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答案讓邁克爾·肖有些意外。
他以為呂喆會說重整旗鼓,備戰下一屆,或者引進更強的歸化球員。
但他說的,卻是一件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成果的、最基礎、最耗費心力的工作。
“但是……這……這項工作的投入是難以想象的。”邁克爾·肖斟酌著詞句,“我知道您和姚朙先生——他曾經是華國籃球運動協會的會長——有過很多合作,推動‘體教融合’,構建青訓體係。但這種事情,光靠官方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不夠。”呂喆笑了笑,那笑容裡帶著一種“你總算問到點子上了”的讚許。
“所以,我來補上。”
“我的‘喆’係列簽名鞋,每年都會有一大筆利潤,被直接劃入一個獨立的公益基金。”
“這個基金隻有一個目標:為華國所有熱愛籃球、有天賦的孩子,提供他們能想象到的、最專業的一切。”
呂喆伸出一根手指。
“最專業的教練。我用cj體育經紀公司的資源,從美國,從歐洲,請來最頂尖的青訓專家,讓他們把最先進的理念帶到華國。”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最專業的環境。我們資助、修建了上百個籃球訓練基地,裡麵的設備、場地,全部對標nba級彆。”
“而且,這一切幾乎是免費的。隻要你被選中,你就能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完全免費地享受到這一切。”
“還有最高質量的比賽。”他伸出第三根手指,“我們建立了從u8到u18的全國聯賽體係,讓孩子們常年有高質量的比賽可打,在對抗中成長。”
“這……這每年的投入……”邁克爾·肖倒吸一口涼氣,他大概能算出來那是個天文數字。
“一年幾個億美元吧。”呂喆說得輕描淡寫,仿佛在談論一筆微不足道的開銷,“錢不是問題。影響力也不是問題。”
“我在nba、在全球籃球圈的人脈,都能用上。”
“各種交流項目,把有天賦的孩子送出去,把頂級的教練請進來,這些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邁克爾·肖徹底說不出話了。
他眼前的這個人,不僅僅是一個籃球之神。
他簡直是在以一己之力,試圖改變一個國家一項運動的整個生態係統。
“為什麼……您為什麼會認為,這樣做就一定能成功?”
呂喆的眼神亮了起來,這個問題顯然觸及了他最核心的信念。
“邁克爾,你聽過那個老掉牙的笑話嗎?”
“說我們華國十四億人,卻找不出十一個會踢足球的,或者五個會打籃球的。”
邁克爾點了點頭。
“這就是最大的誤解。”呂喆的聲音充滿了力量,“問題從來不在於我們人多不多,而在於我們那個龐大的人口基數裡,有多少人真正接觸過專業的、成體係的訓練?”
“這個數字,在過去,少得可憐。”
“你看看美國,三億人,配合他們那一套從社區到高中的完整體係,就能源源不斷地打造出世界上最強的籃球隊。”
“我的想法很簡單。”
呂喆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我不需要把他們的體係百分之百搬過來,那不現實。”
“我隻需要做到他們體係的百分之八十,就足夠了。”
“我相信,以我們十四億人的人口基數,隻要有那麼一套還過得去的體係在運轉,就一定能源源不斷地冒出世界級的籃球運動員。”
“打nba?那絕對不是問題。”
“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