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大明最要緊的,還是得休養生息,恢複元氣。”
“若是連年征戰,百姓日子可就沒法過了。”
老朱不再多言,心中卻思緒萬千。
作為草根出身的帝王,他比誰都懂得百姓的艱辛。
大明開國之前,曆經元末戰亂,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如今經過他十餘年的苦心治理,江山稍稍安穩,百姓才算喘了口氣。
他很清楚,一旦再來一個折騰的主兒,把國運當兒戲,那大明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
所幸他對接班人很放心——
隻要老大在,絕不會出紕漏。
就算後世子孫差點意思,也不至於整出一個隋煬帝那樣的禍根吧?
……
大隋!
此時的楊廣,麵容疲憊,滿臉風霜。
天下烽煙四起,農民紛紛揭竿而起,搞得他焦頭爛額,隻能退守江都避禍。
國事如山,壓得他喘不過氣。
他乾脆一頭紮進聲色犬馬之中,借以逃避現實。
“這天幕說得還真準!”
楊廣望著頭頂的天幕,竟帶著幾分自嘲的笑意。
“朕近日照鏡子,也常有這般想法……”
那句“好頭頸,誰當斫之”,本在他心中盤旋許久,尚未說出口,竟被天幕先道破了。
準,實在是準得可怕!
“連宇文化及也背叛了朕……”
看著視頻中即將上演的未來,他低聲一歎,神情複雜,悲憤交加。
……
秦皇、漢武、唐宗等人對楊廣的評價倒也不算刻薄。
他們都看得出來,楊廣並非庸主無能,反倒是個有想法、有魄力的雄才。
如果沒有些本事,當初就不可能在還不是太子時,就贏得那麼多朝臣支持。
雖說當時他是刻意偽裝。
但這也足以證明,他確實具備一定的政治天賦。
倒是和那個王莽有幾分相像——
未篡位時風評極佳,一登基便一地雞毛。
一旦登上皇位,楊廣便不再掩飾,雷厲風行,大刀闊斧推行改革。
結果這些政令雖有理想抱負。
但操作上過於激進,使得隋朝逐步走向崩盤。
不得不說,他的許多政策,從長遠看其實是利國之舉。
但他卻沒權衡清楚國力承載力,沒有分輕重緩急,就盲目推進。
更糟的是,他自己卻極度奢靡,日日沉溺享樂,毫無節製。
即便隋文帝留下的家底再豐厚,也禁不起他這般揮霍。
就這樣,大隋一頭栽進了滅亡的深淵。
他到底是昏君還是雄主?
恐怕後人也難有統一之論。
此時,天幕沉寂了片刻,又開始有動靜傳來:
【大唐的末代天子——】
【唐哀帝,李柷——!!】
【………】
在隋煬帝的結局播放完畢之後,天幕繼續播放大唐的亡國之君。
天幕這話一出,諸多皇帝精神一震,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秦始皇微微睜眼,挺直了身軀。
“是李世民建立的盛唐……?”
“……”
他能明顯感覺到,在這天幕的對話中,後世皇帝對唐太宗李世民推崇備至,簡直把他視作古今一人之傑。
那麼,那個輝煌的大唐,是如何走向終點的?
秦始皇對此深感好奇。
另一邊的漢武帝也露出一抹興致盎然的笑意:
“李世民的大唐麼……”
“這些後世帝王似乎都對他極為崇拜,朕倒要看看,他的大唐有何特彆之處。”
……
曹魏與蜀漢的兩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