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三刻,“土德藥房”展開特殊的溫中化濕劑炮製。關茯神親自遴選藥材:
白術取浙江“於術”,其形粗壯,斷麵黃白,有“朱砂點”,經麩炒後能增強健脾燥濕之力,《本草正義》言其“統治脾陽不振,運化無權”;
砂仁選廣東“陽春砂”,其果實飽滿,氣味芳香,以薑汁炒製後能增強化濕開胃之效,《本草經疏》言其“溫中和胃,醒脾化濕”;
茯苓取雲南“雲苓”,其菌核堅實,切成薄片,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藥心法》言其“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茯神選用“辰砂茯神”,以朱砂拌之,使“土氣得固,濕濁得化”,增強健脾安神之效。
“溫中化濕之劑,需如‘烈日照濕,清風拂濁’,”關茯神講解道,將藥材投入“土德燥濕爐”中,“白術、乾薑如烈日,溫中散寒;砂仁、茯苓如清風,化濕醒脾;茯神如厚土,坐鎮中州,防止濕濁複聚。今歲寒濕困脾,需‘溫而不燥,燥而不傷陰’。”
爐中先冒黃煙,如土氣蒸騰;繼而泛起白氣,如濕氣消散;最終凝成紫靄,如脾陽振複。待藥成取出,白術、乾薑已化作“溫陽砂”,砂仁、茯苓變成“化濕露”,茯神形成“健脾雲”,共成“溫中化濕散”,散中隱約可見“土旺濕消”的黃龍吐水之象。
關茯神以黃絹袋封裝藥散,袋麵上繡著“溫化”二字,封口時竟有暖氣溢出,袋中藥散表麵凝結著細小的土黃色顆粒,正是“脾陽健運”的外顯之象。
六·七情配伍演溫化
申時三刻,關茯神與白術仙子登上“七情溫化台”,觀察溫裡藥與化濕藥的配伍玄機。但見白術、乾薑在“溫中徑”上如雙輪碾濕,破除寒凝;砂仁、陳皮在“化濕溪”中如雙槳劃水,蕩滌濁陰;茯神、甘草則端坐在“溫化閣”,如舟中司舵,調和藥性。
“看這白術與砂仁,”白術仙子指著閣前互動的藥靈,“白術健脾,砂仁化濕,二者相須為用,能增強溫中化濕之效,此乃七情中的‘相須’。而乾薑與茯苓,一溫一滲,相使為用,則能溫化寒濕,此乃‘溫滲結合’之妙。”
關茯神點頭,取出“七情溫化圖”,將溫裡藥置於中央土位,化濕藥置於東方震位木位):“土為中,主溫運;木為東,主疏泄。今以土氣之厚溫中,以木氣之疏化濕,使溫而不滯,化而不燥。茯神居中,如土德布政,貫通土木,此乃‘木疏土旺’之象。”
忽然,圖中的“相畏”指針微動,指向乾薑與黃連。關茯神微笑:“乾薑辛熱,黃連苦寒,二者相畏,恰能製乾薑之燥,防傷胃陰,此乃‘相畏’之巧。可見七情之道,如小寒節氣,寒盛而濕重,需溫化中留一分清涼。”
七·小寒濕化複中焦
酉時初刻,小寒節氣的最後一候“雉始鴝”達到極盛。關茯神率百藥靈眾立於“中焦複正台”,見山雞在草叢中歡快鳴叫,羽毛光潔如緞,每一聲鳴叫都帶著脾陽振複的清亮。他取出“溫中化濕散”置於台心,藥散吸收小寒的凝寒之氣,竟化作無數黃蝶精靈,飛向百草園各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群精靈飛向“脾寒圃”,白術、乾薑飲其氣,溫中之力更增,根莖上的“溫中”二字閃爍如星;第二群精靈飛向“胃濕園”,砂仁、茯苓吸其精,化濕之功更強,果實上浮現“化濕”字樣;第三群精靈飛向“心脾倉”,茯神、甘草承其澤,健脾之效更穩,倉廩的梁柱上出現“和中”紋路。
待精靈散儘,百草園中已是寒濕儘化:大雁北翔整齊有力,喜鵲築巢靈巧堅固,山雞鳴叫清亮悠揚。關茯神望著遠處的“燥濕爐”,見爐中殘留的藥散竟凝結成“濕化”二字,在暮色中散發溫潤的黃光。
暮色漸起時,關茯神站在鬆雲崖上,望著小寒的寒濕之患被徹底溫化,風中帶著白術的甘香、砂仁的辛烈、茯神的溫厚,竟成一曲《溫中化濕引》。他知道,小寒的脾胃之患已暫得平息,但接下來的大寒節氣,寒極生陽,又將有新的挑戰——比如那些需要補腎助陽、驅寒止痛的藥草,怕是要好好籌備溫補腎陽之劑了。
結語·二十二章評讚
讚曰:
小寒寒盛濕濁凝,脘腹冷痛食欲不振。
茯神術砂溫脾胃,乾薑苓草化濕靈。
七情溫化調中土,五行生克製寒淩。
且看中焦複正處,來朝大寒陽始興。
預告:
下一回《大寒·大寒寒極腎陽振茯神溫腎驅寒邪》,且看關茯神如何以茯神之“溫腎”,合鹿茸、附子之“補腎助陽”,應對大寒節氣寒極傷腎之證,更有“溫腎止痛藥靈”登場,演繹“溫腎散寒”之妙法。正是:“大寒寒極傷腎陽,腰膝冷痛肢厥涼。茯神鹿附溫經脈,寒邪驅散體康強。”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