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大明目前被盤點到的皇帝都還算不錯——
除了那個堡宗朱祁鎮!
朱厚照雖行事荒唐,也乾過幾件像樣的事。
而嘉靖的聰慧,更是當皇帝的好料子。
他與宋徽宗是天差地彆的兩個極端。
宋徽宗什麼都行,就是不適合當皇帝;
嘉靖則天生就是做皇帝的命,即便沒接受過係統的帝王教育,臨到實操卻駕輕就熟!
……
永樂時期!
朱棣看完“大禮議”後,整個人都傻了。
原來自己“太宗”的廟號,是這麼被改的?!
你要搞大禮議便罷,乾嘛亂動朕的廟號?!
朱棣胸口劇烈起伏,氣得直喘粗氣。
“太宗”對他而言,可是分量極重。
他可是洪武三十五年老朱親口欽點的合法繼承人,正大光明登基!
而“太宗”正是二代皇帝最為尊貴的廟號。
要知道,“祖”與“宗”之間差彆極大,通常隻有開國之君方可稱“祖”。
他一直自豪地對外宣稱,這是太祖朱元璋傳下的皇位,因此用“太宗”名正言順。
可嘉靖偏要改成“祖”?
這等於當眾打他的臉,把他拉到午門示眾判刑!
更何況,“太宗”這個廟號的含金量極高。
唐太宗李世民——這是朱棣的偶像!
漢太宗劉恒——儒家心目中的千古明君!
光這兩位,就足以把“太宗”推上至尊一檔的位置。
任何非開國皇帝,都無法抗拒“文帝”+“太宗”的夢幻組合,朱棣自然也不例外。
可朱厚熜這小子,竟然敢給他動刀!
而接下來的操作,更是讓朱棣差點氣暈過去。
改廟號也就算了,反正自己早就作古多年。
可嘉靖給他改成的“成祖”,聽起來彆扭至極!
史上從未有皇帝用過這個廟號,全是嘉靖自己瞎編的。
原本頂級的“太宗”地位,硬生生被換成了一個沒聽過的“成祖”!
朱棣隻覺胸口火燒火燎,手捂著心口才勉強壓下怒氣。
可這一憋,反倒仿佛看見老爹在朝他招手。
他癱坐在椅子上,半天沒緩過來。
此景嚇壞了旁邊的三個兒子——
有人端茶,有人倒水,有人趕緊叫太醫。
“這個不肖子孫!”
“膽子大到天上去了,竟敢改祖宗的廟號!”
“爹,您喝口水消消氣。”
三兄弟嘴裡罵著天幕上的嘉靖,手裡忙著安撫老爹。
朱棣緩了好久,才抬手指向天幕,嘴唇輕顫。
朱高熾俯身聽了兩句,立刻揮手示意金豆子他們彆聽——
全是些不堪入耳的罵聲。
朱棣始終無法接受的,是這“成祖”二字。
彆扭、不倫不類、還讓人笑掉大牙!
要是朱厚熜改成“高祖”或“世祖”之類的廟號,他雖然會不爽,卻也不至於氣到差點歸西!
緩過勁來後,朱棣立刻在彈幕上開始“親切問候”那位不肖子孫朱厚熜。
原來自己的“太宗”,竟是這樣被改成了“成祖”!
朱棣百思不得其解——
就算你要搞什麼大禮議,想抬高你父親的身價,也犯不著動我的“太宗”廟號吧?!
後人傳言,說是因為太廟名額已滿,所以不得不改他的廟號。
可事實根本不是這樣!
朱棣的“太宗”地位,那是板上釘釘、千秋永固的,哪裡輪得到人隨意更動?
朱厚熜的改動,壓根與祧廟無關。
原因很簡單——
他想讓自己父親興王,得以配享明堂。
可配享明堂的,必須稱“宗”。
問題是,前麵已經有了一個“太宗”朱棣。
朱棣守業有功、開創有績,卻都沒配享明堂,興王又憑什麼?
於是,朱厚熜乾脆把朱棣的“太宗”改成了“祖”,為自己父親讓路。
在嘉靖看來,這算是對先祖的一種補償與安慰。
可在朱棣眼裡,他隻想回一句——
朱厚熜,我去你大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