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暑濕交纏
處暑前三日,羅浮山下的千頃稻田如浸墨綠湯汁。卯時初刻,薄霧未散,稻葉上的露珠沉甸甸地墜著,竟將稻穗壓得彎頭,恰似《黃帝內經》中“濕勝則濡泄”的具象。羅漢果仙子立於“觀稼台”上,手中的“土圭”刻度顯示濕度達八成,土圭表麵凝著細密水珠,如脾胃虛弱者的自汗之象。她輕拂石欄上的青銅蟾蜍擺件,蟾蜍口中突然吐出一串氣泡,每個氣泡裡都映著農夫彎腰勞作的佝僂身影。
“阿楠,你聽這蛙鳴,”仙子指向田間,“本該‘稻花香裡說豐年’,如今卻似悶在甕中,此乃‘濕濁閉竅’之征。”藥童側耳細聽,果然蛙聲渾濁低沉,全無往日清亮。竹青化作蜻蜓掠過稻田,翅膀沾著的泥漿霧氣落地後,竟聚成“痞”“滿”“脹”“瀉”四個水字旁的篆字,字跡邊緣模糊,如被水浸過的紙。
仙子翻開《脾胃論》,書頁間夾著的荷葉標本滲出淡黃色汁液,在“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句旁暈開。她指尖輕點書中“治濕之法,宜理脾清熱”批注,墨跡竟隨水汽蒸騰,在空中勾勒出脾胃的經絡走向。忽然,山頂瀑布的水流聲變得沉重滯澀,宛如人體水液代謝失常的腸鳴音,阿楠驚道:“山水應人,此兆大凶!”
第一折·暑濕困脾·百態眾生
巳時初,州府“稻香街”的青石板縫裡滲出黃色黏液,賣米糕的王婆蹲在簷下,左手按著胃脘,右手不停地揉撚著衣角——那衣角已被揉得發亮,如脾胃虛弱者的指甲光澤。“濟生堂”藥鋪內,陳郎中正在給一位壯漢放血,壯漢臂彎處的靜脈呈紫黑色,血出如漆,落地凝結成塊,竟不散開。
“小娘子你看,”陳郎中指著診桌上的舌苔圖,二十餘張圖中,七成以上苔白膩或黃膩,“更有甚者,苔厚如豆腐渣,刮之不去,此乃‘濕濁盤踞中焦’之象。”羅漢果仙子輕撫藥櫃上的“脾胃虛寒”匾額,匾額木質紋理竟裂成“豐”字形,恰似脾胃腐熟水穀的形態。
首診農夫李三,赤腳站在診台前,腳趾縫間滲著泥漿,小腿肚腫脹發亮,如灌了水的皮囊。他解下腰間的草繩,露出脹滿的腹部,皮膚緊繃如鼓,青色血管隱約可見:“大夫,俺這肚子跟揣了個水袋似的,走路都晃蕩。”仙子以手觸診,腹軟而不堅,叩之呈濁音,又觀其舌,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水滑:“此為‘脾虛濕盛,水濕內停’,需‘培土製水’。”
次診繡娘張氏,坐在竹椅上,手中繡繃滑落膝頭,絲線糾結如亂麻。她雙目浮腫,眼瞼呈淡青色,自訴每日午後發熱,體溫不高卻覺骨節酸重:“繡幾針就頭暈,聞不得絲線的味道,吃飯也像在吞棉花。”仙子診其脈,濡數無力,又察其頸後“大椎”穴處有痧斑,色紫暗成片:“久坐傷脾,暑濕乘虛而入,鬱而化熱,成‘濕溫’之證。”
最險者是豆腐坊趙師傅,由兩人架著進門,下肢水腫延至膝蓋,褲管卷到大腿根,露出光亮如蠟的皮膚。他語聲低微,氣息短促:“每日天不亮磨豆,濕衣服一穿就是半日,如今走路跟踩棉花似的,夜裡還喘。”仙子觸其足背,皮膚冷硬如石,按之凹陷不起,良久方複:“此為‘陰水’,脾腎陽虛,水濕泛溢,若不速治,恐成‘水腫重症’。”
第二折·荷葉承露·陰陽合化
未時三刻,城郊荷塘中央的“子午蓮”旁,阿楠手持“陰陽漏”——上半為透明水晶采陽露),下半為墨玉采陰露)——跪在荷葉間的木筏上,小心翼翼地將葉心露珠導入漏中。每滴陽露落入水晶部分,便發出清脆的“叮咚”聲,如擊磬石;陰露墜入墨玉,則發出沉悶的“噗通”聲,似擊陶罐。
“注意時辰,”仙子站在岸邊指揮,“陽露需在午時日中1113點)采集,此時太陽當頂,露珠得陽氣最盛;陰露需在子時月滿231點)收取,此時陰氣最濃,露珠含月之精華。”竹青化作田螺,吸附在荷葉莖稈上,每當露珠滾向葉尖,便用觸角輕撥,使其準確落入阿楠手中的玉杯。
子時已過,荷塘上月華如水,阿楠忽然指著中央荷葉驚呼:“師父,看!”但見那荷葉上的露珠竟聚成太極圖案,陰陽魚眼處各有一粒露珠格外晶瑩,宛如先天一氣。仙子以“乾坤袋”輕輕罩住,收入“玄關一竅”罐中——此罐以昆侖玉髓製成,內置“河圖洛書”紋路,專為收蓄天地靈物。
當最後一縷月光滲入陰露,荷塘中突然升起薄霧,霧中隱約可見身著古裝的醫者,手持荷葉對月祝由,口中念念有詞。仙子見狀,忙率阿楠、竹青朝霧中行禮——此乃“醫祖顯靈”,示意荷葉露的炮製需合“天人相應”之道。
第三折·九蒸九曬·七情和合
戌時正,濟生堂後廚的“五行爐”火光熊熊,每座爐前都有藥童持不同扇具扇火:
青龍爐木)前,阿楠揮動“鬆風扇”,扇麵繪著《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展翅”,配合陽露、羅漢果、香薷,藥汁沸騰時,爐中竟飛出青色煙霧,化作龍形,繞梁三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白虎爐金)前,竹青揮動“金箔扇”,扇骨刻著“白虎通”銘文,配陰露、白術、茯苓,藥汁熬至“滴水成珠”時,爐中響起虎嘯般的風聲,震得藥罐嗡嗡作響;
朱雀爐火)前,仙子親自揮動“朱雀羽扇”,扇羽采自丹頂鶴,配陰陽露、西洋參、麥冬,藥汁蒸騰時,爐中浮現赤色雀影,口銜仙草,直衝屋頂;
玄武爐水)前,陳郎中揮動“龜甲扇”,扇麵刻著《周易·坎卦》,配三倍陽露、附子、乾薑,藥汁熬至黝黑如漆時,爐底竟浮現龜紋,與藥汁中的氣泡相應。
阿楠注意到,青龍爐的藥汁表麵漂浮著細小氣泡,如肝氣條達時的“木氣升發”;白虎爐的晶體呈六邊形,如肺金的“收斂之性”;朱雀爐的藥液散發著甜潤氣息,如心火的“炎上之德”;玄武爐的藥汁厚重黏膩,如腎水的“閉藏之質”。陳郎中撫掌歎道:“四爐對應四象,竟暗合《神農本草經》‘上藥養命,中藥養性,下藥治病’之旨!”
第四折·辨證施藥·暑濕分消
亥時三刻,農夫李三喝下“清暑化濕露”,仙子取“脾俞”“胃俞”“大腸俞”穴,用“平補平瀉”針法,針柄上纏繞的荷葉絲竟隨呼吸輕輕擺動。“此露以香薷為君,”仙子解釋,“香薷乃‘夏月麻黃’,能外散暑寒,內祛水濕;配荷葉露升清,陳皮理氣,共成‘外疏內利’之功。”李三忽覺腹中湧動,連跑三次茅房,排出大量稀便,夾雜著未消化的稻殼,便後竟覺身輕如燕。
繡娘張氏飲下“健脾和中露”,仙子以“蜻蜓點水”法刺其“內庭”“陰陵泉”“豐隆”穴,每穴僅刺入一分,卻見針孔滲出淡黃色液體,如鬆脂滴落。“內庭瀉胃熱,陰陵泉利濕,豐隆祛痰,”仙子邊行針邊說,“配合荷葉露清暑,此乃‘釜底抽薪’之法。”張氏忽然嗅到繡繃上有荷葉清香,低頭一看,糾結的絲線竟自動解開,如暑濕之邪外散。
趙師傅的“溫陽化濕露”需在寅時35點,肺經當令)服下,仙子命人在其肚臍神闕穴)敷上“溫陽臍貼”——以附子、肉桂、麝香研末,用荷葉露調糊。服藥後,趙師傅頓覺丹田發熱,至卯時大腸經當令),矢氣頻作,排出的糞便竟呈黑褐色,挾帶腥臭味。竹青用尾巴點按其“氣海”“關元”穴,每點一次,便有熱氣從皮膚透出,如陽光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