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朱棣及眾皇子們也都鬆了口氣,麵上終於露出安心的神色。
這一戰若是敗了,大明怕是真要步北宋的後塵,徹底成為笑柄。
所幸打贏了!
奉天殿中的一眾文武官員,神色明顯輕鬆了許多。
倘若大明真成了五世而亡的王朝,曆史上怕是難有立足之地。
自兩宋以來,中原之地數次遭遇異族入侵,卻始終難以堅守。
難道真的是漢人天生就守不住江山社稷?
於謙等人的表現,給了所有人一個響亮的回應:
隻要有誌之士在,漢人照樣能捍衛大地山河!
“這朱祁鎮,簡直罪不可赦。一個人的私念,差點毀了整個國家。”
老朱冷哼一聲,眼中寒意未散。
當初瓦剌退兵時,把朱祁鎮一並帶去了草原。
現在他要是命不該絕,遲早還得回來。
那時候,大明可就有兩個皇帝了。
這對江山社稷而言,無異於災難!
……
永樂時期!
朱棣輕輕吐出一口濁氣,那本淩厲的眸子,也終於緩和了幾分。
禦書房中沉重的壓迫感,似乎隨著他的鬆弛,緩緩散去。
朱高熾、金豆子、狂妄居士三人也都露出鬆快之色。
朱瞻基更是下意識地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若是真讓大明斷送在下一代手裡,他這當孫子的,怕是連跪都跪不回原來的位置。
“這一仗若敗,便無明日;如今既勝,大明尚有希望。”
朱棣望著戰局沙盤,沉聲開口。
“爹,瓦剌這些蠻子必須鏟除乾淨!”
金豆子一邊說著一邊拍著胸口:“咱們明兒個就調兵,滅了瓦剌和阿魯台,永絕後患!”
“說得對!”
狂妄居士跟著起哄。
朱棣目光掃向一旁的朱高熾,聲音微沉:“太子爺,你怎麼看?”
若是往常,朱高熾自然是要先念叨一句:“國庫空虛”,
這不是他不講情理,實在是父皇上台以來,舉事連連,耗資極大。
遷都、修運河、編輯大典、數次征伐北漠,哪樣不要耗巨資?
此時再提戰爭,無異於雪上加霜。
但在親眼目睹了土木堡的慘敗與京師保衛戰的艱難之後,朱高熾的心思也發生了變化。
身為仁宗,他清楚一點:有些仗,不打不行!
如果在永樂年間就能平定草原諸部,未來就不會有土木之禍,也不會有京師之險。
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一步!
“財政嘛……就像是乾海綿,擠一擠,總能擠出點水來。”
朱高熾點了點頭,道:“我會安排中書省審查各項支出,削減冗餘,儘量籌措軍費。”
說完,他目光落在朱棣身上,語氣中帶著擔憂:
“不過父皇您年事已高,此戰就彆親征了,讓幾位大將出征即可。”
“胡說!”
朱棣一揮手,聲音如雷貫耳。
“瓦剌欺辱大明至此,我朱棣怎能不親自領軍雪恥?!”
“這一仗,老子非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