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為陛下選秀_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國時代係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8章 為陛下選秀(2 / 2)

“然也。”朱由校點頭,語氣沉穩,“隻是,如今國事維艱,新政初啟,北虜未靖,海疆待興。選秀之事,不宜操之過急,以免耗費過甚,徒增紛擾。”

他略作沉吟,道:“這樣吧,待來年三月,朕的新軍初成,新政根基稍穩之時,再行下旨,昭告天下,舉行大選。

屆時,還需太妃為朕掌眼,務必挑選出德才兼備、能母儀天下的淑女為後。至於妃嬪人選,亦需精挑細選,寧缺毋濫。”

“好!好!好!”劉太妃連說了三個好字,臉上笑開了花,

“皇帝能如此想,哀家就放心了!三月之後,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也合該是皇帝大喜之時!

哀家定當儘心儘力,為皇帝挑選一位最合適的皇後!”

她看著朱由校,眼中滿是欣慰:“有了皇後在側,哀家也就放心多了。皇帝再忙,也要記得多保重龍體,莫要太過操勞。”

“太妃教誨,朕謹記於心。”朱由校再次躬身,“天色已晚,太妃早些安歇。朕改日再來給太妃請安。”

離開慈慶宮,朱由校走在回乾清宮的路上。寒風拂麵,他心中的思緒卻更加清晰。

選秀?立後?這原本不在他急迫的計劃之中,但太妃的關懷與那個關於“張嫣”的隱秘期待,讓他改變了主意。

三月之後,海陸雄師在手,新政初顯成效,正是帝國氣象更新之時。屆時,迎娶一位賢後,既安後宮,慰長輩,或許也能為這鐵血征程增添一抹柔情。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若真能得此佳人,倒也不負他穿越一場。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那位未來的皇後,必須如他所願,是真正的賢德之人,而非任何勢力的棋子。

要知道,大明雖然針對漢唐以來外戚乾政的曆史頑疾,明確規定,選秀主要從民間清白之家(如中小地主、低級官僚或儒士家庭)及非頂級勳貴家族中選取,嚴禁勳臣、外戚、權臣之女壟斷後妃位置。

這使得後妃家族缺乏足夠的政治根基,難以形成與皇權抗衡的外戚勢力。所以終明一代,雖有宦官專權,但幾乎未出現漢唐級彆的外戚專權事件。

但是在大明紫禁城的深宮之中,女人的作用,一點兒都不小,甚至能左右國運!

明朝的第一次廢後,明宣宗的孫皇後鬥倒了賢德的胡皇後,自己上位,結果培養出個“叫門天子”朱祁鎮,差點葬送大明江山。

而被後世吹捧的“好男人”:明·哄堂大孝·宗弘治皇帝朱祐樘,是他奶奶——那位護犢子護得厲害的周太後親自教導出來的。

結果呢?弘治一係就活下來正德朱厚照這一個兒子,還無嗣!最終導致弘治一脈絕嗣,皇位旁落興藩(嘉靖),鬨出“大禮議”那麼大的風波!

其實在封建王朝,皇帝最大的責任,真不是治理國家,而是生兒子!生兒子這事兒,就和抽卡一樣,抽得多了,總能抽到‘金色傳說’。

漢高祖劉邦抽到了文帝、景帝、武帝三代‘金色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抽到了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前期)。

太祖朱元璋抽到了朱棣這張。再看看弘治,抽卡抽得太少,結果絕嗣,鬨出多大的簍子!

還有隆慶朝的李太後罷免高拱,任用張居正,卻又在萬曆清算張居正時默不作聲;萬曆朝的國本之爭(王皇後與鄭貴妃)、原本發生的移宮案,哪一件不是後宮風波攪動朝堂,耗儘了帝國元氣?

更彆提他這具身體的原主——天啟皇帝朱由校,死時年僅23歲,其死狀淒慘,落水受驚,病情反複,最終渾身浮腫、尿血而亡。

若記錄屬實,從後世醫學角度看,這怎麼看都像是腎衰竭!導致腎衰竭的常見原因?縱欲過度?還是……重金屬中毒?這其中的蹊蹺,細思極恐!

想到這裡,朱由校的眼神微微眯起,“張嫣……”

他低聲念著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期待,隨即又被更深的冷靜取代。

無論如何,帝國的宏圖偉業才是根本。兒女情長,隻能是他掌控天下這盤大棋中的一小步。

這天下棋局,他執子落定之處,必將是四海臣服、八荒來朝的煌煌盛世!而那位站在他身側的皇後,也必將成為這盛世畫卷上,最耀眼奪目的點綴之一。


最新小说: 盜墓:諦聽開道冥府路 重回七零:跟著小白臉爸進城吃軟飯 燼夏 顛覆三國:打造神級鐵衛軍 東西晉演義 小美人她夜夜撩,病嬌集體急紅眼 剛穿八零,資本家小姐要買我老公 存活於病態的世界 男女之間的那些事 cos真人我成了忍界魅魔