕 蟋蟀居壁補心脾

溫風至時清暑濕 蟋蟀居壁補心脾(1 / 1)

《黃芩仙蹤:二十四節氣醫道傳奇》

第十回小暑·

第一折·溫風至處暑濕困

小暑前三日,嶺南水鄉籠罩在黏膩的暑氣中。珠江水麵漂著成片的死魚,魚眼凸出,鱗片上蒙著一層白膜,恰似被蒸煮過的年糕。四十三歲的漁民老陳蹲在船頭嘔吐,吐出的胃液呈黃綠色,帶著濃重的腥臭味,落在甲板上竟引來成群的綠豆蠅。他的妻子阿蓮扶著船艙咳嗽,咳出的痰液白稠如漿糊,沾在衣襟上竟凝成硬塊,如曬乾的米糕。

“阿爹,我好困……”七歲的虎娃趴在艙板上,小臉蠟黃如陳茶,眼眶周圍發青,口中喃喃自語。他的舌苔厚膩如豆腐渣,舌邊布滿齒痕,指尖微涼,卻不時踢開蓋在身上的薄被——此乃“疰夏”之象,民間俗稱“苦夏”,因暑濕困脾,清陽不升所致。更奇的是,他後頸的“脾俞穴”處生著一片濕疹,形如蟋蟀振翅,觸碰時滲出淡黃色黏液。

芩兒與陽翁、貝母姑娘乘著烏篷船而來,船槳劃過水麵,竟帶起縷縷白氣,如沸湯上的蒸汽。芩兒鬢邊的黃芩花此刻呈褐黃色,花瓣邊緣卷曲如被火燎過,她伸手輕觸船舷,木頭上竟浮現出細密的水珠,如人體皮膚上的痱疹。“太陰濕土主氣,少陽相火客氣,濕熱交蒸,如釜中熬膠。”她取出通靈根,根須上的黃色紋路與赤色紋路糾纏成亂麻狀,“脾屬土,主運化水濕;心屬火,主一身陽氣。今暑濕困脾,心陽被遏,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言‘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貝母姑娘的金鈴發出渾濁的“嗡嗡”聲,竟與遠處的蟬鳴、蛙聲形成三重奏。她取出青銅鏡照向老陳,鏡中映出的脈象濡滑如泥鰍,寸關脈尤甚:“寸脈屬心,濡主濕困;關脈屬脾,滑主痰濁。此乃‘暑濕傷氣,脾失健運’之證,需‘芳香化濕,清熱解暑,兼補心脾’三法合用。”

第二折·蟋蟀居壁遇藿娘

悶熱的午後,一位身著淺葛布衫的女子挎著竹籃穿過荔枝林。她頭戴竹笠,笠簷下掛著曬乾的藿香葉,每片葉的邊緣都卷成波浪狀,葉脈間凝結著白色的結晶,如鹽霜覆葉;腰間懸掛的陶罐上刻著“清暑化濕”四字,罐口插著的佩蘭莖稈呈四棱形,葉片對生如羽,散發出濃烈的清香,竟將周圍的蚊蟲驅離三尺。

“諸位可是來解暑濕之困?”女子開口,聲音清冽如冰鎮酸梅湯,尾音帶著一絲辛香,“我乃‘藿娘’,世居羅浮山,專司脾肺之職。今歲小暑,‘暑多夾濕’,濕邪如油入麵,非芳香不能化,非升散不能解。”她輕拂竹籃,籃中的藿香葉紛紛豎起,葉麵上的白色結晶竟化作細小的露珠,落入掌心聚成一枚“清暑珠”,“此乃藿香之精,得羅浮山雲霧與日光交感而成,能入脾肺經,化暑濕,止嘔吐,如清風掃霧。”

陽翁湊近細看,見清暑珠中隱約可見藿香的葉脈紋路,如人體經絡走向。“藿香辛微溫,入脾胃肺經,《本草正義》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燥烈,溫通而不偏於剛燥’,能理氣化濕,和中止嘔。”他撚起一株佩蘭,其葉片比藿香略大,表麵有明顯的腺點,揉搓後香氣更濃,“佩蘭辛平,入脾胃經,《本經》言其‘主利水道,殺蠱毒,辟不祥’,與藿香相須為用,可增強化濕之力,二藥合用,如雙扇驅蚊,共辟暑濕。”

第三折·鷹始摯時辨藥性

藿娘話音未落,荔枝林中突然騰起黃色煙霧,聚成“暑濕神”的身形。他身著黃褐色紗衣,頭戴荷葉冠,手持蒲扇,扇麵上畫著“濕”“暑”二字相互纏繞。“爾等以芳香擾我土德,是欲讓五穀不化乎?”暑濕神聲如擂鼓,扇麵揮出的風帶著黴味,竟將藿香葉吹得蜷縮如拳,“濕者,土之液也,無濕則土燥,無暑則穀不熟,爾等安敢犯我?”

芩兒不慌不忙,取來陶缽,放入藿香、佩蘭,再加入茯苓、白術。她輕吹一口氣,缽中竟升起五色煙霧:青色木)化風,赤色火)散熱,黃色土)化濕,白色金)肅降,黑色水)滋陰。“暑濕神明察,此乃‘藿樸夏苓湯’之意,藿香、佩蘭化濕土),茯苓滲濕水),白術健脾土),合而用之,如釜底抽薪,濕去則暑孤。”她指著煙霧中的“土旺金生”之象,“脾土健運,則肺金得養,肺氣清肅,則暑濕自降,此乃‘培土生金’之法。”

藿娘取出天平,左盤放藿香三錢,右盤放佩蘭二錢、茯苓五錢,天平指針竟微微偏向茯苓一側,卻有一縷藿香的香氣纏繞住佩蘭,形成環狀。“此乃‘三化五滲’之製。藿香、佩蘭化濕三、二),茯苓滲濕五),白術健脾未稱)。七情中‘相須’‘相使’並存,藿香、佩蘭如使者宣令,茯苓如工兵開渠,白術如太守固堤,共成治水之局。”

第四折·三伏始驗七情

暑濕神凝視陶缽,忽然揮手招來一陣濁風,將缽中藥物吹得四處飛散。奇妙的是,飛散的藿香葉竟在空中結成“脾”字,佩蘭葉結成“肺”字,茯苓塊結成“腎”字,白術片結成“心”字。藿娘輕笑,從陶罐中倒出“清暑露”,露水中漂浮著藿香、佩蘭的碎葉,如扁舟泛湖。露水灑在“脾”字上,字跡竟逐漸舒展,如人伸懶腰,“肺”字隨之輕顫,如深呼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脾主升清,肺主降濁,今以藿香升脾之清陽,佩蘭降肺之濁陰,正是‘升降相因’。”貝母姑娘輕搖金鈴,發出“宮”音土音),“脾”字的黃色煙霧竟隨著鈴聲聚成穀穗形狀,“宮音入脾,可助藿香、佩蘭運化水濕,此乃‘以音引氣’之法。”

暑濕神見狀,從袖中取出一枚“濕毒珠”,投入陶缽。缽中頓時泛起黑綠色泡沫,散發出腐草氣味,卻見茯苓如磁石吸鐵,迅速將泡沫吸附在表麵,白術則如海綿吸水,膨脹數倍。芩兒從容取出通靈根,根須上的黃色紋路竟化作無數細小的蚯蚓,鑽入泥中疏通水道,“濕毒珠得土濕之氣,需以土德之性化之。通靈根得戊己土之味,可引濕毒入脾,再以茯苓、白術健脾滲濕,此乃‘土來掩水’的順勢療法。”

第五折·食新米時施妙劑

未時初刻,藿娘帶著眾人來到“五香草田”。這裡的田地按五行方位種植著藿香東,木)、佩蘭南,火)、茯苓中,土)、薄荷西,金)、菖蒲北,水),中央的水池中漂浮著睡蓮,花瓣上的露珠竟呈五色。她摘下七片藿香葉、五片佩蘭葉,放入石磨中,加入茯苓粉、白術粉,以竹瀝水研磨成膏。磨盤轉動時,竟發出“汩汩”的聲響,恰似人體腸胃蠕動。

老陳服下膏方,片刻後感覺有一股清涼之氣從胃脘升起,逐漸向四肢擴散。他打了個深長的飽嗝,噴出一股混合著藿香、佩蘭的香氣,腹中的脹滿感竟如退潮般消退。虎娃喝下用藿香露調的茯苓粥,三日後舌苔轉薄,食欲漸振,後頸的濕疹也結痂脫落,露出新生的淡粉色皮膚,如荔枝果肉般鮮嫩。

李郎中摸著虎娃的脈,驚喜道:“濡脈轉緩,滑脈轉清,此乃‘脾濕得化,心陽得展’之象。《臨證指南醫案》言‘濕阻氣分,當用芳香辛散’,今用藿香、佩蘭,真乃‘治暑濕如鼓桴應’的妙法。”

藿娘取出荔枝殼,蘸取膏方在船艙內壁繪製“驅暑符”,符咒遇濕氣即化,化作無數細小的藿香葉虛影,在艙內循環飛舞,散發出持久的清香。“此符借五香草氣,合北鬥七星之勢,可使暑濕不得侵,清陽常升發。”她解釋道。

第六折·祭天祀祖話醫理

申時三刻,村落響起“小暑祭”的銅鑼聲。百姓們在荔枝樹下擺設祭壇,壇上供奉著用藿香、佩蘭編織的“五穀龍”,龍身纏繞著茯苓、白術製成的“祛濕餅”。藿娘趁機向眾人傳授“小暑養生訣”:“小暑時節,宜‘輕清宣化,淡滲利濕’——晨起飲藿香薄荷茶,午間用佩蘭葉敷臍,黃昏食茯苓粥,可保暑月無虞。”

她指著祭壇上的“五穀龍”:“龍者,行雲布雨也,今以五香草成龍,寓意‘化濕如行雲,滲濕如布雨’。然化濕不可過燥,滲濕不可傷陰,需留三分濕氣,以養脾胃之潤。”

陽翁望著田間補種的薏米苗,苗葉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薏米與藿香同屬甘淡,可作夏日食療。此乃‘以食代藥’,亦合‘脾喜燥惡濕’之理,順脾性以治脾病。”

第七折·陰陽爭處話玄機

酉時初刻,夕陽將珠江染成琥珀色,江麵上的暑氣與濕氣交織,形成層層疊疊的“水雲紋”。藿娘望著西方天際的土星與火星,此時兩星呈“土火相生”之象,卻有金星從中調和,形成“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環。

“小暑者,‘暑氣未極’,濕邪正盛,如人至中年,應酬繁多,脾胃漸虛。”藿娘輕撫通靈根,根須上的黃色紋路此刻如良田萬頃,“脾為後天之本,需‘薄滋味,省思慮,節嗜欲’以養之。今用藿香、佩蘭薄味輕宣,茯苓、白術淡滲緩補,正是‘輕可去實’的治則體現。”

芩兒點頭附和:“《脾胃論》雲‘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今治暑濕,非獨為解暑,乃固脾胃之本。此乃‘治未病’之要,如築堤於未潰之時。”

貝母姑娘指著星空中的“軫星”主風):“軫星明,則風邪盛。此乃提示我們,清暑需兼祛風,以防‘濕隨風動’。藿香、佩蘭輕清透散,正合‘風藥潤劑’之妙,可避燥傷陰之弊。”

正說著,丹頂鶴銜著青帝玉簡飛來,玉簡上刻著:“小暑治濕,需知‘濕邪黏滯,如油入麵,非一日可化’。”藿娘微笑道:“青帝此諭,道破‘治濕需緩圖’的玄機。正如這珠江水,雖急流奔湧,卻需層層疏導,不可急於求成。”

結語·小暑金將伏

小暑者,暑濕交蒸,如人在蒸籠,非輕清不能透達,非淡滲不能疏導。芩兒與藿娘以“芳香化濕、淡滲健脾”之法,撥脾胃之樞機,解暑濕之困厄,正是“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的醫道智慧。看官須知,治暑濕如理亂絲,需抽絲剝繭,次第分明,此回不過初涉暑濕之境,更精彩處,且看下回分解——

讚詩

《小暑·詠藿香》

小暑溫風動嶺南,藿娘采藥入煙嵐。

青囊盛得羅浮露,玉杵舂開瘴癘潭。

七葉香飄清暑濕,三焦氣暢補脾肝。

最宜茶煮蟬鳴後,半枕荷風半枕酣。

預告·第十一回大暑·腐草為螢清熱毒土潤溽暑補肝腎

且說芩兒等彆過嶺南漁民,行至川蜀山地,忽見山穀中腐草化螢,光芒詭異如鬼火,山民們麵生疔瘡,潰爛流膿,更有老者患“骨蒸勞熱”,午後潮熱,盜汗遺精。細查之下,方知今歲大暑節氣,少陽相火主氣,厥陰風木客氣,風火相煽,致“熱毒入營,肝腎陰虛”。正焦慮間,忽聞竹林深處傳來琴音,一位身著白衣的老者負手而來,鬢邊插著青蒿,腰間懸掛的葫蘆裡裝著鱉甲、知母,衣袂上繡著“清營涼血”四字……

第十回完)

注:本回緊扣小暑“暑濕困脾”的特性,融入五運六氣濕土主氣、暑濕傷脾)、脾胃理論芳香化濕、升降相因)、藥物配伍藿香與佩蘭相須、茯苓相使),通過暑濕神考驗、五香草田等神話場景,闡釋“輕可去實、芳香化濁”的中醫思想。藿娘的形象對應藿香的“辛香化濕”特性,荔枝林、竹瀝水等元素強化其“入脾肺經、解暑止嘔”的藥性。後續章節將圍繞大暑“熱毒熾盛”的特點,結合清熱涼血藥物如青蒿、鱉甲),展開“清營涼血、滋補肝腎”的醫道傳奇。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煉氣一萬層,我徒弟個個逆天 鎧甲:我老婆是飛影鎧甲召喚人! 快穿:滅世反派是舔狗 快穿年代文之林軟軟的任務人生 天宇守護神醫 當過明星嗎,你就寫文娛? 風雨殺胡令 天災降臨:我的破樓進化末世堡壘 速通:這個喪屍有點禮貌 祁同偉:力挺鐘小艾,她一胎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