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熟地翁取出冰鎬,蘸取藥液在冰崖繪製“陰陽符”,符咒遇風即化,化作無數細小的鹿茸虛影,在雪山間形成暖流,散發出持久的溫熱之氣。“此符借雪山之靈,合藥物之性,可使寒木得溫,陰陽得和。”他解釋道。
第六折·祭敖包神話醫理
申時三刻,草原響起“大雪祭敖包”的號角聲。百姓們在雪山下擺設祭壇,壇上供奉著用鹿茸、熟地製成的“陰陽糕”,糕體上用山茱萸汁書寫著“水火既濟”四字。茸熟地翁趁機向眾人傳授“大雪養生訣”:“大雪時節,宜‘陰陽雙補,動靜結合’——晨起飲鹿茸枸杞酒,午間用熟地膏貼腎俞,黃昏食山茱萸粥,可保冬令無虞。”
他指著祭壇上的“陰陽糕”:“糕體需以雪水蒸製,正如人體需以腎水雪)與命火火)相蒸化。然蒸製需辰時陽火,正如補陽需在陽生之時,事半功倍。”
斛娘望著雪山下補種的杜仲苗,苗葉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杜仲與鹿茸同屬溫陽,可作冬日食療。此乃‘以形補形’,亦合‘肝腎同源’之理,補腎即所以養肝。”
第七折·閉塞成冬話玄機
酉時初刻,夕陽將雪山染成赤金色,雪豹在山巔交媾,身影被拉長如剪影,天地間彌漫著一股神秘的生機。茸熟地翁望著西方天際的水星與火星,此時兩星呈“水火相克”之象,卻有土星居中調和,形成“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的循環。
“大雪者,‘盛陰逼陽,陽潛於下’,如腎陽潛藏於腎陰之中,孕育來春之生機。”茸熟地翁輕撫通靈根,根須上的黑色與赤色紋路此刻如冬眠的蟄蟲,“腎需藏,肝需養,今用鹿茸、熟地固腎元,山茱萸、枸杞養肝血,正是‘藏養結合,水火既濟’,如冬月之爐火,既溫暖又不耗氧。”
芩兒點頭附和:“《黃帝內經》雲‘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今治脾腎而顧護陰陽,乃‘順時養生’之要。腎陽充則陰精足,肝血足則筋脈健,此乃‘治未病’的上工之術。”
貝母姑娘指著星空中的“鬥星”主北方):“鬥星明,則水氣盛。此乃提示我們,補陽需兼滋陰,當以酸收之品佐之,如鹿茸配山茱萸,正合‘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的治則。”
正說著,丹頂鶴銜著青帝玉簡飛來,玉簡上刻著:“大雪補陰陽,需知‘陽非有餘,陰非不足,補陽勿燥,滋陰勿滯’。”茸熟地翁微笑道:“青帝此諭,道破‘陰陽平衡’的玄機。正如這雪山之雪,雖寒極卻孕育春水,全在一個‘藏’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結語·大雪河封住
大雪者,陰寒盛極,陽氣潛藏,如腎之陰陽默默充養,如地下的岩漿蓄勢待發。芩兒與茸熟地翁以“陰陽雙補、水火既濟”之法,固腎陽之衰,滋腎陰之涸,正是“寒者熱之,虛者補之”的醫道圓融。看官須知,補陰陽如調琴弦,需鬆緊適度,剛柔並濟,此回不過初調陰陽之弦,更精彩處,且看下回分解——
讚詩
《大雪·詠鹿茸熟地》
大雪封山鳥不鳴,茸翁踏雪覓仙經。
紅珠暖得腎陽複,紫珀滋來陰液寧。
七情調和通水火,五行生克化雷霆。
最宜醉臥冰河上,聽取龍吟徹玉庭。
預告·第二十一回冬至·蚯蚓結時補真陽麋角解處滋真陰
且說芩兒等彆過塞北牧民,行至中原腹地,忽見蚯蚓結土如繩,麋鹿角脫換如蛻,百姓們麵白如紙,心悸氣短,更有婦人患“血枯”,經閉不行,麵色黧黑。細查之下,方知今歲冬至節氣,太陰濕土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寒濕凝滯,致“真陽不足,真陰虧虛”。正憂慮間,忽聞嵩山深處傳來鐘磬聲,一位身著黃衣的老者負手而來,鬢邊插著人參,腰間懸掛的葫蘆裡裝著阿膠、龜板,衣袂上繡著“陰陽互濟”四字……
第二十回完)
注:本回緊扣大雪“寒凝肝脈”的特性,融入五運六氣寒水木氣相搏、陰陽兩虛)、臟腑理論腎陽衰微、腎陰不足)、藥物配伍鹿茸與熟地相須、山茱萸相使),通過寒木神考驗、陰陽穀等神話場景,闡釋“溫腎壯陽、滋陰填精”的中醫思想。茸熟地翁的形象對應鹿茸與熟地的“陰陽雙補”特性,雪山、雪豹等元素強化其“入腎肝經、益精血”的藥性。後續章節將圍繞冬至“寒濕凝滯”的特點,結合陰陽雙補藥物如人參、阿膠),展開“溫補真陽、滋養真陰”的醫道傳奇。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