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跨單位人員協調_譯電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譯電者 > 第995章 跨單位人員協調

第995章 跨單位人員協調(1 / 2)

卷首語

1958年秋,電子加密設備研發進入人力集結的關鍵階段——19名技術人員分散於高校、科研院所、生產工廠等不同單位,各自承擔著科研攻關、生產任務,跨單位協調成為人員抽調的核心挑戰。中科院計算所的算法專家、電子工業部下屬工廠的電子工程師,既是研發急需的技術力量,也是原單位的骨乾資源。這場圍繞“人員抽調、需求平衡、高效集結”的跨單位協作,不僅突破了體製壁壘,完成了19人團隊的組建,更開創了“科研生產”單位協同支撐關鍵技術研發的模式,為後續我國重大科技項目的跨單位協作提供了早期實踐經驗。

一、協調工作的啟動背景與核心對象

隨著研發團隊組建規劃確定,人員抽調麵臨“跨單位資源調度”的核心難題:19名人員中,2人需從中科院計算所抽調算法方向)、7人來自電子工業部下屬工廠北京電子管廠4人、上海無線電二廠3人),其餘10人來自高校與軍隊研究院,不同單位的管理體係、任務優先級差異,增加了協調複雜度。

張工作為協調總負責人,成立“跨單位協調小組”,成員包括人力部門專員2人)、原測試團隊骨乾3人),明確協調目標:1958年10月30日前完成全部19人抽調集結,且不影響原單位核心任務,實現“研發需求”與“單位利益”的平衡。

協調小組首先完成“單位需求調研”:走訪中科院計算所,了解其在研密碼學項目進度,確認抽調人員對項目的影響;調研電子工業部下屬工廠,掌握北京電子管廠的電路設計任務、上海無線電二廠的元器件生產計劃,為後續溝通提供依據。

基於調研結果,協調小組製定“分單位協調方案”:針對中科院計算所,聚焦“科研任務銜接”,承諾抽調人員的科研項目由團隊協助對接;針對電子工業部下屬工廠,聚焦“生產任務補位”,協調其他工廠支援,確保生產不受影響。

協調啟動前,小組還整理了“研發任務緊迫性說明”,詳細闡述19項核心指標的戰略意義、研發進度對通信安全的影響,作為與各單位溝通的重要依據,爭取理解與支持。

二、與中科院計算所的協調過程

中科院計算所是算法人才的核心來源,需抽調2名資深密碼學專家負責密鑰體係與抗破解優化),協調小組首先與計算所科研處對接,由張工帶隊,於1958年9月5日召開首次協調會,介紹研發需求與人員要求。

會議中,計算所提出顧慮:抽調的2名專家李工、周工)正主導“軍用密碼算法優化”項目,若中途抽調,可能導致項目延期。協調小組當場承諾:安排研發團隊1名算法專員鄭工)加入計算所項目組,協助完成剩餘工作,確保項目按原計劃推進。

針對人員抽調期限,雙方達成共識:李工密鑰體係方向)於9月25日提前到崗,參與研發方案設計;周工抗破解優化方向)待計算所項目階段性成果交付後10月15日)到崗,期間通過書麵形式提供技術支持,兼顧雙方需求。

協調小組還與計算所簽訂“人員借調協議”,明確借調期限2年)、薪酬福利由研發項目承擔,不影響原單位待遇)、技術成果歸屬研發期間成果歸雙方共有,可用於計算所後續科研),消除計算所的利益顧慮。

9月25日,李工如期到崗;10月16日,周工完成計算所項目交接後順利集結,中科院計算所的協調任務完成,2名算法專家的到崗,為密鑰體係設計與抗破解優化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

三、曆史補充與證據:中科院計算所協調函

1958年9月的《關於抽調李xx、周xx同誌參與電子加密設備研發的協調函》檔案號:xz1958057),現存於中科院計算所檔案庫,由協調小組與計算所科研處共同簽署,包含協調過程、承諾條款、人員交接安排,共6頁,是協調的核心憑證。

函件中“人員信息”部分明確:“李xx,男,計算所密碼學研究室副主任,10年密碼算法研發經驗,主導過3項軍用密碼項目,抽調後負責研發團隊密鑰體係組工作;周xx,男,計算所抗破解技術組組長,8年相關經驗,擅長暴力破解防禦算法,抽調後負責抗破解優化組工作”,人員資質與研發需求高度匹配。

函件中“任務銜接承諾”記錄:“研發團隊指派鄭xx同誌算法測試專員)於9月10日前加入計算所‘軍用密碼算法優化’項目組,協助周xx同誌完成剩餘算法驗證工作,確保項目於10月15日前交付階段性成果,不影響計算所科研進度”,承諾具體可落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函件附件的“技術成果歸屬協議”顯示:“李xx、周xx同誌在研發期間參與設計的加密算法,其知識產權歸研發項目牽頭單位與中科院計算所共有,雙方均可在非商業領域使用,商業應用需另行協商”,明確利益分配,避免後續糾紛。

函件末尾的“交接確認”欄,有計算所科研處處長、協調小組組長張工)的簽名,日期為9月8日,標誌著與中科院計算所的協調正式達成,為人員抽調提供了官方依據。

四、與電子工業部下屬工廠的協調

電子工業部下屬的北京電子管廠需抽調4名電路設計工程師)、上海無線電二廠需抽調3名元器件適配工程師),是電子工程板塊人員的主要來源,協調小組分兩路展開工作,王工負責北京地區,趙工負責上海地區。

北京電子管廠的協調焦點是“生產任務與人員抽調的衝突”:該廠當時承擔著軍用電子管的緊急生產任務,4名工程師含王工團隊需抽調的硬件電路組組長)均為生產技術骨乾。協調小組與電子工業部溝通,協調天津無線電廠支援10名技術員,補充北京電子管廠的生產力量,緩解人員壓力。

針對上海無線電二廠,協調的核心是“技術銜接”:3名元器件適配工程師含孫工)熟悉國產晶體管與進口芯片的特性,是前期元器件測試數據的主要解讀人員。協調小組承諾,抽調人員可攜帶工廠的元器件測試設備如晶體管參數測試儀)至研發團隊,既滿足研發需求,也不影響工廠後續測試工作。

雙方還確定了“彈性到崗”方案:北京電子管廠的4名工程師分兩批到崗,2名硬件電路組)9月30日到崗,2名電源管理組)10月10日到崗;上海無線電二廠的3名工程師10月5日統一到崗,確保工廠生產與研發人員集結有序推進。

10月10日,北京電子管廠最後2名工程師到崗;10月5日,上海無線電二廠3名工程師如期集結,電子工業部下屬工廠的7名電子工程師全部到位,為硬件電路設計、元器件適配提供了關鍵人力支撐。

五、曆史補充與證據:電子工業部協調紀要

1958年9月的《電子工業部關於支援電子加密設備研發人員的協調紀要》檔案號:gy1958063),現存於電子工業部檔案庫,由電子工業部生產司主持,北京電子管廠、上海無線電二廠、研發協調小組參會,記錄了協調過程與解決方案,共8頁。

紀要中“北京電子管廠人員抽調”部分顯示:“同意抽調該廠4名工程師,分彆為硬件電路設計2人)、電源管理2人),為保障軍用電子管生產,由天津無線電廠於9月20日前派遣10名技術員支援,承擔基礎生產測試工作,北京電子管廠需優先保障研發人員的技術交接”,解決生產與抽調的矛盾。

紀要中“上海無線電二廠設備攜帶”記錄:“同意該廠3名元器件適配工程師攜帶晶體管參數測試儀型號:cs1958)、芯片適配測試台至研發團隊,設備借用期限2年,研發團隊負責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借用結束後完好歸還,損耗需按價賠償”,明確設備使用規則。

紀要中“薪酬與待遇”部分明確:“抽調工程師的薪酬由研發項目承擔,標準按電子工業部直屬單位中級技術人員薪資的120執行,額外發放研發補貼每月30元),原工廠的工齡、職稱評定不受影響”,保障人員待遇,提高抽調積極性。

紀要末尾的“執行監督”條款指出:“電子工業部生產司將每月檢查北京、上海兩廠的生產與人員交接情況,研發協調小組需每月反饋抽調人員的工作進展,確保協調方案落地,若出現問題,雙方需在3日內協商解決”,強化協調執行力度。


最新小说: 元武劍仙傳 區區藝考,你覺醒神話戰魂? 神翊暗殤之千回端木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 中醫嬌妻颯爆了,七零大佬追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