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於說出了積壓數年的痛苦與委屈。
他緩緩吐出一口氣。
自母後逝世之後,還從未有哪一日能讓他如此暢快!
而後。
李承乾重新抬頭,望著高坐的父皇,語氣中多了幾分哀傷與探問。
“父皇啊……”
“你為何如此偏愛魏王?”
他、青雀、稚奴,皆為母後所出。
父皇當年也曾對他寵愛有加。
但隨著年歲流轉——
父親的目光,漸漸傾向了魏王,而且愈發明顯。
這一切讓他疑惑,也讓他苦悶。
就如他方才所言。
身為太子,他不曾貪權,不曾誤事。
可父皇卻將更多的溫情給了青雀!
若母後尚在,他定會問她為何會這樣。
把所有困惑都傾訴出來。
可如今——母後早已作古。
這一切,隻能埋藏在心底。
直到今日,方得傾訴。
李世民坐在上方,聞聽此言,竟一時語塞……
這一問,他依舊沉默!
因為他根本無法給出一個答案,也無從解釋。
李世民隻得緩緩移開視線!
身為天子至尊,他竟無法迎視兒子李承乾的眼神!
李承乾凝望著眼前的父皇,語氣愈發冷冽:
“父皇,您對魏王的偏愛,外廷內朝人儘皆知。”
“您讓魏王入駐武德殿。”
“武德殿象征著什麼,您心中最清楚不過!”
“其實,您全都明白!”
“您任命魏征為少師,不過是想遮掩流言,想掩蓋什麼,是嗎?”
“可問題解決了嗎?魏王根本不在意外界的非議,他鋒芒畢露,毫無顧忌!”
“這是您期望的結果?還是說,您真的看不清?”
“………”
李承乾的話,字字如錐。
李世民卻無言以對,竟無一言反駁。
他不止無法回應,連望著兒子的勇氣都失去了!
他胸口起伏,情緒翻湧如潮。
終於,他打斷了李承乾,語氣低沉卻震怒:
“本該由我來問你!”
“你為何要謀反!”
……
目睹太極殿中眼前發生的一切,天幕外的眾人神色逐漸變得複雜難辨。
始皇帝和漢武帝對李承乾的叛變細節並不完全明了。
但憑借眼前那些畫麵,他們心中已有幾分揣測。
大抵是太子李承乾感受到自身地位受到了威脅。
為了確保太子之位不被動搖——
他策劃了暗殺魏王的陰謀,同時醞釀了這場叛亂。
這樣的事,實際上極為平常。
畢竟太子和儲君之間,隻差一步之遙。
為了爭奪更高的權利,人們常常能做出各種不可思議的舉動。
始皇帝經曆過類似的事情無數次。
例如呂不韋的專權、嫪毐的叛亂等等。
在他眼裡,李承乾的叛變不過是一次針對至高權力的挑戰而已。
所以,這……毫無新意可言。
而在春秋戰國紛爭的時代,這類事情可是頻頻發生啊。
始皇對此已習以為常。
叛亂便叛亂,有何了不起?
漢武帝劉徹的想法也如出一轍。
麵對權力的誘惑,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從之前的畫麵看,李承乾的動機不過如此。
然而,太極殿內父子二人的對話,卻使得幾人看待此事的視角發生了轉變。
李承乾的叛亂……似乎不僅僅是為了權力。
更多的是心中那份難以言說的壓抑與鬱結。
他坐擁太子之位整整十八年。
勤勉認真,無明顯過失。
不貪不占,朝政也算稱職。
品行雖有瑕疵,卻未至於嚴重。
但唐太宗偏愛另一子,甚至賜予了不合禮製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