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個好苗子。”
朱棣也頗為滿意地點頭。
皇帝必須有自己的意誌,不能唯百官馬首是瞻,不然就是個傀儡。
這少年藩王孤身赴京,還能在群臣麵前鎮定如斯,實屬不易。
朱高熾多年為太子,深諳政治暗流,也讚許地說道:
“皇太子與皇帝的地位截然不同。百官逼他就範,他卻以遺詔力抗。”
“年紀雖輕,心智卻高,意誌更堅!”
他看到的不隻是聰慧,還有堅定。
一個普通學子轉個學校都可能被欺負,嘉靖卻能在京都官場老狐狸麵前立於不敗之地,這幾乎是奇跡。
朱棣凝視天幕,心中暗想:
“藩王入京要站穩皇位,絕非易事。宮中有太後,朝中多老臣,處處是難關。”
他雖也是藩王出身,但當年是帶兵入城,誰敢不從?
如今他倒要看看,這場大禮議,嘉靖能否取勝。
這可是他與文臣們的首次交鋒,若是敗了,日後掌權將艱難萬分。
……
漢武時期!
劉徹盯著天幕,並未因嘉靖的沉穩老成而訝異,他還在琢磨自己之前的猜測。
“這嘉靖能活多久?”
“若他也是中年早逝,那大明的皇帝,怕真是命短。”
……
大秦!
“若不承嗣,如何能繼大統?”
“明世宗此舉,不合禮法,恐有不妥。”
雖曆經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之世,扶蘇依舊是個守禮之人。
他仰望天幕,眉宇輕蹙。
“糊塗。”
始皇聲音淡漠。
“表麵上是禮儀之爭,實則是權利之爭啊。”
“經此大禮之議,明世宗可辨出哪些朝臣能為己所用,哪些需儘早排除。”
“楊廷和身為首輔,執掌朝綱,卻因大禮之爭而失勢,自此淡出權場。”
“此乃權術。”
“年紀輕輕便有如此心機,堪稱妖孽之智。”
始皇目光凝向天幕,心中暗歎。
當皇帝,不等於掌權。
他當年初登大位,權柄不也握在臣子手中?
直至後來,才一點點收回到自己手裡!
嘉靖原為外藩藩王,入京時毫無根基。
彼時他僅握著一個“皇帝”的名號!
卻能憑此名頭,將實權悉數收入掌中。
怪不得後世稱其為大明最聰慧的帝王,天生擅於權謀!
“父皇所言極是,兒臣學識淺薄。”
扶蘇雖恭身應下,心底仍有幾分不服。
禮法豈能輕棄?
若人人不守禮,這天下豈非亂成一團?!
始皇看穿他心口不一,卻未再多言。
有誌氣?
等你登上此位,再親自向朕證明吧!
……
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凝視天幕良久。
他望著龍椅上端坐的嘉靖,總覺得有些麵熟,仿佛見過某位故人。
這嘉靖……似曾相識。
一時卻想不起來是誰。
劉徹也不再糾結,但嘉靖的手段,卻令他頗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