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麵之上,人影浮動,清晰地映出千年以來,所有曾在此井飲水者說過謊話時的卑劣麵容——其中,赫然就有當朝宰相與兵部侍郎密謀,克扣西北邊軍糧餉時的醜惡嘴臉。
消息還未傳開,京中便已有三名當初積極參與焚書的官員暴斃。
三人死狀驚人地一致,皆是七竅流血,口中塞滿了冰冷的鐵屑,喉管仿佛被無形的利刃齊齊割斷。
一夜之間,民間悄然流傳起一句新的諺語:“關老爺不用刀,他讓你自己照見良心。”
關興的意誌感知到了這一切。
他發現,當集體良知被喚醒後,已形成一種強大的、自發的抵抗機製。
他不再需要主動顯化文字去警示世人。
於是,他將自己的意誌緩緩退守,沉入那棵貫通天地的青金巨樹根係深處,不再強行乾預,而是如春雨潤物般,默默催化著深植於血脈之中的“記憶的覺醒”。
江南,一場連綿的暴雨衝垮了一座年久失修的古橋。
鄉民們在清理河道時,從橋墩的基座下掘出了一具早已白骨化的披甲屍骸。
屍骨雖已殘缺,但姿態卻依舊是挺立的。
正當眾人準備將其草草掩埋時,一個眼尖的孩童發現,那屍骨的掌骨之中,竟死死攥著半塊燒焦的陶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識字的老者湊上前,辨認出陶片上用炭筆潦草寫下的八個字:“勿言將軍走麥城。”
一股難以言喻的悲愴與肅穆籠罩了整個村莊。
當夜,全村老少竟自發地執起燈籠火把,為這具不知姓名的骸骨守靈。
午夜時分,村裡的孩童們,在沒有任何人教導的情況下,竟齊聲哼唱起一段蒼涼而古老的歌謠,那旋律悲壯,歌詞正是早已失傳數百年的《漢中曲·忠魂引》。
雨絲之中,那古老的殘念悄然融入,低聲呢喃:“這不是我教的,是他們心裡本來就有。”
西北荒原,風沙漫天。
一座被黃沙掩埋了半截的無名碑,突然劇烈地顫動起來。
沙土簌簌滑落,碑底的沙坑中,竟猛地伸出一隻乾枯如樹枝的手。
緊接著,一個衣衫襤褸、形同鬼魅的身影,從沙下掙紮著爬了出來。
正是三年前為守護此碑,被官府下令活埋的守墓人陳老三。
他雙目渾濁,嘴唇乾裂,喉嚨裡發出破風箱般的沙啞聲音:“我答應過……守到最後一塊碎片回來。”
話音未落,遠處起伏的沙丘之上,緩緩出現了數十道身影。
他們是附近的農夫、城裡的乞丐,甚至還有拄著拐杖的退役老兵。
每一個人,都艱難地拖著一塊大小不一的石塊,默默地向著這座無名碑走來。
他們的胸前,無一例外,都彆著一朵早已乾枯的青金藤花。
而在他們身後,在那更遙遠的地平線上,異變陡生。
九十九道璀璨奪目的青金光柱,在同一時刻,從華夏大地的四麵八方衝天而起,撕裂了昏黃的天幕,直貫星河。
那是所有心鏡井,在積蓄了千年的力量後,同時沸騰的征兆。
風沙之中,關興的意誌在低語,帶著一絲欣慰與決然。
“這一次,不是我在護他們……是他們在護‘關’字不滅。”
喜歡麥城悲歌與武聖傳奇請大家收藏:()麥城悲歌與武聖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