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經過三天的反複核查,馬特貝最終還是確認了極狐t1、s3和考拉的生產工廠——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北汽株洲基地),隸屬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汽集團),是北汽集團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核心生產基地。
株洲基地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為港股北京汽車01958.hk)全資所有,負責生產極狐t1s3考拉等車型,產量計入北京汽車。而北汽藍穀.sh)作為品牌運營方,銷量和營收計入自身報表,形成典型的“代工生產品牌銷售”分工。
極狐t1、s3和考拉放在株洲基地主要考慮的還是降低整車成本,供應鏈本地化:降本10–15;人力與製造管理:降本5–8;規模效應與產線適配:降本3–5。
株洲市聚集了16家規模以上汽配企業,覆蓋電驅係統、內飾件、底盤件等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高達40;株洲基地一線工人平均薪資較鎮江低20;株洲基地采用鋼製車身生產線,設備投資比鎮江基地低40。
北汽將t1、s3及考拉投放株洲基地,是通過本地化供應鏈、人力優化和規模效應三重杠杆,實現整車成本15–25的降幅。考拉售價從15萬元級下探至10萬元以內,印證了該策略的有效性。
株洲基地通過供應鏈本地化本地配套率40)、人力成本優化薪資比鎮江低20)、經濟型產線設備成本低40)等措施,使t1考拉等車型製造成本降低1525。
市場驗證:考拉s通過株洲生產將起售價從15萬元級壓至9.98萬11.98萬元,降幅達2033,直接支撐價格競爭力。
t1是北汽“三年躍升行動”首款量產車型,定位小型純電suv,軸距2770同級領先),搭載70k電機,續航425k,主打年輕市場。
北汽藍穀把極狐t1、s3和考拉放在株洲基地,很明顯是為了進一步壓縮整車成本,有利於極狐和競品之間的價格競爭。
株洲基地是屬於港股上市的北京汽車全資子公司,所以極狐t1、s3和考拉是交給株洲基地代工生產的,產量計入北京汽車,銷量計入北汽藍穀。
所以這三款車型的營收是算在北汽藍穀的,也會對北汽藍穀的營收有一定的貢獻,但是不是能帶來淨利潤的貢獻,還要觀察中報和年報披露的數據,過去幾年北京新能源eu和極狐考拉給北汽藍穀帶來的都是虧損,而且單車虧損幅度不小。
t1s3考拉的銷售收入100計入北汽藍穀營收,2025年上半年北汽藍穀銷量6.7萬輛同比+139.73),其中極狐品牌占5.6萬輛含考拉等),直接推動營收增長151。
代工模式下,北汽藍穀需向北京汽車支付整車代工費用,具體成本結構未公開。但財報顯示,北汽藍穀2025年上半年預虧22億24.5億元,證明代工成本尚未被規模效應覆蓋。
曆史虧損延續:2024年eu係列因過度依賴b端市場、產品力落後,拖累毛利率至11.64;而考拉雖降價走量,但2024年極狐品牌單車虧損仍達約3.5萬元淨利率47.36)。
扭虧的積極信號: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4.1個百分點,單車均價上漲9000元,反映“清單式成本管理”已削減數十億元冗餘成本。若極狐品牌年銷量突破15萬輛當前年化約11.2萬輛),固定成本攤薄後單車盈利有望轉正。
北汽將考拉t1置於躍升計劃首位,因它們同時解決三大戰略需求:
規模基石:以價換量衝刺50萬輛目標,觸發盈利拐點;
技術通道:平民車型驗證尖端技術,反哺高端品牌溢價;
生態入口:親子場景占據家庭消費入口,衍生價值遠超車輛本身。
最終目標是通過規模效應2027年)+結構優化享界占比提至13),將極狐毛利率從14.92024年)轉正,而當前虧損本質是新能源市場頭部競爭的必然代價。
簡單理解就是通過推動極狐t1的銷售來拉動極狐整體銷量,銷量的提升會反哺供應鏈,實際可以讓整個極狐供應鏈成本大幅降低;極狐銷量上升刺激北汽藍穀營收成長,有利於11月的定增可以順利完成,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享界開發;享界高毛利可反哺極狐品牌研發;政策傾斜,湖南省“製造強省”政策補貼,株洲基地每輛電動車獲地方補貼5000元。
北汽集團的算盤打得還是很響的,要說對國家政策補貼方麵的研究,北汽集團確實有一定的優勢,現在就看下半年市場的反饋。
北汽的“算盤”本質是一場合規的資本效率遊戲:
短期看t1:用10萬級市場的“極致性價比”換取規模,對衝株洲基地閒置產能,壓降供應鏈成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期看定增:用營收高增長吸引戰投,為享界技術迭代輸血,鞏固高端市場話語權;
長期看反哺:用享界的高毛利反哺極狐技術升級,最終實現“高端養平民”的可持續循環。
這裡麵還有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極狐t1和考拉都承接了類似比亞迪天神之眼c的基礎智駕功能,以普惠的車型給消費者帶來智駕體驗,最終打擊的還是這方麵完全沒有還手能力的燃油車體係。
極狐t1考拉的普惠智駕策略,本質是用新能源的“智能化長板”擊穿燃油車的“成本優勢短板”,其戰略價值甚至高於單純的價格戰:以“油電同價智駕”收割燃油車基盤用戶尤其首購年輕群體);培育用戶智駕習慣,為高階功能如華為ads3.0訂閱製)鋪設轉化路徑。
極狐t1采用了大疆車載現為卓馭科技)的低成本智駕方案
極狐t1官方確認搭載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支持自動泊車和高速領航輔助,但未配備激光雷達,傳感器組合與大疆車載的7v9v方案高度一致。
功能上僅覆蓋a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動泊車等2級基礎功能,未提及城市noa需高算力+激光雷達),符合大疆中低階智駕方案的定位。
極狐t1選擇大疆車載智駕方案是明確的低成本策略落地:
成本優勢:硬件投入控製在8000元以內,為大空間設計配置留出預算空間;
場景匹配:基礎2功能覆蓋通勤剛需,避免用戶為冗餘功能付費;
戰略協同:支撐北汽“以價換量”的核心目標,為後續享界反哺研發蓄力。
可以明確,極狐品牌的發力,最終要的還是同價位燃油車體係讓出來的市場。要取得極致的勝利,始終還是要樹立以有打無、以強擊弱的優勢,而不是去找比亞迪、吉利這些實力相當的拚個你死我活,所以北汽最終的策略,可能還是死磕燃油車占領的市場,宣傳上可能都直接對標合資車更容易打出局麵,而不是盯著什麼海鷗來比。
2024年15萬以下燃油車年銷超680萬輛占乘用車總量52),其中合資品牌占比65約442萬輛)。
用戶痛點:年輕首購群體對油費敏感月薪6000元占比47),且厭惡落後科技感60用戶因無智駕放棄燃油車)。
銷售話術:“您正在看的這款燃油車,三年後殘值不如極狐電池值錢”。
最後,北汽藍穀極狐t1最優策略之一可能是:以田忌賽馬之策,攻燃油車必救之地。
核心戰場:北汽以t1考拉為矛,避開海鷗代步車)、元pus家用suv)的纏鬥,直擊本田xrv大眾途嶽等燃油命脈;
打擊邏輯:用“油電同價智駕”的壓倒性優勢,在燃油車最脆弱的15萬級市場建立“技術代差→用戶遷移→口碑裂變”的閉環;
終極目標:借電動化浪潮收割合資燃油基盤,在2027年前將極狐市占率從2.1提升至8對應50萬輛年銷)。
需在2025年內合資全麵電動化前)通過極致成本控製t1毛利>5)與精準營銷穿透油轉電用戶轉化率>25),將戰略窗口期轉化為不可逆的市場結構重塑。
喜歡馬特貝的炒股人生請大家收藏:()馬特貝的炒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