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易的話,就像一記重錘砸在肖海濤的內心裡。
肖海濤是真的沒想到這個方案有這麼大的影響。
如果真的十多年後出現像蘇易說的場景,肖海濤無法想象自己那時候會是多麼的內疚。
也無法想象自己作為執行這個方案的人要背負多少罵名。
此時肖海濤的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語的內疚,聽著蘇易震聲如雷的嗬斥,肖海濤愧疚的輕聲說道:
“不重,一點也不重。”
“蘇總,我是真沒想到有這麼嚴重的影響。”
“我現在真的明白了,為什麼我們光華集團十幾萬員工,我們從來沒有與第三方合作過。”
“之後我一定會反思我的問題,也會警惕自己的再犯重樣的錯誤。”
何華聽著肖海濤的話,也是一臉嚴肅的說道:
“蘇總,這次事情給我也踏實的上了一課,我們企業發展初期肯定是賺錢,但是發展到現在,除了賺錢追求的是什麼。”
“是利益為上?還是以人為本?”
“這不隻是我們麵臨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企業都會麵臨的抉擇。”
“我很高興蘇總剛才的思維,堅持以人為本的的思路,以後我也會按照這個思維把我們光華集團做下去。”
何華的總結性的感悟,讓蘇易內心也有一絲感悟。
做企業真的如何華總結的,到底是利益至上,還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看似簡單的一個詞,要在企業生長的過程中從頭至尾的貫徹的確很難。
特彆是在企業遇到瓶頸或困難的時候,在企業生存和犧牲員工利益的抉擇中,大部分企業會選擇前者。
當然有的企業家緩過來以後,會對之前犧牲的員工利益補償。
但是有的企業,在一次放棄了員工利益之後,讓企業獲得利益的甜頭,就會像上癮一樣,一去不回頭的走下去。
蘇易不知道其他有錢人怎麼想的,但是對他來說,現在錢就是個數字。
他的追求早已不是資產的膨脹,而是如何做一些可以推動社會的事情,順便讓跟隨他的兄弟們都混的好起來。
也許很多企業家的思維和他是一樣的,但是同樣很多企業家身不由己。
縱觀華夏現在的私企,能不被資本影響的企業極少。
資本追求的是利益。
光華集團沒有資本的介入,蘇易根本不需要看資本的臉色。
未來美食外賣網的融資,雖然有資本的介入,但是蘇易自信能像盤古時代一樣把資本駕馭住,不被資本影響經營的策略。
何華的話,蘇易也有了一絲感悟,看向何華和肖海濤說道:
“何總說的很有道理,我們企業的核心思維,一定要以人為本。”
“我們不是資本家,我也不想做資本家。”
“我們辦企業肯定是要賺錢,但是不能隻有我賺錢,也不能說隻有我們高管賺錢,而是要我們全集團的員工都賺錢。”
“彆人我管不了,但是我們集團所有的員工我必須管。”
“何總,這次外賣員第三方合作的事情,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問題。”
“我們在企業經營的時候,到底是利益至上還是以人為本,這不應該是我們這些高管需要猶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