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脂憶舊:藥香載夢記(1)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骨脂憶舊:藥香載夢記(1)

骨脂憶舊:藥香載夢記(1)(2 / 2)

他還在鈔本中畫了補骨脂的植株圖,標注“葉、花、籽”的形態,寫下種植、采收、炮製的細節。“此鈔非為揚名,隻為後人能識此草、用此草,讓補骨脂的溫厚之性,繼續護佑一方百姓。”沈仲山臨終前,將《德仁堂藥鈔》交給阿明,叮囑道:“行醫者,既要懂書中理,更要知民間苦,補骨脂的用法,還得在實踐中慢慢悟。”

阿明捧著泛黃的鈔本,看著藥圃中迎風搖曳的補骨脂,似懂非懂。多年後,當他成為“德仁堂”掌櫃,才明白師父的話——補骨脂的價值,不僅在藥本身,更在“實踐傳藝”的過程中,承載著醫者對百姓的牽掛。

第二卷清苑墨香·詩賦寄情

一、京城客舍“藥香憶”

清乾隆四十年,京城宣武門外,南下應試的江南書生黃景仁,租住在琉璃廠附近的客舍。時值深秋,北風漸起,他自幼體弱,兼之備考辛苦,常感腰膝酸軟,夜不能寐。同鄉好友聞訊,送來一包無錫“德仁堂”的鹽炒補骨脂,附信說:“此藥能暖腎安神,睡前用溫水送服三錢,或可解你之困。”

黃景仁按信中所說,每晚就著清茶服下補骨脂籽。初時隻覺腹中微暖,三日後,腰膝的酸痛竟減輕了,睡眠也安穩了許多。夜讀時,案頭藥罐散發的辛香,與硯台中的墨香交織,讓他想起江南老家的時光——母親常將補骨脂與核桃同煮,盛在青花碗裡,說“書生讀書費神,吃了能強筋骨、健精神”。

一日,黃景仁與幾位文友聚於客舍,談及思鄉之情,他指著案頭的藥罐笑道:“這補骨脂雖小,卻是我思鄉的‘信物’。聞著這香氣,就像回到了江南的灶間,看見母親煮藥的身影。”文友們皆歎:“黃兄以藥寄情,真是妙極!”此後,每當文友相聚,黃景仁總會泡上一壺補骨脂茶,讓大家嘗嘗“江南的暖”。

二、琉璃廠“詩藥緣”

琉璃廠街有一家“文淵閣”書鋪,掌櫃是位老秀才,與黃景仁常有往來。一日,老秀才患了“夜尿頻繁”之症,夜裡要起身三四次,白日精神萎靡,連書都無心打理。黃景仁得知後,便將補骨脂配伍核桃的食療方告知,並說:“此方能溫腎固澀,比吃藥溫和,您不妨試試。”

老秀才按方製作,每日清晨煮一碗“補骨脂核桃粥”。半月後,夜尿次數減少到一次,精神也振了。他特意備了筆墨紙硯,送到黃景仁客舍,笑道:“黃兄的方子救了我的覺,無以為報,這文房四寶,你備考正用得上。”黃景仁接過,見硯台是端溪老坑料,溫潤如玉,感激道:“不過是舉手之勞,怎好收如此貴重之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人相談甚歡,老秀才說起古籍中關於補骨脂的記載:“《本草綱目》中說補骨脂‘治腎泄、通命門、暖丹田’,與你說的食療方不謀而合。可見這草藥的妙處,既在醫典,也在民間。”黃景仁點頭:“我母親不懂醫典,卻從祖母那裡學來這方子,治好過不少鄰裡的腰膝痛。可見‘實踐’比‘書本’更直接。”

此後,黃景仁常到書鋪借閱古籍,老秀才也會請教他補骨脂的用法。一日,黃景仁在書鋪見到一本明代《農政全書》,其中記載“補骨脂可與麥種同播,能防蟲害”,他驚歎道:“原來補骨脂不僅能治病,還能助農,真是奇草!”老秀才笑道:“草木之性,本就多樣,隻是我們知之甚少罷了。”

三、秋闈“壯行茶”

乾隆四十一年秋闈前夕,黃景仁與幾位同鄉書生一同備考,眾人皆因緊張勞累,或多或少有些腰酸、失眠之症。黃景仁便從家鄉帶來的補骨脂中,取出一部分,炒香後分給大家,說:“這是江南的‘壯行茶’,睡前泡一杯,能暖腎安神,讓大家好好休息,考個好成績。”

書生們半信半疑,試用後,果然睡眠好了許多,腰酸也緩解了。其中一位書生,因過度緊張,竟患了“心悸”之症,答題時手都發抖。黃景仁便在補骨脂茶中加了少許桂圓肉,說:“桂圓能補心脾,與補骨脂同用,既能暖腎,又能安神,你試試。”

這位書生按法飲用三日,心悸竟好了,答題時也鎮定了許多。秋闈放榜,黃景仁與幾位同鄉皆榜上有名,雖名次不高,卻也如願入仕。眾人相聚慶祝時,都說是黃景仁的“壯行茶”幫了大忙。黃景仁笑著說:“這功勞該歸補骨脂,它不僅能治病,還能給咱們書生壯膽呢!”

席間,有人提議以“補骨脂”為題作詩,黃景仁沉吟片刻,吟道:“褐珠一粒寄鄉思,辛香一縷入硯池。莫道書生無長物,藥囊也有壯行詞。”眾人皆讚,說這詩既寫出了補骨脂的形態,又道出了“以藥寄情”的心境。

四、客舍“憶舊賦”

黃景仁在京城任職期間,常因公務繁忙,思念家鄉與故友。每當夜深人靜,案頭補骨脂的香氣便會勾起他的回憶——想起兒時與母親在藥圃采摘補骨脂,想起無錫“德仁堂”的銅鈴,想起與文友在客舍煮茶論詩的時光。

一日,他偶感風寒,腰膝酸痛複發,便又取來補骨脂,按母親教的方法,與核桃一同煮水飲用。喝著溫熱的藥湯,看著窗外飄落的秋葉,思鄉之情愈發濃烈,遂提筆寫下《都門秋思》四首,其中一首便有“補骨脂香飄舊夢,胡桃肉冷憶前歡”之句。

詩成後,他將詩稿放在案頭,藥香與墨香交織,恍惚間,似有母親的身影從詩中走出,正端著一碗補骨脂核桃粥,笑著說:“兒啊,天冷了,喝碗粥暖暖身子。”黃景仁眼眶一熱,喃喃道:“這補骨脂,真是懂人心的靈草,既療我身之痛,亦慰我心之思。”

後來,這首詩在文友間流傳開來,有人讚道:“黃兄以補骨脂入詩,將藥香化為鄉愁,真是‘以藥寄情’的妙筆!”黃景仁卻說:“不是我妙,是補骨脂本身就帶著時光的味道,它從江南來,帶著家鄉的煙火,自然能勾起人的舊夢與前歡。”

五、故友“贈藥箋”

黃景仁在京城任職數年,因性情耿直,仕途不順,後辭官南歸。臨行前,文友們紛紛前來送彆,老秀才從書鋪帶來一本手抄的《補骨脂驗方集》,說:“這是我搜集的補骨脂用法,有治病的,有食療的,還有助農的,你帶回去,或許用得上。”

黃景仁接過,見書頁上密密麻麻寫滿了驗方,有“補骨脂配杜仲治腰痹”“補骨脂配山藥治脾虛”,還有“補骨脂籽拌麥種防蟲害”等,甚至還有一首關於補骨脂的小詩:“江南褐珠草,溫性入腎牢。療疾兼寄思,歲歲伴良宵。”

他感動不已,說:“老掌櫃這份心意,比金銀還貴重。我定將這些驗方帶回江南,傳給‘德仁堂’的後人,讓補骨脂的妙處,繼續幫助更多人。”老秀才笑道:“這就好,補骨脂是草木,卻能連接人情,你我雖隔南北,卻因這靈草,也算有了牽掛。”

南歸的路上,黃景仁看著手中的《補骨脂驗方集》,聞著行囊中補骨脂的香氣,似覺一路的疲憊都消散了。他知道,這顆小小的褐珠,不僅承載著治病的智慧,更承載著文友間的情誼,以及跨越時空的“舊夢與前歡”。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北大博士 末日:從拿下鄰居禦姐開始 風災降臨,我靠定風珠打造女神國 我把生存遊戲玩成了養成 羅三炮:開局被比比東收養 1620!奪舍大明從遼東開始! 社畜穿越:靠擺爛當侯,卷王老爹 這金手指?靈言催眠為所欲為 東晉風華 九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