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敏感區域篩選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955章 敏感區域篩選

第955章 敏感區域篩選(1 / 2)

卷首語

1972年5月19日的清晨,北京西郊某情報分析中心的鐵門在晨光中緩緩打開,陳恒踩著露水走進院子時,懷裡的文件袋沉甸甸的——裡麵裝著37個偵察區域的基礎資料,還有一份蓋著“機密”印章的任務通知。三天前剛完成衛星過境驗證的團隊,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就接到了更緊迫的任務:聯合國防科工委,從37個區域裡篩出“核設施與重要軍事目標”。彼時,外部情報環境複雜,每一個區域的誤判都可能影響後續防護部署,陳恒摸了摸文件袋上的封條,心裡清楚:這不是普通的技術篩選,是在密密麻麻的數據裡找“要害”,容不得半分差錯。紅磚樓裡的燈光,又將在接下來的三天裡,亮到深夜。

一、任務承接:沉甸甸的責任

5月19日8點,情報分析中心的會議室裡,長條桌被文件占得滿滿當當。陳恒站在桌前,手裡捏著任務通知,目光掃過在座的十幾個人——老張、負責數據統計的小林、懂密電編碼的老鄭,還有剛從國防科工委趕來對接的李參謀。“這次任務,簡單說就是‘篩區域’。”陳恒的聲音不高,卻讓屋裡的空氣瞬間繃緊,“國防科工委給了37個偵察區域的初步清單,咱們要對照《1972年國家敏感區域名錄》,把裡麵的核設施、導彈基地、軍事機場找出來。”

他把一摞藍色封皮的名錄推到桌中間,封麵上“國敏錄7201”的編號清晰可見:“這份名錄是核心依據,裡麵記載了每個敏感區域的類型和大致範圍,但部分地理坐標需要咱們補充標注。”陳恒看向老張,“老張,你經驗豐富,地理坐標標注的活兒,就交給你了。”

老張趕緊點頭,伸手拿起一本名錄,翻開第一頁,“區域08:西北核設施”的字樣映入眼簾,後麵跟著一串模糊的經緯度範圍。他手指在紙麵上輕輕劃著,心裡犯起了嘀咕:這坐標隻精確到度,要是標偏了,後續衛星關聯就會出錯。“陳組長,名錄裡的坐標有些太粗了,比如區域08,隻寫了東經95°97°,北緯38°40°,要不要聯係國防科工委要更細的?”

李參謀接過話頭,語氣帶著幾分無奈:“咱們也想給更細的,但部分核設施和導彈基地的精確坐標屬於絕密,目前隻能提供到這個精度,後續你們結合衛星數據再校準。”他頓了頓,補充道,“另外,這次還要算衛星和區域的關聯頻次——19顆偵察衛星的過境記錄都在這兒了,重點看哪些衛星反複過同一個區域,頻次高的,大概率是高敏感目標。”

小林抱著厚厚的衛星過境記錄本,心裡咯噔一下:19顆衛星,37個區域,要手工統計每個衛星和每個區域的關聯次數,這工作量不小。“陳組長,統計頻次的時候,是按衛星過境次數算,還是按傳回數據的次數算?”“都算,隻要衛星對某個區域有過偵察記錄,就算一次關聯。”陳恒的回答很明確,“而且要分開統計,不能混在一起,不然數據不準。”

老鄭坐在角落,手裡翻著一本泛黃的手冊,是《1971年美方軍事通信術語庫》。他抬頭看向陳恒:“要是篩出來可疑區域,怎麼確認是核設施還是軍事目標?光靠名錄可能不夠,說不定得看密電裡的編碼。”陳恒眼睛一亮:“對,國防科工委給的密電片段裡有‘datatype=nuc’‘datatype=i’的編碼,你重點研究下這兩個編碼對應的語義,後續用來確認區域性質。”

散會後,大家立刻分頭行動。老張把名錄攤在桌上,拿出軍用地圖鋪在旁邊,鉛筆、直尺、圓規擺了一地。他先在地圖上找到區域08的經緯度範圍,用圓規畫出大致區域,又在旁邊標注“西北核設施”,筆尖頓了頓,還是在後麵加了個“?”——沒拿到精確坐標,他心裡總不踏實。

陳恒走到小林的工位,看到她正對著衛星記錄本發呆:“怎麼了?”“陳組長,你看這顆衛星,5月10日過了區域08,12日又過了一次,但是12日的記錄隻寫了‘過境’,沒寫有沒有傳數據,算不算關聯?”小林指著記錄本上的字跡問。陳恒湊過去看了看,眉頭皺了皺:“算,隻要過境時針對該區域做了偵察動作,不管有沒有傳回數據,都算一次關聯。”他怕小林記混,又補充道,“你把這類情況單獨標出來,後續咱們再核對數據傳輸記錄。”

老鄭則把術語庫翻到“數據類型”章節,手指在“datatype”詞條上慢慢劃:“nuc……nucear核),i……iitary軍事),和密電裡的表述能對上。”他把這兩個編碼抄在紙上,又找來了之前的密電片段,逐句比對,確認沒有其他歧義後,才把紙條貼在手冊封麵上,方便後續查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天晚上,辦公室裡的燈全亮著。老張還在對著地圖和名錄核對,眼睛都看酸了,就用手背揉一揉;小林的麵前堆著一摞衛星記錄本,手指在紙上一行行點著,嘴裡念念有詞地數著關聯次數;老鄭則在整理密電編碼的對應表,時不時和陳恒討論兩句。陳恒走了一圈,看到大家眼裡的紅血絲,心裡既感動又著急——任務隻有三天,第一天得把基礎工作做紮實,不然後麵就趕不上了。

曆史考據補充

《1972年國家敏感區域名錄》基本信息:該名錄現存國防科工委檔案館,編號“國敏錄7201”,共收錄敏感區域42個,其中明確標注“核設施”“導彈基地”“軍事機場”的共18個,記載“區域08為西北核設施東經95°97°,北緯38°40°)、區域15為西南導彈基地東經102°104°,北緯28°30°)、區域28為華北軍事機場東經114°116°,北緯38°40°)”,其餘區域標注為“待確認敏感目標”據《國防科工委1972年檔案彙編》第一卷記載)。

19顆偵察衛星背景:此次用於關聯分析的19顆衛星,均為1972年15月過境我國上空的美方偵察衛星當時內部稱“外偵0119號”),衛星過境記錄主要來源於全國7個地麵觀測站的光學觀測數據及信號監測數據,每顆衛星的過境時間、覆蓋區域均記錄於《1972年外偵衛星觀測總冊》現存於情報分析中心檔案庫,編號外觀7205)。

人員配置依據:當時情報分析團隊的配置遵循“技術+情報+協調”原則,陳恒為技術負責人此前參與衛星過境驗證),老張為地理信息專員有10年軍用地圖標注經驗),老鄭為密電分析專員曾參與1971年美方通信術語整理),小林為數據統計員擅長手工數據彙總),符合1972年情報分析工作的人員配置標準引自《情報分析中心1972年人員崗位表》)。

二、名錄核對:坐標裡的嚴謹

5月20日早上,老張一到辦公室,就把標注好的前10個區域坐標表放在了陳恒桌上。“陳組長,這是我昨天標好的,你看看有沒有問題。”他站在旁邊,手不自覺地攥著衣角——雖然反複核對了三遍,但還是怕出錯。

陳恒拿起坐標表,和《敏感區域名錄》逐行比對。看到區域08後麵的“?”,他抬頭問:“老張,怎麼加了個問號?”“名錄裡的坐標隻到度,我標在地圖上,範圍太大了,怕後續衛星關聯時不準確。”老張的聲音有點低,“我已經給國防科工委發了電報,問能不能給更精確的坐標,還沒收到回複。”

陳恒點點頭,理解老張的顧慮:“這個問號加得對,不盲目確定,是嚴謹的。”他翻到區域15,指著坐標問,“這個區域的範圍裡有兩座山,衛星過境時會不會受地形影響?”老張趕緊說:“我查了地形資料,兩座山的海拔都在1500米以下,衛星的觀測高度能覆蓋,應該不影響。”陳恒放下表格:“好,你再催下國防科工委的回複,爭取今天拿到精確坐標,不然區域08的關聯分析會有偏差。”

老張剛回到工位,小林就拿著一張統計表跑了過來:“張師傅,你標的區域08範圍,有3顆衛星的過境軌跡剛好擦著邊,算不算關聯?”她指著統計表上的衛星編號,“比如外偵05號,5月8日的過境軌跡,離區域08的邊界隻有10公裡。”

老張湊過去看了看,又拿出地圖,在上麵量了量:“10公裡有點遠,不算。咱們得按名錄裡的經緯度範圍來,超出哪怕1公裡都不算,不然統計就亂了。”小林點點頭,又問:“那區域15有顆衛星過境時,覆蓋了一半範圍,算一次關聯嗎?”“算,隻要覆蓋了區域的一部分,就算一次關聯,後續在備注裡寫清楚覆蓋比例就行。”老張耐心解釋,心裡卻在想:這統計的標準要是不明確,後麵的數據就全亂了,得和小林把所有特殊情況都定好規矩。

上午10點,國防科工委的回電到了。李參謀拿著電報走進來,遞給老張:“區域08的精確坐標來了,東經95.8°96.2°,北緯38.5°39.0°,比之前的範圍縮小了不少。”老張趕緊接過電報,快步走到地圖前,用橡皮擦去原來的標注,重新用圓規畫出精確範圍,這次沒有加問號,筆尖落下時穩了很多。“這下準了。”他鬆了口氣,把更新後的坐標表拿給陳恒看。

陳恒正在和老鄭討論密電編碼。“老鄭,‘datatype=nuc’除了核數據,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的解釋?”“我查了術語庫的附錄,裡麵明確寫了‘僅用於核設施相關偵察數據標注’,沒有其他語義。”老鄭指著術語庫的頁麵說,“‘datatype=i’的範圍廣一些,但結合密電裡的上下文,‘區域15’‘區域28’對應的都是軍事目標,所以能確定是軍事數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到老張進來,陳恒接過坐標表:“精確了就好,小林那邊統計關聯頻次,就按這個新坐標來。”他轉頭對老鄭說,“等小林把頻次統計出來,咱們就用這兩個編碼去對應,確認區域性質。”

中午吃飯時,大家都沒離開辦公室,食堂師傅把饅頭和菜送了過來。老張一邊啃饅頭,一邊看著地圖上的區域08,心裡在想:這地方是核設施,要是關聯頻次高,說明衛星重點偵察,後續防護就得跟上。小林則在旁邊繼續數關聯次數,飯放在一邊都涼了。“小林,先吃飯,數據下午再算。”陳恒把熱菜推到她麵前,“彆著急,咱們得保證數據準確,不是比誰算得快。”

下午,老張又遇到了新問題:區域28的坐標裡,有一個小村莊,會不會和軍事機場混淆?他趕緊找來了《華北地區軍事設施分布圖》,對照著看,發現小村莊在軍事機場的西北方向,距離5公裡,不在機場範圍內。“還好,沒混在一起。”他在坐標表上備注“村莊與機場無重疊”,才放下心來。

陳恒過來檢查時,看到了這個備注:“考慮得很細。”他拍了拍老張的肩膀,“咱們做的每一步,都關係到後續的判斷,多一個備注,後續看報表的人就多一分清楚。”老張點點頭,心裡暖暖的——之前擔心標錯的緊張,在陳恒的認可裡慢慢消散了。

到了傍晚,37個區域的坐標全部標注完成,其中18個明確敏感類型的區域,坐標都補充了精確數據或備注。老張把坐標表整理好,複印了幾份,分給每個人:“後麵統計頻次、確認性質,就按這個表來,有問題隨時找我。”

曆史考據補充

區域坐標精度補充依據:國防科工委回電中關於區域08的精確坐標東經95.8°96.2°,北緯38.5°39.0°),來源於當時西北核設施的地麵測繪數據1971年完成的15萬軍用測繪圖),該數據在1972年屬於“機密級”,僅對任務相關人員開放據《國防科工委1972年電報檔案》編號72052003記載)。

衛星關聯頻次統計標準:當時製定的統計標準明確“衛星過境軌跡覆蓋敏感區域範圍≥1即算一次關聯,覆蓋範圍≥50標注‘重點關聯’”,該標準參考了1971年《外偵衛星數據統計規範》編號外統7102),小林統計時嚴格遵循此標準,特殊情況如擦邊過境)均標注“非關聯”引自《1972年敏感區域關聯統計工作手冊》)。

軍事設施分布圖背景:《華北地區軍事設施分布圖》為1972年3月由總參謀部測繪局編製的110萬地圖,標注了華北地區所有已探明的軍事機場、導彈陣地等設施,其中區域28對應的華北軍事機場,明確標注了跑道位置、停機坪範圍及周邊地形現存於情報分析中心地圖庫,編號華軍7203)。

三、衛星關聯:數字裡的線索

5月20日晚上,辦公室裡隻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小林麵前擺著19顆衛星的過境記錄本,還有37個區域的坐標表,她左手拿著尺子,右手拿著筆,逐顆衛星核對過境區域。“外偵01號,5月2日,過境區域03、08、12……算3次關聯。”她一邊念,一邊在統計表上畫“正”字,每畫一筆,都要抬頭看一眼坐標表,確認沒記錯區域範圍。

陳恒坐在旁邊,手裡拿著另一本衛星記錄本,時不時和小林核對。“外偵05號,5月8日,你算的是關聯區域08、15,對嗎?”“對,我看它的過境軌跡覆蓋了這兩個區域的各一半,按標準算兩次關聯。”小林抬頭回答,眼裡帶著一絲疲憊,但聲音很清晰。

老張也沒走,他在整理地理坐標的補充資料,比如每個區域的地形、氣候,想著後續分析關聯頻次時,能提供更多參考。“區域08在西北,5月份多風沙,衛星過境時會不會受天氣影響?”他自言自語,在資料上備注“5月風沙天氣較多,可能影響衛星成像質量”。

老鄭則在反複核對密電編碼,把“datatype=nuc”“datatype=i”對應的區域,在名錄上用紅筆圈出來,方便後續對應。“區域08對應nuc,區域15、28對應i,目前看是對的,但得等頻次出來,確認這三個區域是重點,才能最終定。”他心裡想著,手裡的紅筆圈得很用力。

淩晨1點,小林突然“啊”了一聲,陳恒趕緊抬頭:“怎麼了?”“我發現外偵08號的關聯次數算錯了!”小林的聲音帶著自責,“我之前把它5月10日過境區域08算成了一次,其實那天它過境了兩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我漏算了一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恒走過去,拿起外偵08號的記錄本,仔細看了看:“確實是兩次,沒事,現在改過來就好。”他拍了拍小林的肩膀,“彆慌,咱們統計的是19顆衛星,幾百次過境記錄,難免會有漏算,發現了就改,總比後麵出問題強。”

小林點點頭,趕緊用橡皮擦去原來的“正”字,重新畫了兩筆,又把總數改過來。“謝謝陳組長,我以後會更仔細的。”她深吸一口氣,繼續往下算,這次每算一顆衛星,都要反複核對兩遍過境次數。

淩晨3點,所有衛星的關聯頻次終於統計完了。小林把統計表遞給陳恒,手指都有些僵硬:“陳組長,算完了,您看看。”陳恒接過表,燈光下,密密麻麻的數字和“正”字布滿了紙麵。他先看總數:19顆衛星共關聯37個區域216次,平均每個區域約5.8次。然後重點看明確敏感類型的18個區域,其中區域08關聯28次,區域15關聯25次,區域28關聯22次,其他區域最多的也隻有10次,最少的2次。


最新小说: 同時穿越:怎麼是少兒頻道 半島1984:我太忠誠了 神羽魅影 重生後,反派自帶劇透標簽 吞噬星空:收徒萬倍返還 模擬人生而已,怎麼成白月光了? 殘疾王爺帶崽退婚?我偏要嫁! 南風北枳 醉釣!小公主一撒嬌,九爺瘋狂心動 魔獸之光明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