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脂憶舊:藥香載夢記(2)_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 骨脂憶舊:藥香載夢記(2)

骨脂憶舊:藥香載夢記(2)(2 / 2)

阿牛按老藥農說的,對照“識草歌”,果然很快就認準了補骨脂。他采收時,還特意留下一部分籽實,撒在山邊向陽處,說:“老祖宗說‘采草留種’,咱們得讓補骨脂在山上一直長下去,造福後人。”

老藥農們見年輕藥農如此用心,都很欣慰。他們說:“這‘識草歌’是咱們藥農代代傳下來的,沒有寫在書裡,卻比書還管用。補骨脂的智慧,就藏在這歌聲裡,藏在咱們的手腳上。”

第四卷醫文彙韻·歲月留香

一、藥鋪“詩畫壁”

清道光年間,無錫“德仁堂”藥鋪換了新掌櫃,是阿明的徒弟沈承業。他不僅繼承了祖輩的醫術,還喜好詩畫,常與文人雅士往來。為了讓藥鋪更有韻味,他在藥鋪的牆壁上,畫了一幅“補骨脂圖”——溪畔藥圃中,補骨脂迎風搖曳,一位老掌櫃正帶著學徒采收籽實,旁邊題著黃景仁的“補骨脂香飄舊夢,胡桃肉冷憶前歡”。

這幅“詩畫壁”吸引了許多文人前來觀看,有人還在壁上題詩,稱讚道:“藥香墨韻共徘徊,褐珠一粒寄情懷。莫道醫家無雅趣,也將詩思入藥齋。”沈承業見大家喜歡,便常在此舉辦“藥詩會”,邀請文人們品嘗補骨脂茶,討論補骨脂的用法與詩意。

一次“藥詩會”上,有位文人問:“沈掌櫃,補骨脂既是藥,又是詩中意象,你覺得它最珍貴的是什麼?”沈承業指著“詩畫壁”說:“它最珍貴的,是能在‘醫’與‘文’之間架起一座橋。醫者用它療疾,文人用它寄情,百姓用它養生,不同的人都能從它身上得到所需,這便是草木的大智慧。”

二、縣誌“靈草錄”

無錫縣重修縣誌時,編修者聽聞“德仁堂”補骨脂的故事,特意前來采訪沈承業,要將補骨脂寫入縣誌的“物產篇”。沈承業取出祖傳的《德仁堂藥鈔》,將補骨脂的種植、炮製、用法,以及民間的食療、驅蟲等經驗,一一告知編修者。

編修者聽後,感慨道:“補骨脂雖小,卻蘊含著這麼多智慧,既有醫家的實踐,又有文人的詩意,還有農人的經驗,真是‘一草融三境’啊!”他在縣誌中寫道:“補骨脂,縣境多有種植,性溫,入腎經,鹽炒為佳。能治腰膝冷痛、五更泄瀉,拌麥種可防蟲害,與核桃配伍可作養生食。文人以其寄情,農以其護田,醫以其療疾,為縣境靈草之一。”

縣誌修成後,沈承業特意買了一本,放在藥鋪的案頭。他說:“補骨脂從口傳心授,到寫入藥鈔,再到載入縣誌,這是對祖輩智慧的傳承,也是對草木之功的認可。往後,後人翻開縣誌,便知這株靈草,曾護佑過一方百姓,承載過一段時光。”

三、醫者“傳薪諾”

沈承業晚年時,將《德仁堂藥鈔》與收集的補骨脂驗方,一同交給徒弟,叮囑道:“補骨脂的學問,不在紙上,而在‘實踐’與‘心’。既要會炮製、會配伍,治好患者的病;也要懂它的性情,知道它能寄情、能養生,讓它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他帶著徒弟來到藥圃,指著補骨脂說:“你看這草,年年枯榮,卻總能在霜前結出飽滿的籽實,就像咱們醫者,不管時光流轉,都要守住‘治病救人’的初心。補骨脂教會咱們的,不僅是醫術,還有‘溫厚待人’的道理——它性溫,能暖人腰膝;咱們行醫,也要暖心扉。”

徒弟望著師父鬢邊的白發,又看了看藥圃中搖曳的補骨脂,鄭重地點頭:“師父放心,我定將補骨脂的用法與心意,一同傳下去,讓‘德仁堂’的銅鈴,永遠為百姓而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承業笑著點頭,拾起一粒褐紅的補骨脂籽,放在手心,似有藥香與墨香,皆隨這粒籽實,融入江南的暮色中。

四、文人“憶舊箋”

無錫文人秦湘業,與沈承業交好,常來“德仁堂”品茶論詩。一日,他看到藥鋪的“詩畫壁”,又聞著補骨脂的香氣,想起自己年輕時在京城求學,也曾用補骨脂緩解讀書之累,遂提筆寫下《骨脂憶舊箋》:“憶昔京華客,藥囊伴書燈。香飄驅夜冷,籽暖慰孤征。歸臥江南宅,猶思故友情。一草承今古,悠悠歲月明。”

沈承業見了,感慨道:“秦兄這箋,寫出了補骨脂的‘時空之味’啊!它從明代的藥鋪,到清代的書齋,從醫者的案頭,到文人的筆下,承載的不僅是治病的智慧,還有人情與歲月。”秦湘業笑道:“是啊,這株草就像一位老友,不管時隔多久,隻要聞到它的香氣,就能想起過往的人與事。”

後來,《骨脂憶舊箋》被收錄在秦湘業的文集中,流傳開來。有人讀了,便到“德仁堂”買補骨脂,說:“想嘗嘗這‘能憶舊的草’是什麼味道。”沈承業便笑著為他們介紹,補骨脂的故事,也隨之被更多人知曉。

五、寒夜“暖藥情”

一年深冬,無錫下了場大雪,氣溫驟降,許多百姓因受寒患上了腰腿痛。“德仁堂”藥鋪的補骨脂一時供不應求,沈承業便帶著徒弟,連夜炒製補骨脂籽,熬製“骨暖膏”。

雪夜的藥鋪,燈火通明,銅杵搗藥的聲音與藥香交織。一位老婦人冒雪而來,說老伴腰腿痛得厲害,無法下床。沈承業連忙包好補骨脂籽與“骨暖膏”,跟著老婦人冒雪前往。到了老婦人家,他親自為老人敷藥,又叮囑用法,直到老人疼痛緩解,才踏著積雪返回藥鋪。

回到藥鋪時,天已微亮,沈承業的眉毛、胡須上都結了霜,雙手凍得通紅,卻笑著對徒弟說:“能讓百姓在寒夜中暖暖和和的,這點苦算什麼。補骨脂性溫,咱們行醫的,也要有這溫厚之心,才能不負這株靈草。”

徒弟看著師父,又看了看案頭的《德仁堂藥鈔》,似懂非懂。多年後,當他成為“德仁堂”掌櫃,在雪夜為百姓送藥時,才明白師父的話——補骨脂的香氣,不僅能暖人身,更能暖人心,這便是“草木有情,醫者有心”的真諦。

上卷的故事,在江南的雪夜與藥香中落下帷幕。補骨脂從明代藥鋪的銅鈴下走來,在清代文人的詩箋中停留,在鄉野農圃的煙火裡紮根,以其溫厚之性,既療人身之疾,亦承歲月之痕。下卷的篇章,將隨這縷辛香,飄向更遠的時空,見證更多“醫”與“情”的交織,讓這株“記憶之草”,繼續在時光中留香。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盜墓之吳家多了個大小姐 一眉轉世到東北,除魔衛道爽歪歪 全國各地恐怖民間故事 在漢武帝手下當官,我隻想擺爛 重生大明:嶽丈朱元璋! 掘明 千秋世家:從秦末開始 鐵血少帥:華夏山河寸土不讓 皇上,您發配邊疆的廢物稱帝了! 紅樓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