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的亦莊基地二期很關鍵,那一期主要是哪些項目?
亦莊基地已建成項目
1.小米汽車工廠已投產)
位置:亦莊馬駒橋智造基地。
規模:占地71.8萬平方米,含六大車間及2.5公裡測試跑道,規劃年產能30萬輛一期15萬輛)。
2024年11月小米su7月交付量突破2萬輛,年目標提升至13萬輛。
投產時間:2024年量產。
2.北京奔馳及發動機工廠
地位:亦莊汽車產業“雙核”之一,戴姆勒全球第二大發動機製造基地。274276係列),整車製造與北汽新能源協同。
3.極狐交付中心非生產性設施)
功能:銷售與售後服務,非生產基地。
規模:北京最大交付中心,日交付能力30+輛,含充電設施與用戶休閒區。
4.產業鏈配套企業
海納川公司北汽旗下):全球零部件百強第37位,為本特勒海納川底盤)、延鋒北汽內飾)等提供支持。
研發機構:國汽智聯智能網聯研發)、北汽藍穀測試中心三電驗證)。
科技企業:
芯馳科技與backberry合作車載芯片)。
亮道智能激光雷達,獲國際信息安全認證)。
亦莊一期項目裡,還有一個待建的項目,但暫時存在不確定性。
2025年2月25日公告:北汽藍穀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批準了“北京高端智能生態工廠建設項目”的立項申請,項目選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總產能12萬輛,其中一期產能5萬輛,總投資2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焊接、塗裝、總裝車間及配套設施。
合作模式:采用“政府建廠、企業租賃”模式——政府承擔土地、廠房及公共設施投資,北汽新能源租賃使用並自籌設備資金約25億元)。
當前狀態:規劃未落地
無實質性進展
未開工:截至2025年7月,亦莊經開區未啟動土地平整或施工,公告明確提示“項目具體投資方案尚未確定”“是否實施存在不確定性”。
審批未完成:需通過政府審批及詳細經濟效益分析,目前無進一步披露。
產能調整矛盾
北汽藍穀2024年已將總產能從32萬輛縮減至27萬輛鎮江工廠15萬輛+密雲工廠12萬輛),且產能利用率不足502024年銷量僅11.39萬輛)。
新建工廠需額外投資25億元,但公司連續5年虧損超290億元2024年預虧6569.5億元),資金壓力巨大。
從現有查到的情況分析,北汽藍穀的潛在產能不需要太擔心,極狐鎮江的產能如果滿產,這個亦莊的項目也可以啟動。
而享界密雲的產能規劃可以擴展到30萬輛年,如果銷量真的起爆,那北汽集團的亦莊二期也能接上,規模從85億的設備采購規劃來看不會比問界兩江的70萬輛年產能少很多。
所以,北汽藍穀的主要問題就是營銷方麵了,銷量能不能起爆?
那未來馬特貝的重點跟蹤方向就是北汽藍穀營銷體係的建設情況、每月生產經營快報和每周銷量排行數據。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