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這種“爭氣豆”的種子去種,新聞裡不是說,十二天就能成熟嗎?
可是,轉念一想,她又猶豫了。
“老李,這豆子……能做豆腐嗎?”她不確定地問道,“我聽說,這種豆子,生長那麼快,主要是用來做飼料和榨油的。做豆腐,對豆子的要求可高了,得是蛋白質含量高的那種才行。”
“這……我還真不知道。”老李搖了搖頭,“沒聽說有人拿它做過豆腐。估計不行吧?長那麼快,裡麵的營養成分,肯定跟不上。”
王麗華的心中,天人交戰。
一邊,是無豆可用的絕境;另一邊,是充滿未知風險的嘗試。
最終,那份對豆腐事業的熱愛,和骨子裡不服輸的勁頭,戰勝了猶豫。
“不管了!試試!”她咬了咬牙,“死馬當活馬醫了!老李,這種子怎麼賣?給我來二十斤!”
買回了“爭氣豆”的種子,王麗華立刻回到了鄉下的老家。
她請人把那幾畝荒廢已久的田地,重新翻整了一遍,然後,親自將那一顆顆金黃的種子,播撒進了泥土裡。
她不像李旭那樣,擁有神奇的能力。
但她有的是一個手藝人最寶貴的品質——耐心和細致。
她每天都守在田邊,像照顧孩子一樣,照料著這些寄托了她全部希望的豆苗。
澆水、除草、捉蟲……每一個環節,她都做得一絲不苟。
讓她驚喜的是,這種“爭氣豆”,真的就像傳說中一樣神奇!
它們幾乎不挑地,就在她家那片算不上肥沃的土地裡,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瘋狂地生長著。
短短十二天的時間,就走完了普通大豆需要四五個月才能完成的生命旅程。
當她站在那片金黃的、結滿了沉甸甸豆莢的豆田裡時,她感覺自己像在做夢一樣。
她隨手摘下一個豆莢,剝開,裡麵是三顆滾圓飽滿的豆粒。
她學著小時候的樣子,將豆粒放在手心,用另一隻手的手指用力一撚。
“呲——”
一股清亮的油脂,瞬間從破碎的豆粒中滲出,染黃了她的指尖。
“油這麼多……”她心中一沉。
老一輩的豆腐匠人都說,做豆腐,最怕的就是油性大的豆子。
油性大,意味著蛋白質的相對含量就可能偏低,這樣的豆子,出漿率低,點出的豆腐,容易發柴、發散,不成形。
她的心裡,頓時涼了半截。但事已至此,她還是決定,要親手試一試。
她收割了一部分大豆,拉回了城裡那間歇業已久的豆腐坊。
深夜,當整條小巷都已陷入沉睡時,“王記老號豆腐坊”的燈,再次亮了起來。
王麗華深吸一口氣,開始了他那套傳承了上百年的、熟悉而又神聖的工序。
第一步:選豆、泡豆。
她將那些金黃的“爭氣豆”,倒入大木盆中,用清水反複淘洗。
豆子在水中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然後,她將豆子浸泡在清冽的井水中。
這一次,她特意延長了泡豆的時間,她希望能讓這些油性大的豆子,更充分地吸收水分。
喜歡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請大家收藏:()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