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清除外部威脅,雍正對待兄弟同樣毫不手軟。】
【他的大哥胤禔、二哥胤礽早就對他心懷不滿,常在朝堂上冷嘲熱諷。】
【雍正登基後,立即將二人圈禁,最終困死於宮中。】
【三哥胤祉雖未公開反對,但依舊被雍正貶斥,逐出權力中樞。】
【八弟胤禩曾與雍正交好,卻依然受到提防,雍正先給他高位虛銜,再一點點削去實權,直到徹底孤立。】
【九弟胤禟在雍正即位當天當眾頂撞,被判以謀反罪流放寧古塔。】
【至於同母弟胤,更是被雍正圈禁,徹底絕了後患。】
【雍正對手足的強硬手段,立刻在朝廷上下掀起震動。】
【所有人都明白,這位新帝絕非心慈手軟之輩,任何冒犯,必將付出血腥代價。】
【肅清內患之後,雍正並未忽視治國之道。】
【他設立軍機處,作為最高決策機構,逐漸架空內閣的權力。】
【同時推行“密折”製度,鼓勵官員直接向皇帝上奏,從根本上打破了尚書、督撫的信息壁壘。】
【這些措施極大增強了皇權,為後續改革掃平了道路。】
【雍正在吏治上的整飭可謂雷厲風行。】
【他提高選官標準,確保任人唯賢,同時重拳打擊貪腐。】
【凡是挪用公款、貪贓枉法者,必定受到嚴懲。】
【在地方上,他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政策,將稅收集中於中央,既減輕百姓負擔,又堵死地方貪墨的漏洞。】
【對貪官汙吏,雍正常以淩遲、梟首等重刑震懾,吏治很快見到成效。】
【在文化領域,雍正大力推行“官話”,要求官員學習京城官話。】
【同時,他加劇了文字獄,以“大不敬”之罪屢屢打壓文人,使得士林人人自危。】
短短的視頻裡,迅速勾勒出了雍正的執政軌跡。
他是一位極度勤政的皇帝,每日隻休息四五個時辰,其餘時間都在批閱奏折、處理政務,幾乎不知疲倦。
他在位期間,推行了係列改革,旨在清除朝廷積弊,強化皇權威勢,改善民生狀況。
“火耗歸公”原是地方官以運輸損耗為名,額外搜刮百姓錢糧。
雍正下令取消此弊,將原本歸官的額外收入納入國庫,既減輕了百姓的壓力,又充實了朝廷財政。
“攤丁入畝”則是將原本按人口和土地分開的稅製合二為一。
按照人口與土地比例合理征收,避免了因人口流動和土地兼並造成的賦稅不公。
這一係列財政改革,使國庫多年不見的盈餘重現。
至乾隆初年,戶部歲入白銀已高達七千萬兩,創下清代最高紀錄,而這極大程度上源於雍正時期的整頓。
“改土歸流”,則廢除了部分地區的土司世襲製。
則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員,強化了中央對邊疆的掌控。
此外,他還設立“養廉銀”。
根據官員品級與地域差彆發放補貼,既保障官員生計,又起到監督與約束作用。
雍正因此被視為明清兩朝唯一治貪卓有成效的皇帝。
與此同時,他設立軍機處,取代內閣,使皇權更加集中,政務運轉也更為高效。
為了避免康熙晚年皇子奪嫡的混亂,他又創立秘密立儲製,既保護了太子安全,也穩固了政局。
這些改革,無疑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石。
當然,雍正也有明顯缺陷。
他性格多疑,言辭寡淡,既沒有康熙的雍容大度,也少了乾隆的風采瀟灑。
因此,儘管政績卓然,他在民間口碑卻始終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