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馬特貝起來的時候順便就把胖紙也拉了起來,還有30多天就要中考,胖紙現在也是跟時間賽跑。
6月2日,周一了,國外不過端午節,亞洲時段陸續開盤,最早是澳洲。
美元兌人民幣倒是下不去,還扛在7.2附近,馬特貝也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但盯著再說。
美元指數能一直不遠離100向下破,現在看人民幣是起了作用的,後麵他們還有穩定幣這些,看看是不是真的可以用穩定幣來化解美債吧。
馬特貝比較關心的還是汽車產業鏈相關的,美國對歐洲的鋼鐵本來就是25,現在加到50,影響到底在哪裡?
歐洲對美國出口的鋼鐵主要是汽車用鋼麼?
根據2024年數據,歐洲對美國出口的鋼鐵總金額約為54億歐元,占歐盟鋼鐵出口總額的7,對應出口量為370萬噸。
鋼鐵是汽車製造的核心原材料,美國關稅提升直接導致歐洲車企成本激增。以德國大眾、瑞典沃爾沃等在美銷量較大的品牌為例,其進口車型成本每輛可能增加超過1000美元。穆迪分析指出,約50在美銷售的歐洲品牌汽車依賴進口,關稅提升將顯著削弱其價格競爭力。此外,美國要求車企“本土生產整車及零部件”的政策,可能迫使歐洲企業將部分產能轉移至美國,進一步推高運營成本。
歐洲對美國出口汽車銷量
2024年歐盟對美國的汽車出口量約為75萬輛,占歐盟汽車出口總額的24價值389億歐元)。這一數據反映了德國、英國等歐洲車企對美高端市場的依賴,例如寶馬、奔馳在美銷量占其全球份額的20以上。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歐盟是美國第三大汽車進口來源地,僅次於墨西哥和日本。
歐洲對中國出口汽車銷量
2024年歐洲對華汽車出口量約為34萬輛,主要來自德國19.3萬輛)、斯洛伐克6.2萬輛)、英國4.5萬輛)等國家。儘管歐盟對華汽車貿易保持145億歐元順差,但出口量同比下降22.3,反映出中國本土品牌如比亞迪、蔚來)的崛起對歐洲高端市場的擠壓。
2024年歐洲對美汽車出口仍以高端市場為主,但麵臨關稅和本土生產壓力;對華出口則受中國新能源產業崛起衝擊,傳統燃油車份額持續收縮。
看這個情況,中美典型是聯合雙打麼?方法不太一樣,一個技術上下狠手,一個政策上下黑手,結果就是歐洲車企挺疼,難怪德國現在想通過發展軍工來緩解,他們的很多車企原來倒都是軍工巨頭。
馬特貝知道,中國對歐洲的進口燃油車除了技術上實現替代以外,還有一個狠招——進口燃油車的稅金,這個是很多人沒太注意的。當國內自己能生產相應等級的豪華車,對進口豪華燃油車的打擊可能會非常大,但這個過程不知道怎麼演變,也不知道會怎麼實現?需要多久?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